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打造、多点开花,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

1

沉浸式形态抓创建

以讲好民族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以英烈纪念馆为实践载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讲、展陈解说、纪念日等系列活动,通过讲述梅里斯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大义、国家统一希望,万众一心抵御外辱、浴血奋战保卫疆土、救亡图存生死与共的光辉历史。让各族人民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树立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高山仰止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各族群众“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共识。同时,梅里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景区为驱动,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团结号”“进步号”观光专列小火车、“我荷你 心连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荷花观赏区、霍比特小屋、中华农机展等多个景观,提升景区品质。重点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示,吸引各族游客前来打卡,通过沉浸式体验引领各族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梅里斯湖景区打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赏区

2

多元化载体抓宣传

悠扬的乌钦说唱、欢快的哈库麦勒舞蹈、嘹亮的扎恩达勒民歌、稳健的健身气功表演、热闹的东北大秧歌……在崭新的石榴灯箱、“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发光字以及“同心 同向 同行”logo灯光的映衬下,整个夜幕下的民族广场,处处透着喜悦祥和的柔光。胜利社区夕阳红艺术团曲艺负责人陶老师激动地说:“现在我们民族广场增添了好多景观,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天天都来这里唱歌跳舞,心情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梅里斯各族群众在民族广场休闲娱乐

沃野之势,蕴养共生共融之魂;农耕之美,成就同心共圆之道。从低矮的茅草房到红砖碧瓦的敞亮,从勒勒车深深的车辙到民族团结进步之路的平坦顺畅,卧牛吐达斡尔族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莽格吐村“红石榴”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等一大批汇聚红色教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点位不断涌现。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绽放,处处展现出各族兄弟姐妹团结一致、亲如一家的美好画面。通过创新宣传展示形式和手段,持续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浓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莽格吐村“红石榴”项目传承保护基地展厅

3

嵌入型服务促“三交”

“谢谢啊,你们不来我可咋办啊……”胜利社区居民尹大娘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尹大娘的老伴常年卧床,儿女不在身边,社区入户问需时了解到大娘的困境,为其联系了“爱心储备”志愿者上门提供帮助。近年来,梅里斯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开展“六共”互嵌式社区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服务管理。以党建引领倾情打造“爱心储备”志愿服务,将“问需日”“红色单元长”“邻里节”“红色物业”四个载体活动嵌入到社区治理中,全力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截至目前,“爱心储备”志愿者已超过1350人,共同建立起“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的循环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社区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汇聚了“凝心聚力、同心为家”的良好氛围,在答好“为人民谋幸福”这张考卷的路上,让社区各族群众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胜利社区“爱心储备”志愿服务项目数字化展示屏幕

嫩江右岸“石榴”花开,各民族群众在这片2078平方公里的沃野上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共识,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进力量。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有形”展示,获得“有感”交流,得到“有效”发展。

文字丨丛明辉

编辑丨赵伟男 校对丨程 红

责编丨陈佳玉 总编丨贾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