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番外篇
《首尔之春》:政变为什么那么简单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盆地在古代中国都扮演着什么角色

01

罗振宇在《文明之旅》第三集中,提到了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治理一个国家,不管帝王多能干,也必须有人帮执行,总不能皇帝亲自下场干活吧。

所以如何选拔人才来辅助皇帝统治偌大的王朝,就成了皇帝一等一的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秦汉之前的贵族分封世袭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宋朝彻底完善科举制,之后一千多年前,选拔人才都是沿袭了宋朝的科举制。

选拔人才的制度演化过程,也是皇帝集权的过程。

贵族分封世袭制,君主就是大一点的封地贵族,对其他封地领主掌控力非常弱。

汉朝的察举制,是地方长官给皇帝推荐人才,很显然,地方长官掌握了推荐权,那被推荐的人当了大官了,是感谢推荐人还是感谢皇帝?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看懂这句话,也就看懂了察举制的弊端。

察举制让汉朝逐渐形成了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这些地方大家族,在朝廷有官职,在地方有领地,还私养军队,皇帝也奈何不了他们。

最典型的就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地位显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丕当上皇帝后,搞出的九品中正制,在察举制上做了改革。

察举制,地方长官给朝廷推荐人才,这个人才可以做什么官,也是地方长官说了算。

而九品中正制,推荐人才的权力依然是地方长官,但人才的标准,是皇帝说了算。

根据标准,人才分九等,即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各地以标准来给人才划分好等级,然后给皇帝推荐人才。

推荐权仍在地方长官手里,但人才的标准、根据标准能当什么官,则在皇帝手里。

九品中正制推行下去,发现推荐的人才都在地方豪强、世家大族的小圈子内打转转,你推荐我儿子,我推荐你女婿。

结果就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皇权还是受到了削弱。

到了隋唐,搞了科举制。

但是当时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皇帝哪怕搞了科举制,能读书写字的人,基本上也是这些世家子弟。

直到宋朝,经过百年的战乱,中原世家大族消失了、造纸术也得到提升,客观因素让寒门子弟终于有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机会。

宋朝还发明了殿试,就是皇帝在朝堂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人就是天子门生,权力和荣誉来自皇帝。

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科举,当上一官半职,这一切都是皇帝的恩典。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从宋朝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你能当官,全因皇帝开设的科举,全凭你个人努力。

当然,你成功考取了功名,当官之路能不能顺利,也跟背景和站队有关,如果真的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又站错了队,哪怕是状元之才,大概率也是基层混吃等死一辈子。

02

科举的弊端其实也很明显,就是会考试的人,不代表就会当官啊,而且十年寒窗都是读圣贤书,完全跟现实社会脱节,这样的人当上父母官了,能指望他们有什么作为。

但就算如此,科举也被历代王朝沿用,为稳定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会考试的人,确实不代表会当官,但一个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的人,是不是也是有一定能耐的,起码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当官这种事,在实践中慢慢学就可以了。

至于圣贤书与社会脱节,这就更不用担心了,古代农耕社会稳定,帝国制度又非常成熟,当官的不折腾,就是老百姓最大福气。

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这是破天荒的发明,西方文明直到现代才出现。

03

现在的考公,一定程度上也是沿袭了科举的核心目的——确保权力来自国家制度和个人努力,而不是家族传承和某人的青睐。

县城婆罗门在今年很热,说的是县城里当官的,基本上父辈也是当官的,而且体制内相互联姻,构建了类似印度婆罗门一样的权力世袭制度。

这种现象确实有,但就算你父辈多厉害,你也得先通过考公的笔试,笔试过不了,你老爸老妈再厉害也很难把你运作到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考公这一关,就能打破县城婆罗门:父辈是体制内,下一代多多少少都会有人能力太差,过不了考公的笔试;而毫无背景的新生代,靠着考公,也能挤入体制内。

权力和财富都会有固化的趋势,毕竟谁不想把它们传给下一代呢。
但权力和财富却又是最难传承的,因为下一代的能力是无法保障的。

如果没有科举、没有考公,上位的下一代再无能,上位也能通过世袭把位子传下去。

但有了科举、考公,就算上位再怎么有心栽培自己的下一代,子孙连考试这关都过不了,连进入体制内的资格都没有。

科举和考公,无法让体制内每一代都重新洗牌,但能通过细水长流,慢慢地把原有的婆罗门替换掉。

当然,新上位的人,也会构建新的婆罗门,但最终结果也会被新崛起的势力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