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参与的第一场大型对外战争。

此战中志愿军将士们在武器装备水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凭借着惊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但稳定了我国的外部形势,更重塑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朝鲜战争的结局以参战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而告终,但结合历史背景,此战无疑是中国取得了胜利。

但近年来关于志愿军真实伤亡人数的讨论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抗美援朝也被部分人抹黑成了“惨烈的胜利”,甚至有人认为事实上中国才是失败的一方,这对舆论风气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那么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方人员损失到底有多少?那些离谱的假数据又是怎么来的呢?

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西南,西北等地还有残存的反动势力亟待消除。

因此在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对于各参战部队的战士名单统计工作开展得并不完善。

在抗美援朝开始之后,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从国内入朝作战的部队数量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滚动式作战体系,前线部队与后备部队之间会定时轮替,以便对伤员进行救治,并保证前线的战斗力。

在这种轮换体系下,部分战士的所在部队也发生了变化,这也让战后对伤亡人数的统计出现了困难。

与此同时,在朝鲜战争中我国还有部分将士被敌人所俘虏,在和谈结束之后,中美双方的外交关系十分紧张,这也给战俘交还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由于我国无法及时得到俘虏信息,部分失踪人员就无法被定义为阵亡或者被俘,这也给战后统计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战斗部队在战斗中的伤亡数字一般被视作机密,因此最终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也就给了美国及西方国家动手脚的空间。

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政府因为盲目参加此战遭受了国内舆论的强烈谴责,为了挽回形象,美国人在朝鲜战争的伤亡数字上做了手脚。

他们宣称美军在此战中仅仅损失了三万三千余人,但却杀伤了接近一百五十万敌军,其中包括九十二万志愿军将士!

在如此夸张的战损比面前,美国的舆论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这些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在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中朝双方虽然没有公布损失人数,但朝鲜却公布了中朝联军总歼敌109万的战果,其中美军39万人。

如果美军的数据属实的话,我军的伤亡人数确实更多,这令国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出现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美军的数据是否属实呢?

这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在1995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在华盛顿修建了朝鲜战争纪念碑,并将阵亡将士的名字刻在了上面。

最终其上的人数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这和当年美国公布的数字相去甚远,由此可见美国人的统计不足为凭。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和西方世界沟通的增多,西方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大量涌入我国。

当时各国隶属学者均采信了美军发布的统计数字,因此抗美援朝被塑造成一场战损比惨烈的战争,仿佛志愿军是凭着人海战术才取得的胜利,这令我国公众对抗美援朝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扭转这一错误认知,我国学者联合军队和各地政府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实际伤亡人数进行了认真的统计。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调取了大量的战时资料,其中包括各地志愿军战士的档案,以及战地医院的救治接待人数。

经过初步统计,统计组认定战争中阵亡的志愿军数量约为11.6万人,负伤人数三十八万人左右,失踪人数为两万余人,另外在战争期间因病入院的士兵数量,有四十五万余人。

但这个数字中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阵亡将士中不乏曾经接受过治疗的存在,这会造成伤亡合计数字的上升。

与此同时部分伤员曾经多次接受治疗,以及临床记录对负伤和患病的统计也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这都会让伤员的数字变得虚高。

在经过比对和进一步调查后,相关部门最终将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定在了三十六万人。

并在1990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一书和 1988 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史》中发布了这个数据。

但此数字问世之后,便马上遭到了部分人的质疑,因为其对具体阵亡数字缺乏明确统计,最终伤亡数字也是估算得来的。

为了平息争议,更精确地统计志愿军伤亡数字成为了摆在统计组面前的迫切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国家决定在丹东建立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为了丰富展览细节,建设时要求将阵亡数字标记在纪念墙上。

当时工作人员通过统计各省发放抗美援朝烈士抚恤金的人数,将数字定格在了171669。

1992年,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了满足更多游客的参观需求进行了改扩建工程,这给了统计人员重新计算阵亡数字的机会。

在此前的计算方法中存在部分问题,首先由于战争时户籍登记制度尚不完善,因此部分战士出现在了原籍和转入籍两地的名录上,这会造成重复记录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朝鲜战争开始之前,部分朝鲜人民军战士曾经在吉林生活,虽然他们早在1950年春天就返回了朝鲜并回归了朝鲜人民军,但其中的牺牲者依然被计算在了志愿军伤亡之中,这显然也是不准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此前的记录中,只记录了阵亡战士的数字,对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支前群众缺乏关注。

他们虽然不是志愿军的一员,但是他们的贡献也是不能磨灭的,因此要将这些牺牲的群众也加入到烈士统计名录之中。

为此纪念馆工作人员调取了各省的详细统计记录,找出了那些牺牲在前线的支前群众名单。

除此之外还有死于美军轰炸以及细菌战的同胞,都被加到了最终的统计数字之中。

由于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直到2006年才重新统计完毕,并将纪念墙上的数字改为183108。

这一数字如今也出现在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的墙壁上,提醒每一位参观者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自从2006年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军民的最新死亡数字之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个数字的质疑和攻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1年《报刊文摘》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如果阵亡人数为18万的话,那么1990年发布的伤亡人数36万一定存在瞒报的现象,因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军队的伤亡比不可能为1:1。

之后该作者通过“分析”其他战争的数据,认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的死伤比应为1:2左右,因此总伤亡人数应该在七十万以上

由此他还提出“我国缺乏统计传统”“对普通士兵缺乏关注”等言论,这些观点在发表后立即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针对类似的质疑,我国相关部门也迅速给出了回应,首先他们强调了在《抗美援朝战史》中发布的三十六万伤亡数字的意义。

这个数字并没有涵盖所有伤员,而是各部队统计的失去战斗力人数的总和,用这个数字和阵亡数字比对得到的死伤比,自然会出现一定的失真问题。

另一个方面在相关公开发表的数据中,已经给出了抗美援朝期间各医院接收的伤员和病人人数,这说明当时的统计资料是非常完善的。

只不过由于战士们存在反复入院等问题,导致具体数字统计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一直未能给出准确数字,这绝非是对普通士兵缺乏关注造成的。

而这篇文章的观点之所以能够受到广泛关注,也是因为部分公众依然受到了西方统计数字的影响,认为我国发布的统计数据存在“瞒报”问题,这是一种骨子里的不自信导致的。

为了纠正这些观点,近年来关于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美国和西方学者用来粉饰失利的虚假数字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差距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真实伤亡人数上志愿军是更多的一方,但这并不代表着战争的胜败趋势。

从战后双方的态度和之后的战略选择上,都能看出我们才是毫无疑问的胜利方。

对于阵亡数字的统计工作原本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烈,居然还有跳梁小丑借此数据指责我国对普通人关怀不足,实在是贻笑大方。

如果之后再有类似的谣言出现,其始作俑者理应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国人民志愿军 18 万余烈士名单分类》,刊登于《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