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星舰的第三次试飞以飞行器失去信号告终,马斯克再次以他特有的乐观和自信向世界宣告:“星舰将使生命多行星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宣言不仅体现了马斯克对未来太空旅行的无限憧憬,更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进步、创新尝试以及社会容忍度的深刻思考。

面对星舰这一科技巨擘,不少人会感慨:是几千吨的火箭与星舰本身伟大,还是马斯克团队所展现的开创精神伟大?

无疑,火箭与星舰的庞大与复杂令人叹为观止,但更让人敬佩的是马斯克团队敢于挑战未知、勇于突破界限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世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学习的。

对于马斯克和他的团队来说,每一次的起飞尝试都是对未知的挑战。即使星舰在升空后遭遇失败,他们依然将其视为勇敢的尝试,并从中汲取经验。

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对于失败的宽容和对于创新的执着。

只不过,星舰的成功,并非马斯克一个团队或一代人的功劳,而是美西方数十年几代人的太空技术积累的结晶。这种积累和传承,使得美国在航天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赞美马斯克和美国的同时,我却在想,如果星舰是在中国,星舰起飞失败三次会怎么样?在中国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是否也能如此宽容地对待科技创新的失败?

说实话,马斯克的确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物,他拥有与生俱来的乐观与自信,即便在遭遇挫折时,他也能以独特的视角将其视为部分成功,更为难得的是,他宣称这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启!

随后,国内的媒体和公知纷纷对其赞誉有加,仿佛他就是那位拯救地球的美国队长,这样的包装和宣传方式,确实让人倍感熟悉。

但是,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的火箭发射上,结果会是如何呢?

或许,我们会听到更多的负面声音,诸如前景黯淡、令人堪忧、信心受挫等词汇将充斥媒体。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文化背景和社会心态的差异外,也与部分媒体和公知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而不惜夸大其词有关。

这些媒体和公知,往往以贩卖焦虑、制造矛盾为手段,以无中生有的方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他们的存在感和生存空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负面和争议性的话题。至于他们如何报答所谓的“主子”,那更是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我们一直以来的共识就是,中国往往过于看重面子和尊严,对于科学探索的失败往往过于敏感,甚至将其上升到体制高度进行批判。

如果星舰真的在中国摔了三次,那估计都被一些公知、网民喷死。

结果就是,星舰不是自己搞失败的,而是被喷失败的。

其实,在马斯克等创新者面前,我们确实无需妄自菲薄。虽然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我们也应该正视自身的差距,并努力迎头赶上。

该承认我们的体制在某些方面有待改进的,就承认,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尤其是在对待创新和改革的容错机制上。

如果对科学探索的失败感到丢人或认为天都塌了,明显是一种过于消极的态度。

所以说,在很多事情上,只要我们抱持专注与决心,其成功与否往往只在于时间与过程的积累。

正如两会期间的发言人所述,攻克那些被视作“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本质上不过是时间与过程的问题,而非智商或能力的局限。

回溯历史,当年钱学森先生归国后,面对陈赓大将的疑问——“中国人自己搞导弹行不行?”他坚定回答:“如何不行?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同样可以,我们绝不矮人一截。”

也就是说,我们早就该摒弃那些浮躁、短视、绝对化的观念和偏见,即便我们在技术上尚未跻身第一梯队,但始终在奋力追赶,这难道就不是一种勇气吗?

在短短几十年间,我们走过了他们半个多世纪的路程,完成了众多重大项目,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自豪,不值得我们振臂高呼“奥利给”吗?

面对美西方的封锁,我们以一国之力顽强抵抗,以惊人的速度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偏见与认同,两者往往相互对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