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特朗普承诺,如果当选,将再次在关税上采取强硬措施。”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当地时间11日发布以此为题的报道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称,如果他于今年的大选中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会重新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我是关税的坚定信徒”,CNBC说,特朗普在采访中这样自我描述,他宣称,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来看,针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都对美国有利。发表此番言论之际,特朗普在民调中与竞选对手、现任总统拜登的支持率势均力敌。

实际上,美国为了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中国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拜登在3月初就以防范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对中国进口的汽车进行调查,理由是中国生产的汽车可能收集有关美国的敏感数据,然后将其传回中国,或者远程操控这些汽车。很明显,拜登针对中国车企的指控属于无中生有,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又一恶劣行径。拜登的对华政策,体现出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的恐慌心理,对中国“挑战”的焦虑。

在此背景下,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6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俄亥俄州举行竞选活动并发表演说时威胁称,若重返白宫,他将对中企在墨西哥生产汽车征收100%关税。根据演说现场视频,特朗普随后表示,他“欢迎”中国车企在美国建厂,但前提是必须雇佣美国工人。香港媒体《亚洲时报》20日提到,对于特朗普有关中国车企和关税的言论,“几乎所有”媒体都只报道了他威胁征收100%关税的内容,没有提及他“欢迎”中国车企在美建厂。

在演讲中特朗普表示,他会积极为美国汽车工人谋求利益,而过去30年间,墨西哥的进口汽车占据了美国汽车行业34%的份额,如今中国车企也正在墨西哥建造几座大型工厂,在墨西哥生产汽车之后出口至美国。特朗普认为这是在钻美国关税政策的漏洞,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人岗位的流失,他希望以重税来告诉中国,中国车企可以以雇佣美国工人为前提来到美国的汽车生产大州建厂,他对此表示欢迎。特朗普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甚至要比拜登还温和一些。

其实特朗普很清楚美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美国发达的金融业,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高端人才,导致美国制造业缺乏发展动力。而教育政策所倡导的“快乐教育”,也让美国制造业难以获得合格的产业工人,美国波音公司频频发生事故,就是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曝出的暗访波音工厂视频,揭露出来的波音员工吸毒成瘾,管理层却视而不见的情况,也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就是波音这种美国数一数二的航空业巨头,内部管理都混乱不堪。

而亚洲时报进一步指出,在2023年,中国是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我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和毕业生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同时扩大了在5G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有范围内的400万个5G基站,中国拥有337万个,占装机总容量的85%。因此,美国可能永远无法在技术人员、基础设施、巨大规模经济方面上和中国媲美,但是比起美国在后面追赶,让中国的企业把工业现代化带到美国要更加容易,同时这也是阻力最小的道路,也是特朗普开辟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人士也提及,如果特朗普允许中国汽车在美开设工厂,不进行打压的话,对美国的电动汽车生态会有很大影响。美媒认为引进中国的汽车,至少能让美方同行业感受到“压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和竞争力。但很多猜测认为,特朗普大概率是不可能对中国如此放松——让中方用如此低的门槛来建厂,可以向美国销售汽车,似乎是在想象中的事情;一旦中国车企建好工厂,美方就会用方法来套取其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类似印度政府对外企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美国的营商环境已经没有了公平可言,如果美国要劫掠相关的产业,通过国会的法律草案就可以推动强迫收购,从而违背了市场竞争的规则。如今的美国在积极围堵和遏制中国,为此在多个领域对于中国进行了打压,显然特朗普有着自己的打算。特朗普改口允许中国企业在美国建造汽车,仅仅是竞选的说辞而已,特朗普的目的是要赢得更多的支持率,因此一不小心就会有更多的条件的提出,为此对于特朗普的言论是要引起警惕的。

总之,尽管当前特朗普与拜登都对中国车企虎视眈眈,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美方的这些威胁,中国车企只需要做好自己,完善自身竞争力,就自然不怕美西方的围堵。当前仅就中国国内市场也是足够庞大,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当前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最近有从业者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飙升到1300万辆,渗透率达到40%,有如此巨大的增量市场供中国车企磨炼,未来杀出重围的车企,必然能够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

这边特朗普刚刚打出中国车企的牌,另一边拜登就已经开始策划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新政策。

参考消息网21日报道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0日报道,白宫正考虑制裁与华为有关的中国半导体企业。报道援引彭博新闻社从知情人士处获得的消息称,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将多家与华为有关联的中国半导体公司列入黑名单。彭博社指出,这将标志着美国遏制北京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崛起雄心的行动再次升级。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可能被美国官员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包括数家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同时拜登政府也在考虑是否要对中国的内存芯片制造商进行制裁。

之前在受到美国的打压以后,华为公司并未消沉,这家公司正在强势回归到他应有的地位上。从2023年开始,美国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一路下跌,而数据显示,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却在直线上升,今年更是有望在中国市场重回第一。包括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美国车企特斯拉所宣扬的自动驾驶,在华为公司的产品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华为公司还有计划推出完整的国产操作系统,如果进展顺利的话,美国谷歌和微软两大巨头对全球软件生态的统治,很快就会受到动摇。

对此,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商务部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一贯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最近几年,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理制裁打压中国企业,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损人害己。如果美方动用国家力量,在持续打压华为基础上,以所谓存在关联为由,对更多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这将是典型的经济霸凌做法,违反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国际经贸秩序,为国际经贸界所不齿。中方敦促美方不要采取错误做法,并将视情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不过,中国也在另外的方面进行了反制。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继去年11月、12月连续增持美债后,今年一月,中国持有美债总额再次下滑,较上月减持186亿美元,持仓总额回落至7977亿。作为美债海外第二大债主,减持美债这件事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做了。尤其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国的美债持仓量更是一直处于下行状态。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8月到2023年2月、2023年4月到同年10月,中国美债持仓量经历了两轮“七连降”,美债总额屡创新低。

今年1月,美债十大海外持有国中,就有5个做出了抛售决定,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各界对美债的担忧。事实上,全美范围内已经有40个州、正式宣布将黄金白银作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合法货币了,这意味着哪怕在美国本土,美元信任危机也在不断加深。有经济学家指出,快速飙升的债务赤字与不确定的财政环境,正对美元和美债产生系统性破坏影响,这让美国财政部不论如何进行货币政策调整,都难以解决美元体系面临的难题。

从长远角度看,中美关系未来预期确实不是很好,就连我外长王毅也说当前中美关系是“止跌企稳”,并非“稳中向好”,更何况美国明摆着铁了心要“以台制华”,而中国也不会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妥协让步,这就给中美关系预期不高埋下了伏笔。至于日本增持美债,考虑到的更多还是经济因素,如果一定从政治角度解读,只能说要么是无法摆脱“接盘侠”的命运,要么就是押注美国霸权不会崩盘,前者代表的是被动接受,而后者是主动迎合。

在美国的财政体系下,发行美债是美政府获取资金的最大途径,而在美国债务上限不断拉高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每况愈下,美债销售出现困难,美国要么抬高发行利率,要么就美联储下场自己买美债,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但美国目前正处于收水周期,美联储直接买等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不但会加剧通胀,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成为笑话,还会提高部分海外生产国的外汇储备,提高美国拉爆这些国家的成本,中国抛售美债的做法,对美国而言是雪上加霜。

另外,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买家连续三次取消了从美国进口小麦的订单,最近一次取消的订单中,涉及的小麦量高达26.4万吨,与前两次撤销的订单量相比,此次是三次规模中最大的一次。三次撤单总量达到50.4万吨。对此,有分析指出,中国买家取消这些订单,说明他们已经从其他国家获得了更加便宜的小麦。报道还称,中国2023年小麦进口量总计为1210万吨,同比增加21.5%。主要进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有地缘环境的牵扯。去年12月,中国破天荒从美国一次性进口了44万吨小麦,该季度的美国小麦出口中国的总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吨。因为这次的大采购,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这些传统小麦生产强国都很有眼色地调低了报价,阿根廷等后起之秀小麦供应强劲,持续冲击着连连下跌的小麦价格,物美价廉的可替代品这么多,中国自然不会送上门去给美国当“冤大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对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一直比较高。目前,俄罗斯正在成为中国的小麦主要进口源地。近年来,中俄贸易合作持续升温。去年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大量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一份价值257亿的粮食供应合同。去年7月至10月,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约8万吨小麦,创下历史新高。未来,中俄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还会进一步加深,这也有助于夯实两国的合作关系。

而不得不说,此次中国买家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给了美国当头一棒,让美方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现实,不要继续一味以为中国除了买美国的小麦,就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采购了,美国必须对此要有所醒悟。虽然长期以来美国作为中国小麦的主要进口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一直购买美国的小麦,只要市场价格出现一点变化,中国买家就会选择新的购买渠道,这是美国所不能控制的。只能说,面对美国的刻意针对,中国也学会了出手回击,不会再让美国继续牵着鼻子走。

此外,专业人士指出,贸易战除了让美国农民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之外,还改变了大豆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贸易战中,面对美国对于我国进口农产品的制裁,我国也在积极寻找更多的进口来源。面对美国留下的“空缺”,其他农业国家也迅速抓住机会,建立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抢占国际市场。在美国玉米出口下降的同时,巴西的玉米出口量继续创下历史新高,迅速抢占了美国玉米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中国也多元化了主要农产品的进口渠道。

粮食与车轮、电视机等工业品不同,它的储存周期一般为三年,过了这个阶段,粮食或只能被当做垃圾处理。换句话说,中国在与主要粮食出口国的谈判中,始终占据主导权。如果中方禁止进口,那么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的诸多农场主就只能关门歇业。另外,为了将“菜篮子”和”粮袋子”牢牢抓在手里,中方很早就开启了现代化农田建设等项目。不客气的说,中国只要加大在农业领域的持续投入,除粮食自用外,还能匀出一部分供应出口。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农产品贸易,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等挑战。我们相信,只要各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与交流,就一定能够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总之,近些年来,中国快速崛起,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当惯了世界老大的美国觉得,自己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正因如此,美国紧盯中国,在很多方面给中国使绊子,其目的就是要影响中国的科技和工业发展,防止中国削弱美国在关键行业的主导地位。毕竟,美国之所以能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事实早已证明,美国每一个对抗中国的小动作,最后都会砸了美国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