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运河嘉兴段全长约110公里,是大运河形成时间较早、自然条件最好、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嘉兴段运河包括5段河道(苏州塘、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港和上塘河),形成了以嘉兴为中心、运河为骨干的蛛网状水系和横塘纵浦、圩田棋布的塘浦圩田体系,使嘉兴广大的城镇乡村成为枕水人家,更是有2个遗产点(长安闸、长虹桥)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跟着档案游运河之嘉兴段:千年古韵,枕水人家

起源

大运河嘉兴段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当时为了运送军粮,开凿了人工河道——百尺渎。《越绝书·吴地传》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百尺渎始于姑苏,穿越松江,到达嘉兴,最后直达钱塘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经桐乡市崇福镇至海宁市长安镇,全长7.5公里。如今的崇长港前身就是当时的百尺渎、越水道,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闸

由于钱塘江的涨沙冲刷,海宁靠钱塘江一侧的地势增高,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渐形成上塘河(上河)和崇长港(下河)两个水系。由于上、下河之间的水位存在着1.5-2.0米的落差,船舶无法平稳顺利地进出上下河,而长安闸的修建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长安闸始建于唐代,到了北宋时期改建成复式船闸——长安三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闸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坝遗址

长安闸拥有独特的“一坝三闸两澳”的复式结构,即上闸、中闸、下闸、水澳和长安坝。其中水澳又分为上澳(积水澳)和下澳(归水澳),是为上闸室和下闸室输送水、储存水并进行水量循环利用的蓄水池。长安闸通过三个船闸和两个水澳抽放水,调整闸室内的水位。一个闸室可容纳40艘漕船,且可以同时双向通行,因古时采用的是人力开关闸,每次要等待多艘船一起放行。

长安坝,则是在平行于船闸的另一条水道上修建的水坝。人们将绳索拴在需通行的船只上,用人、畜力量拔船过坝进出上下河。经长安坝通行无需等待,适合体积较小的船只,小船或空船就过坝上下塘河,大船或载货船则需经船闸出入。“翻坝”在运河上较为常见,但像长安闸这种“闸坝联合运营”模式,在大运河中却是独一无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闸工作原理

长安闸,这一江南运河的关键水利水运工程遗产,首开运河闸澳制度之先河,实现了航道平稳、水量节约及循环利用等多重工程效益。它不仅是运河水利设施发展与河道变迁的生动见证,更是现存唯一被《国际运河名录》收录的复闸实例,展现了华夏水利文明的卓越成就。

长虹桥

长虹桥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横跨于大运河主航道上,是大运河从江苏流入浙江的第一站。长虹桥结构为三孔有栏石拱桥,桥全长72.8米,桥面宽4.9米,因其造型有长虹卧波之势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虹桥最大的建筑特点就是桥梁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历经数百年仍巍然挺立,充分体现了当时建造桥梁的高超技术水平。据传,这座桥当时采用了“堆土法”这种独特的建筑技术:即砌置每一层石块的同时都堆上相应高度的土,逐层向上进行,最终将巨石砌成拱形结构。在400年前,这样的建筑方法堪称一项创新之举。长虹桥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建造工艺,使其成为了大运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6年,长虹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大运河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兴因运河而兴,王江泾地处水陆交通要塞,两宋时期,王江泾已成为江南丝织业重镇。之后,为了便利王江泾两岸交通,促进其商贸繁荣,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由嘉兴知府吴国仕倡议组织修建长虹桥。清代画师顾梁的《虹桥画舫图》中描绘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船只更是重现了大运河上长虹桥畔“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为保护桥基、避免桥体被过往船只误撞,长虹桥两侧水面中间两个主桥墩处修铸了四个石曽——蚣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水性极佳,能避水排雨,自古就被老百姓视为镇水瑞兽,是古桥的守护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镇

乌镇,这一座拥有1300年建镇史的著名江南古镇,在大运河的加持下,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历史与文化滋养。运河依镇而过,积淀出了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的乌镇水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镇的运河系统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其发达的水系与运河紧密相连,在西栅西市河的白莲塔附近,与大运河交汇。乌镇复杂而完善的水道系统连接着整个古镇,不仅提供了交通便利,也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深深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为乌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中为白莲塔,右侧为大运河

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乌镇自古便是南北商贸的交汇之地。商贾云集,货物交汇,使得乌镇逐渐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业重镇。古镇依傍着大运河畔,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清澈的河水与古老的石桥、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形成乌镇出众的水乡景观。来自运河沿岸各地的文化元素也在此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乌镇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运河的开通,打破了嘉兴长期偏于江南一隅的封闭状态,这条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嘉兴的繁荣与发展,确立了嘉兴 “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自百尺渎与越水道的开凿起,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嘉兴段运河至今依然保持畅通,并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实属活着的、流动的人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