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涡扇20或已开始量产了?为什么运20,一定要摆脱俄制发动机?

在2016年运20被交付解放军空军部队时,我们就明确提出,相关项目的实施,锤炼了中国对于涡扇20等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技术,当时很多人猜测,国产发动机才是运20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发动机才是运20归宿】

果不其然在2023年4月份的时候,央视展出了配备涡扇20的“全新”运20B运输机,这标志着我国在运20摆脱对俄制发动机依赖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一步。

【央视军事报道中,运20B正在空投货物】

时日至今,这款发动机可能已经进入到量产阶段!运20未来或将“无限量”量产,对于军迷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为何要摆脱俄制发动机

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理解,为何中国一定要摆脱俄制发动机?

现在的中俄关系如此紧密,双方在发动机领域加强合作,难道不是有利于深化其他领域的相关项目合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制发动机】

况且,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也是值得信赖的,让他们给我们制造发动机不香吗?为啥要搞自己的大涵道比发动机?

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抛开中俄关系不说,国产发动机绝对是运20的归宿,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长期保持着在国防力量上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政策,能够自己制造的,绝对不从外国进口。

毕竟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将主动权长久地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现在中国的军工产能相当优秀,尤其是在运20的量产方面,从当初量产到现在仅仅几年的时间,其数量可能已经达到了70架左右。

当然,这绝非中国量产的瓶颈,在未来这款运输机的量产速度只会越来越快,那么问题来了,以俄罗斯的发动机产能来说,能够跟上运20的量产速度吗?

到时候咱们的速度上去了,说不定还要等待俄制发动机,这就很麻烦。

而自己的发动机自己造,完全能够掌握运20的量产速度,给装备的更新换代,增添更多的确定性。

当然,就算是俄制发动机能够跟上运20量产速度,但是咱们的运20未来可是要进入到国际市场的。

假设说这款运输机用的还是俄罗斯发动机,在出口方面可能会有很多不便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从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其进口价可能要比我们自产的发动机更高,这无疑是增加了运20的前期成本,不利于后期打出价格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俄制发动机终究属于外国产品,不是为运20研发的专用型号,在适配性上可能不尽如人意。

摆脱俄制发动机是必然选择

其二,国家交往的基础是利益,最终目的还是利益,现在的中俄关系如此紧密,我们很难说在未来是否会发生变动。

就拿当初的苏联来说,中苏关系要多亲密有多亲密,中国要搞核武器的时候,苏联不理解,认为自己有核武器,可以保护中国,为何我们还要挖空心思去搞?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东西在自己手里边和别人手里边是两码事,果不其然此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原本承诺用于保护中国的核弹对准了我们。

大家再想想,在以前的时候,咱们一口一个打倒美帝,结果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

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确确实实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后来中美关系破裂,也正是因为利益。

【尼克松访华,快步走下和周总理握手】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然,我们更希望中俄友谊能够长存,两国未来能够和平相处下去。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未来会发生某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导致两国关系出现问题,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我们自己搞发动机,相当于是在践行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以便应对未来多变的国际局势。

中国需要国产货

其三,对于中国来说,研发国产发动机是我们未来的必经之路,而运20仅仅是我们在路上摘下的“美丽花朵”。

对于一个大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军事强国来说,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非常重要。

发动机是各类飞机的核心,俗话说,发动机足够好,一块砖头都能飞起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各国在空军领域的争雄,其本质上就是在比谁的发动机更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发动机要是装在歼20上得多厉害啊】

就拿美国F22战斗机来说,如果没有F119发动机,换上任何一款现役的美国发动机,都无法满足这款战机对于性能的要求。

同样的道理,脱离了F135发动机的F35战机,只是一堆废铁。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是中国的短板,我们长期想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但在上世纪,一直存在历史局限性。

因此,航空发动机成为我们的一大遗憾,如今中国有了技术条件、有了经济基础、有了物质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搞自己的航空发动机。

俄制发动机仅仅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路上的一处“驿站”,我们真正的目的地是中国各类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在各方面的性能都超过了美俄。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想要超过美俄发动机,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信,只要我们在路上,只要我们肯去奋斗,坚持正确的道路,就一定能够抵达终点。

参考资料:

【1】环球网《振奋人心!我国自研首款大飞机发动机曝光》

【2】中国军网《“鲲鹏”服役助力战略空军转型》

【3】中国军网《空军工程师解秘:航空发动机小小叶片如何驱动战机飞行?》

【4】央视网《全球能造航空发动机国家仅5个,中国如何实现“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