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上班族而言,每天上高峰时,眼看着距离打卡时间点越来越近,却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无疑是极为糟心的体验。至于日理万机的成功人士,时间更是可以与金钱直接相提并论。然而在大都市堵车这件事情上,一向是众生平等,无关身份与地位。

既然如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每逢堵车的时候,恐怕都有这样的美好想象:要是汽车能够化身“变形金刚”,直接长出一双翅膀,不就可以直接带我去梦想的远方了么?

不光个人,专做城市叫车服务的Uber,忍受了日渐拥堵的道路后,在2016年提出白皮书《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在Uber的畅想里,城市未来应该由飞行器定义,“我们的城市应该不建停车场,还要建用于垂直起降的停机坪”。

今天,这不再只是梦想,而是逐渐变成现实了: 汽车,也可以化身钢铁侠! 飞行汽车,已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给汽车装上翅膀

所谓“飞行汽车”是民间叫法,严格的命名应该是“eVTOL”,全称为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包罗万象,无人机、直升机、eVTOL、热气球等都囊括其中。其中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早已遍布各行各业,航拍、送外卖、农田撒药……不一而足,而eVTOL的应用场景则广阔得多,并且比其他品种更为灵活!

据业内人士分析,相比于无人机,eVTOL的功能更加广泛,无人机通常用于航拍照片、视频等,eVTOL则可以载人载物,这便是“飞行汽车”的由来;相比油动直升机,eVTOL则有低碳环保、噪声低、成本低、无需跑道、稳定性好等优势。

至于和飞机比,eVTOL也有独到的优势。据中金公司,与民用客机比较,大型民机主要解决1000公里以上的空中运输,而eVTOL主要解决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内、城郊及城际点对点的空中运输,在拥挤的城市内、城郊、都市圈进行短程通勤时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可应用于包括应急救援、货运物流、景区观光、城市交通等诸多场景。

那么抛开科幻电影不谈,谁是第一个吃螃蟹,发明出飞行汽车的呢?实际上这是一段艰辛的探索。

据早在1917年,美国航空先驱、著名飞机设计师格伦·寇蒂斯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飞行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原始雏形——三轮“飞行汽车”,虽然实现了一些短距离飞行式跳跃,但没有飞上天空。

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亨利·福特提出了“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的科学预言。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汽车等领域开始了现代“飞行汽车”的研究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飞行汽车”研制在美国获得成功,但由于“机翼”过宽,容易影响交通,最终功亏一篑。

直至2009年3月,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首辆“飞行汽车”——“飞跃”在美国首次试飞成功;2015年2月,全球第一辆飞行折叠汽车问世;到了2018年3月,荷兰PAL-V公司推出了最终量产版“飞行汽车”(PAL-V Liberty),并公开亮相当年的日内瓦车展。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第一款限量版车型的零售价格为499,000欧元(约合621,500美元),仅售90辆。

五年时间过去了,这款车的生产到什么程度了呢?2020年的时候有报道称,该车通过了严格的欧洲道路通行考核,现在可以挂正式牌照上路。至此完成自2020年2月以来在测试跑道上进行的严格而广泛的驾驶测试计划。

到了2023年的慕尼黑车展,PAL-V又在开设展厅,展出了一款三轮设计,可通过螺旋桨和尾桨完成飞行的飞行汽车PAL-V Liberty。这款飞行汽车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欧洲道路通行考核,可以正式挂牌上路,并将于2024年正式交付。被业界称为“迈向新交通时代的重大飞跃”。

并不很“未来”的是,它是一辆“燃油车”,但这可能恰恰是其能够量产且“飞上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目前的锂电池对于载人空中飞行而言,可能还无法达到保证安全的要求。

说完了国外,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国内: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飞行汽车这一新赛道,并且不少已经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飞行汽车”到哪一步了?

据羊城晚报等消息,早在2012年,中国西安美联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已率先研制出我国首架“MY-ABC”型飞行汽车。它采用固定翼设计,机翼可以折叠,允许乘坐两人,发动机动力强劲,并可以在水面起降,是一款三栖飞行汽车。不过遗憾的是,它至今没有商品化。

而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小鹏,近年来不光专注于陆地上的新能源汽车,也向空中的“飞行汽车”全面进军,并且成果斐然!

就在今年1月10日,根据小鹏汇天官微消息,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亮相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 2024)。这是小鹏汇天一体式飞行汽车自去年10月发布以来,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公开亮相。外国媒体甚至将其报道中比喻为“陆上航母”。

“陆上航母”的亮相,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据外媒报道,小鹏汇天表示,在继续开发飞行汽车的同时, 其分体式“陆上航母”将于2025年底开始量产交付,并将于2024年底开启预售。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其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与一体式飞行汽车陆行模式下可完全将机臂、旋翼等飞行系统收纳进车体内的折叠变形系统相比,“陆上航母”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构成,陆行体可将飞行体完全收纳,像“变形金刚”一样进行自动分离、结合。

两个多月过去,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的飞行体(代号:X3-F)型号合格证(TC)申请,已正式获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这意味着,普通大众距离正式坐上“陆地航母”,又更近了一步!

小鹏并不是第一个取得相关受理的“飞行汽车”:去年12月29日,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的eVTOL在四川沃飞长空汉源综合试飞验证基地首次试飞成功。沃飞长空市场部总监费岚说:“今后从成都市中心出发前往天府国际机场,行程仅耗时15分钟。”

受理批复到正式拿证,显然还需要经历一段复杂的过程, 那么有没有正式拿证的“飞行汽车”呢?有!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3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由民航华东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这是全球首个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意味着飞行汽车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又进了一步。

就在一个月前的2月27日,被命名为“盛世龙”号的该型号航空器完成了首飞,其核心模组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巡航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 这次首飞航程模拟了一家人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往珠海九洲港码头的行程,将原本需要2.5~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仅20分钟。 看来以后打“飞的”上班不是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上班迟到了!

目前的eVTOL市场,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金指出,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完成了eVTOL原型机研发工作,关键在于领取适航证,其中,沃飞长空、峰飞、沃兰特、时的科技、御风未来等主机厂的eVTOL项目进入适航取证阶段,海外的oby、Lilium等厂商也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产品,亿航EH216-S成功领取适航证(AC),并与无锡、广州等地方政府达成合作。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目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eVTOL项目处于飞行测试阶段,50%左右的eVTOL项目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随着国内外多种适航认证的发放和商业运营的落地试点,eVTOL航空器产业化正式从0到1迈入1到N的新阶段。2024年作为商用化的元年,众多主流厂商获得大批量新增订单以及经营权和试点资格。 Roland Berger则预测,2050年全球UAM规模有望达900亿美元。未来三种重要的使用场景是城市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交通。

尾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包括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安徽、江西等至少2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而作为“低空经济”重要表现,或许不久的将来,继传统汽车、火车、飞机和海上舰船之后,“飞行汽车”将成为第五种大众化交通工具,进入千家万户。至于有多少人敢第一个“吃螃蟹”,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