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过程中,底肥的选择和施肥管理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对花生种植底肥的选择、全周期施肥管理以及提高产量的综合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花生种植底肥的选择

花生种植底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营养元素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常用的底肥包括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硫酸钾以及花生专用肥等。这些肥料能够为花生提供所需的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促进花生的健康生长。

在施肥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以促进花生的根群发展,增强其吸收肥水的能力。深耕一般建议在26~33厘米,这样可比浅耕10~13厘米增产约20%。

二、花生种植全周期的施肥管理

苗期施肥:花生在苗期需肥量较少,但如果基肥施用不足或未施基肥,应适当追施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通常每亩追施3~4公斤尿素。对于土壤肥沃、已施用基础肥料的田地,则可以减少或停止此阶段的施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期施肥:花生在花期对肥料的需求增加,缺乏养分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因此,应及时追肥,通常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磷酸二铵6~8公斤、硫酸钾5~6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

结荚期施肥:结荚期是花生生长过程中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应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根据花生生长情况,适时追施复合肥或钙肥,以满足花生结荚和果实发育的需要。

此外,喷施地果壮地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这种调节剂可以使地下果实的营养物质运输导管变粗,提高果实的膨大活力,使果形健壮,优质高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提高花生产量的方法

除了选择合适的底肥和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花生的产量:

轮作换茬: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种子处理:播前晒果可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促进发芽和出苗整齐。

灌溉管理:根据花生生长的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确保花生生长过程中水分供应的充足和均衡。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合适的底肥、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以及采取其他提高产量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