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夜读《史记》,读到“秦始皇本纪”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神秘有趣的人物,他就是徐福。相信大家也都听过这个名字,不过关于这个人究竟干了什么、结局如何,大概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了。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个历史上的的神秘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福的最早在史书上留下记载,就是上文提到的《史记》。司马迁记载他为秦朝著名的方士,还曾经担任过秦始皇的御医,是齐国人。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跟着他老师学到了不少奇门异术。不过这种说法确实太过玄幻,小编暂且按下不提。

其实徐福最早不叫这个名字,他叫徐市。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自始至终都称其为徐市,只不过在这本书的另一个章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里,才称其为现在大家都熟悉的徐福。按说作为一名史学家,司马迁不至于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一个章节里称其为徐市,在另一个章节里称其为徐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徐市和徐福都干了些啥呢,其实他们都干了同一件事(因为本来可能就是一个人),但是有略微的不同。“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后,决定巡游,先是来到了泰山封禅,后又到了齐地琅琊。这个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徐市就抓住机会,向秦始皇上书说:“大海中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山上有神仙住,而且神仙还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一听海里的神仙有长生不老药,当即决定派徐市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而且还备足了粮食,衣履和各种生活用品。徐市出海之后并未找到神山,而且也没有向始皇帝汇报出海的情况。于是秦始皇又出巡来到齐地,这个时候徐市见推脱不过就找了个借口说,大海和神山之间有条巨大的蛟龙,请求出海的时候派弓箭手随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求仙药心切,心想岂能让一条大鱼阻挡,于是很果断地派了大批弓箭手去射鱼(其实所谓的蛟龙极有可能就是鲸鱼)。杀完碍事的鱼后,徐市又再次出海,不过他这次就一去无回了。

“淮南衡山列传”中,主要记述了徐福东渡的具体过程。与徐市不同的是,徐福第一次出海时,并未带那么多童男童女,而是在寻访多年未果的情况下,怕秦始皇怪罪,于是骗他说:“想要得到神仙的长生不老药,必须要带能打动神仙的礼物。”这才在后一次出海中,带足了童男童女,以及大量的粮食、工具。

而徐福究竟为何就这样在大海中一去不回了呢?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由于司马迁的语焉不详,所以徐福出海东渡这件事就成了历史上一宗千古疑案。后世的史学家虽然都想尽力解开这个谜团,但终究还是不出《史记》的窠臼。比如东汉班固的《汉书》、晋陈寿的《三国志》、南宋范晔的《后汉书》,虽都记载有徐福出海的事迹,但其中所提到的徐福到过的祖州、瀛洲、夷洲、澶洲、蓬莱、方丈等地,均是虚无缥缈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徐福究竟去哪了?他得到的“平原广泽”具体指什么地方?史学界的主流说法是徐福东渡去了日本,所谓的平原广泽指的就是日本的九州岛。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在日本有大量的徐福祠,徐福冢,以及大量刻有秦字的石碑。这可以说是实物证据;第二就是日本的史书《日本国史略》记载的“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第三就是隋大业四年,隋炀帝派裴世清出访日本,裴世清在日本九州一带看到有一个风俗同于华夏的“秦王国”。

很多日本人,尤其是生活在九州岛的日本人都认为自己和徐福有很深的渊源,比如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都还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门口楼上还仍然刻着“秦”字。很多姓“佃”、“福田”、“羽田”、“福台”、“福山”的姓氏,据说都是徐福以及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

就连1975年,“香港徐福会”成立的时候,日本昭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宫发来的贺词中都这样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