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如常问自己为什么笨,问着问着就不笨了,想来此话妙不可言。

看世间,愚者多不知己愚,庸者多不知己庸,倘能自知己短,便是踢破凡、圣间的隔门,步入自知、自觉乃至发显心性之路,用一个常用的词汇描述,这便是“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文龙,仁和居士,醉墨轩主人,字石琦,安徽宿州人士,吴昌硕第五代传人。

生于江淮平原,自幼喜爱翰墨,临池不辍,精魏碑,善汉隶,用墨浓枯相济,苍劲中有秀润之气,质朴中有雅俊之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淮书画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已日文化公司艺术总监了一画院院长,深圳毅恒文化总经理。

李文龙----一个痴迷问道的当代书法家。李文龙先生具备直问内心的勇气和发心问道的精进。他相信,每一次由迷到觉的转机,必始于不间断的发问与反问。

他时常同如此般坦言短处而追问,这是他身上最优秀的品质,也是我们坚信他可以超凡脱俗的珍贵品格,李文龙先生作品所反映的功力和精彩,正是他叩问内心、发心寻道的佐证!

万法归宗 笔墨有道。人的有限恰恰在乐于贵我欺我,人的无限恰恰在敢于毁我塑我。

李文龙先生从事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与教学数余年。初学欧阳询,后潜心金文、石鼓、小篆、两汉隶分及魏晋六朝摩崖石刻。其学说,出于老庄,承继先贤,见解独到,气韵空前。先后著有《《爨宝子》、《张迁碑》、《张黑女》、《张猛碑》以及墓志铭等著作,风行海内外,广受推崇。

李文龙先生不仅广搜博采,通碑融帖,而且还取精用宏,师古翻新,与时俱进。他的书法功力深厚,法度严谨,高古典雅,苍利隽秀,动静相生,形神兼备,个性鲜明,独步一蹊。其书法作品,因其融道于中,也赫然光耀于书林,令名家瞠目,使后辈学者如追仙觅道,可望而不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玄黄,问道苍苍。

李文龙先生曾不止一次强调---作为国粹的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形如高山流水,势如烈火猛兽,薄如雾,细似纱,形态千变万化。而书法中的技法只是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小法”;其根本大法是怎么使作者精、气、神、韵与天地自然相合。

要想如同古代大书法家一样心手相应,仅仅研究技法是不够的,必须从各个方面吸取营养,用心去悟。要给人们的视觉产生美的冲击,引发人们去构想,去遐思,去追溯。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方块字的形成演变在泱泱华夏源远流长。书法的神奇与美妙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是独一无二的独立学科门类,是人类文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织部份,是中华先祖赐予我们的瑰宝,也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李文龙先生认为书法审美不应该受时间限制,书法审美应该是一个由道法递推方法,要打破学习书法仅限于把字写好的固有印象,应当将执笔者的个性、思想融汇其中。李文龙先生认为道可以明方向、思想与选择,学习要努力,而关乎于道决定选择大于努力。

因此,李文龙先生的书法大都以弘扬祖国的名山大川,赐予人们警句格言、诗词歌赋等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为要旨。它既能磨练人的毅力,拓展人们的观察、想象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李文龙先生的书法不仅是营造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氛围的有益载体和平台,还能为人们在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增添几许雅致和播散几份温馨。在名川大山、楼宇场馆、公园亭阁、机关学校、商号居室到处都飘逸与散发着他的风姿和芳香。

时代总是不停的超越和继承,又在不断融合,呈现出新的面孔。一阴一阳为之道,《黄帝内经》皇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言以蔽之,李文龙先生的书法,具象又抽象,时间又空间,共性又个性,理性又感性。

李文龙先生的书法,技法、想法、办法于一体,自觉、自信、自然成一派。就像通俗的鸡蛋由外而内打破是食物,而由内而外打破是生命一样,李文龙先生的书法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