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罗斯音乐厅遇袭案的最新进展,到24日晚上为止,已有超过300人在这次袭击事件中受伤,其中死亡人数不低于130人。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俄紧急情报部发布的部分遇难者名单和俄卫生部门公布收治者名单,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任何中国人在袭击事件中受伤。

尽管未出现国人伤亡,但中国对于音乐厅遭到袭击的事件态度明确,这起事件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恐怖袭击。中国坚定支持俄罗斯政府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行动。然而,尽管这件事非常简单,西方国家却总是试图玩弄小花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西方国家,俄罗斯也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措辞持异议。原因在于,古特雷斯将多数国家所认定的恐袭案描述为所谓的“枪击事件”,被认为语调不够严厉。好在俄罗斯提出质疑后,古特雷斯作出调整,并向俄罗斯政府和民众表达慰问。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希望成员国能与俄罗斯政府合作,以逮捕凶手并查明真相涉及恐袭案一事。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声明说得很好,但也有国家可能不会按要求配合和支持俄罗斯政府,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和俄罗斯因恐袭案发生争执的情况来看,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一起争执,关于美国是否提前预警了俄罗斯。在恐袭案之前,美国曾发布一份警告,大致意思是俄罗斯将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在俄罗斯的美国人不建议参加大型集会。恐袭案之后,一些人指责俄罗斯政府没有做好准备。此外,美国也介入其中,表示自己确实发布了警告。这样看来,似乎是俄罗斯政府的错,但事实并非如此。

俄罗斯澄清称,事发前未收到来自美国的通知。此外,一些俄罗斯官员还指出,美国所谓的警告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狡猾的策略和信息噪音,旨在俄罗斯境内引起恐慌情绪。俄罗斯认为,美国没有履行事先告知的义务,因此美俄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已经受到破坏,特别是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

在有关争执二的问题上,有人质疑乌克兰是否真的参与其中。一旦发生恐袭案,俄罗斯的首要任务是追捕凶手。令人有趣的是,此时一个名为“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的组织站出来宣称是他们所为。更有趣的是,美国根据这个逻辑一再强调凶手只可能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并劝告俄罗斯不要将此事与乌克兰联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自然不会理会美国的意见,俄罗斯公众舆论和调查机构普遍认为,恐袭案与乌克兰存在密切关系,俄罗斯媒体总结出了多个疑点。首先,被捕嫌疑人表示他们只是“受雇杀人”,没有明确提到与恐怖组织有关。其次,“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成员通常接受过专业训练,而在俄罗斯逮捕嫌疑人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些人接受过专业训练。

按照俄舆论的看法,要成功策划一场严重的恐袭案,需要多个团伙密切配合,并且显然需要某些国家情报机构的参与。因此,俄罗斯的主流舆论认为乌克兰明显地介入了这次袭击。

关于争执三:美国是否与“伊斯兰国”有关系。美国声称没有,但在俄罗斯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通过审视“伊斯兰国”最近几年的袭击案例,俄罗斯观察到一些“奇怪”之处,即这些袭击通常针对的是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国家,如俄罗斯、伊朗和阿富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