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79】

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宝玉闷闷不乐,“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将股子跌折。”宝玉说了几句,晴雯冷笑:“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然后薛大爷请宝玉吃酒,晚间回来,晴雯睡在院中乘凉枕榻上。宝玉笑道:“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还提醒“你自己想想”,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作什么!”其实,这两句可看作问句,提醒读者:叫读者来看见,他们在作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宝玉说拿果子来吃,晴雯笑道:“我慌张的狠,连扇子还跌拆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然后宝玉就说了他那著名的“爱物”理论,宝玉笑道:“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着顽也可以使的,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麝月走过来,宝玉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雯撕扇

庚辰本原文有些字写错,比如:“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连扇子还跌拆了”。前面的“将股子跌折”的“折”字却没写错。

串起来看:

不妨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将股子跌折。

就是跌了扇子。

早起就是跌了扇子。

连扇子还跌拆了。

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

晴雯接过来,撕了两半。

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

这么多重复,在强调什么?晴雯跌了扇子,晴雯撕了扇子。

为什么?宝玉已经说了谜底:“那扇子,原是搧的。”

搧什么?风!“那扇子,原是搧风的”,作者故意不写“风”字,让读者看出“风”,清风。这种写作手法,射覆法,前文说的多了。

则“晴雯撕扇”,就很容易理解了:

扇子,搧风,清风。晴雯跌了扇子、撕了扇子:明显不利清风。

所以,上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又是答案在前的写作手法。我们也就明白了,薛宝钗为什么指着靛儿,提醒读者“你要仔细!”

晴雯撕扇,不利“清风”,何以见得?反面看熊廷弼事辽:

熊廷弼第一次事辽,在李成梁被罢后,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

“廷弼言防边以守为上,缮垣建堡,有十五利,奏行之。”

“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第二次事辽,在萨尔浒惨败后,廷议以廷弼熟边事,经略辽东。未出京,开原失。甫出关,铁岭复失。熊廷弼“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又“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浚濠缮城,为守御计。令严法行,数月守备大固”。

注意:晴雯撕扇,宝玉叫好!而且,是在薛家“请宝玉吃酒”的背景下,晴雯撕了扇子。《红楼梦》中,反面来看,“吃酒”是吃酒吗?

另外,晴雯跌了扇子后,书中居然用了一千多字,写晴雯争吵。晴雯唇枪舌剑,搞得袭人都摸不着头脑,“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姑娘到是和我辩嘴呢?是和二爷辩嘴呢?”

其实,晴雯既不是和袭人吵,也不是和宝玉吵,反面是熊廷弼跟那帮言官们辩嘴,同时也是刻画熊廷弼性刚负气、嘴不饶人的性格。

熊廷弼第一次事辽数年后,其守御为主的思路,与巡抚杨镐之议不和,也得不到朝臣支持。后来“督学南畿,严明有声”,南畿就是南京直隶。熊廷弼是个爆脾气,就跟晴雯一个样,“以杖死诸生事”,杖打生员,结果打死了,“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相互上疏攻讦。熊廷弼有点“平头哥”的脾气,只要攻讦我,必定还回去,从不饶人。结果是“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搞得回家了。

其实第二次事辽也是。熊廷弼好不容易扭转萨尔浒惨败后的被动挨打局势,但因其性刚负气,又执法严明,不徇情面,得罪人不少。一直毁谤于朝,什么“出关逾年,漫无定画”,“荷戈之士徒供挑浚,尚方之剑逞志作威”。“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就像熊廷弼辨疏中所写:“今朝堂议论,全不知兵。”这帮王八蛋根本就不懂军事!

这就是明末朝廷、官员的现状,一群全不知兵、只知党争的文官,慷慨陈词,指手画脚,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只要你做事,就会被弹劾。因赵匡胤“黄袍加身”,进而对带兵将领和藩镇割据深为顾忌,重文轻武,用文官管武将。到明朝更甚,将领须看文官脸色,到明末则变本加厉,不仅管你、监你,还处处弹劾你,将帅简直跟奴隶一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这是天启帝谕兵部的原话。

熊廷弼“抗疏极辨,且求罢”,“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晴雯说:“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

宝玉道:“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

晴雯伤心,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

宝玉道:“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罢。”

宝玉道:“太太必不犯疑,我只明说是他闹着要去的。”

“明说是他闹着要去”,这话都写明了,是熊廷弼负气“求罢”。

重复晴雯出去超过五六次,是强调:晴雯出去!

书中以众丫嬛一齐跪下求情收场。实际上,反面看,熊廷弼确实是被打发“出去”了,回家了。只是正面故事不能写晴雯也回家了,后面还有晴雯的戏呢。如照实写晴雯回家了,又请来了,又回家了,又请来了,岂有此理?更不是《红楼梦》笔法。书中往往用重复强调,就解决问题了。

所以宝玉说:“叫我怎么样才好?这个心使碎了也没人知道!”

明显这是石头、作者说给读者听的话,作者这个心使碎了,读者也没人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不是在说儿女争吵,不是在写晴雯刁蛮,而是作者这个心使碎了,在写反面故事!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