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欺凌

与善同行

反对校园欺凌

守护少年身心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恶意的言语和暴力的行为下,是青春留下的难以磨灭的淤青。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欺凌绝不是寻常打闹。对此,各方都应肩负起责任,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守护“少年的你”,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

一起守护青春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定义

Definition

01

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的、违背他人意愿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实际或认知到的权力不平衡,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或有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常见类型

Common Types

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然、明显的方式进行欺凌。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等类型。其中,直接身体欺凌包括打、踢、抓咬、推搡、勒索、抢夺和破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直接言语欺凌包括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言语行为。

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是指以较不易被发现的方式进行欺凌,通常借助第三方进行欺凌。间接欺凌包括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类型。其中,关系欺凌包括传播谣言、社会孤立等;网络欺凌包括歧视性的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注意信号

Signals

当孩子出现以下状况,很可能是校园欺凌发生的预警:

1.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

2. 孩子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

3. 如厕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

4. 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

5. 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

6. 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

7. 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来替换被盗的钱或物

8.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

9. 携带或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去学校,并且表现出“受害者”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

10. 失眠、噩梦、尿床等

应对方法

Coping Methods

受欺凌者

1. 保持镇定。

2. 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矛盾及时找老师解决。

5. 及时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点击图片,了解具体应对方法

受欺凌者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时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帮助。

2. 确认学校是否对施暴行为有所处置且学校对学生的管教和注意是适当的。

3. 如果施暴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

4. 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鼓励引导其参加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点击图片,了解具体应对方法

施暴者家长

1. 清楚地告诉孩子你无法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 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 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4. 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5. 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6. 不要在孩子面前有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

点击图片,了解具体应对方法

发生欺凌事件校方

1. 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2. 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3. 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4. 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点击图片,了解具体应对方法

校园是孩子们快乐学习、成长的净土,不要让“欺凌”将其变成忧郁的囚笼。让我们坚决反对校园欺凌,用心托举孩子们的明亮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张柏琳(实习生)

一审:刘艳玲 二审:王德民 三审:余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