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出来一篇流传甚广的网文,和前几天那篇“刀耕火种鸡娃,一脸菜色教子”的帖子调调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描述了以海淀家长为代表的帝都把鸡娃当信仰的家长们既朴素又奢华、低调到震耳欲聋的日常生活和面貌。

这几篇文章里面的海淀家长们好像都住着房价红利时代上车的市区次新小三房,穿着黑灰兰朴素上班专用装。

身上唯一奢华的东西是一个出自机构的帆布袋子,就像真正有内涵的奢牌不带超大个的logo一样,这些袋子上面印着的花花绿绿的机构名称,只有圈内家长才会耳熟能详。

写这几篇文章的人当然也是圈内家长,要不不能把培训班里面的弯弯绕绕搞得那么清楚。

小升初那两年,做为待选家长,我也是犹如一个深入敌军的地下党,把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升初暗规则摸索得明明白白。

以致于后来有一篇写小升初故事的文章,我打眼一过就看出了很多个破绽,并据此判断文章并非真实事件改编,而是根据诸多材料融合而成。

这几篇写帝都鸡娃家长的文章,笔调看似调侃,实则暗含隐隐的得意之情。

就像有人看到胡同里的遛鸟大爷,正在批判他们不务正业,旁边的人却冷不丁来一句“人家可是皇室后裔,家里住着四合院,生活的追求就是玩”一样:

“别看我们海淀家长土,我们土的低调奢华有内涵”。一年大几十万的课外培训费,给孩子投入眼都不眨一下,你那几个破包算个啥?

在红白校服、紫色校服以及其他小强校服面前,什么顶级国际学校、什么潮奢生活方式,统统退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骑着小电驴在帝都大街上奔忙的海淀家长,感觉宇宙中心就像自家后院一样。

中产家长低调务实、甩开袖子加油干,要说鸡娃,那是真鸡。不管是花钱还是比拼家长精力,都是说上就真上,不打磕巴滴。

通过教育和升学考试,把孩子送上人生巅峰,推进社会前列,就是这些家长的唯一信仰。

然鹅,社会现实却正在一步步打破这种信仰。

尤其这两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教育信仰崩塌的步伐越来越快。

先看一年比一年增加的高考人数。未来十年,每年以万递增的考生数量和几乎难以增长的高校学位之间,揭示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不管怎么卷,985以上的金字塔尖学位就那么多,能挤进去的人也就那么多。

时代的大山可能遇上,时代幸运的尘埃却不一定落到你头上。算来算去,以后就连六小强实验班也不代表什么了。

你要是在实验班里当个大尾巴,就连北工大都不欢迎你。

这意味着啥呢?

这意味着你当年在黄庄大街上为了上课外班骑电动车能绕地球几圈的努力,其实并不值个屁,孩子该怎样还是怎样。

因为学霸之间的竞争,如果努力程度差不多,那就拼天赋。985以上的孩子,在内卷的情况下,主要变量是天赋,俗称“靠命”。

鸡娃不能决定一切,而命运这个事儿,要看悟性。

早一点的家长在娃小学高年级就明白了,另一批家长是在娃初二时候了然的。还有一批会在娃高二时候放弃挣扎,直面真相。

小学明白的家长最早开始琢磨逃生通道,关注最多的是各种海外项目。初二了然的家长开始考察中职贯通项目,看看能不能抢个先机。

高二直面孩子现状的家长忍痛低下高贵的头颅,把目光转向三首一工。

家长们其实转变目光的过程不算慢。我群里的家长们去年还在diss职业学校校风不好,把孩子送进去就等于完蛋。

今年却已经在盼着国家的调整步伐能够快一点,娃要是不行就提前去贯通专业里面选一选。

隔壁群的家长更先进,已经在羡慕当年智商不够后来上了卫校在乡镇医院稳定就业拿着当地高收入的小孩儿了。

毕竟都是高知家长,在孩子前途命运问题上从不固步自封,脑筋转的飞快。现在有人再说国内学不好就送出去留学,以此凸显自己优越感,会被大家笑话的。

在中高考问题上,家长们正在一步一步接受现实。

但是,在就业问题上,他们可能还需要一个缓冲过程。

前年此时,社会热点是优质高校毕业生们很多都跑去做私人家教,月收入两三万,住在主人家的顶级豪宅,享受免费的国外出游,但是没有隐私和个人自由。

去年此时,985高校毕业生送外卖的消息又博了一波眼球,还有边送外卖边看书的小哥哥让老阿姨们表示了心疼。

去年年底让人震惊的新闻是花了一百万澳洲留学的娃回来送外卖一星期被保安刺死。

今天我看到的文章是,女大学生主动去做保洁,对每个月靠体力收入一万五表示自豪,比做白领拿七千块感受好多了。

就业形势的变化正在一步一步急转直下。

曾经傲娇的中产家长们虽然焦虑于社会位置不能传承,但是内心里却始终循环播放一个狂想曲,只要好好学习,我的娃哪怕去送快递,他最后也能送成“顺丰的王总”。

现在看,这种狂想未免过于乐观,送快递的大学生千千万,“王总”也就只有那么三五个,概率比考上985小多了。

好吧,就算娃拿不到一个好工作,那也没关系。

我记得几个月前最振奋人心的中产家长语录是“考不上学没关系,我给他准备两套房兜底”。豪言壮语之后,帝都楼市也未免于崩塌,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没能让房价回暖。

显然,过了房价野蛮上涨的年代,房子已经不是可以收藏的硬通货。不知指望两套房兜底的家长,如今作何感想?

过去几年,唯一经得住验证的话是“变化是这个时代不变的旋律”。在这个不断不断变化的时代里,中产家长们到底该怎样拯救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未来能够生活顺遂一点?

首先是还要使劲卷。

任何时代,社会筛选机制下的金字塔尖人群都会比其他人群占有先机。在科技强国的时代,教育依然是最直接地获取社会优势位置的敲门砖。

家长们对危机的敏感度杠杠滴。

我们这批家长当时还在为小学毕业学完初中数学、英语拿到剑桥fce震惊时,如今的小学生家长已经把二年级学完奥数课程、英语考过FCE 做为目标了。

有无天赋不论,先把努力做到位再说。

其次是家长们审时度势提升认知。

两套房兜底可能是实在无奈之想,指望送出国解决问题现在看起来也有点幼稚,逐渐降低对工作的期待似乎才是明智选择。

只要三观正品行好,靠啥职业赚钱养家都能接受,尤其是未来还有蓝领社会尊重和收入提升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孩子去做护理还是开挖掘机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工作买房买车,过上安稳生活。

反倒是那些为了面子死活要让孩子考公务员,考不上就家里蹲的家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一味地舍不得孩子,也就套不到好工作的狼。

第三是家长们的思维变化。

鸡不了娃,那就好好鸡自己吧,鸡自己面对问题的态度,把兜底思维逐渐转向预测思维。

以往家长们的目光只停留在当下,高考填报志愿哪个专业热门选哪个。然而社会形势变化太快,当时尚算不错的专业等到孩子毕业可能就不再那么热门了。

现在的家长们更愿意花精力研究就业趋势,这也捧红了张雪峰。

原来只看当下的家长,现在能看到三五年之后的趋势了,家长们也更愿意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影响是怎样的。

任何新技术新模式出来,家长们都会持续关注,看看有无暗藏玄机。

相比于去年的喧嚣,教育政策更加明确之下,帝都的这个春天显得比较沉静。

家长们鸡娃的信仰确实在崩塌,不过他们也在用“对孩子的包容没有下限”的精神来逐步修复。

对于孩子而言,只要他们积极健康、自食其力,家长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想明白这一点,泰山崩于眼前都不怕。

就像你只有一套自住房,房价涨跌其实和你关系不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