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笋坝墓地位于重庆市城区西约60公里处长江北岸的巴县第一区,该坝为一河阶台地。这是一处长约2000米,宽约400米的墓葬分布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重庆市博物馆(前西南博物院)考古队在该坝上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00余座。时代包括有战国、秦、西汉、东汉。。

冬笋坝战国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在这些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中,又有相当数量的狭长形土坑墓,狭长墓的比例为4:1左右。

长方形土坑墓墓长多在2.75米~4.8米之间,一般东端比西端见宽些,东端宽多在1米~1.53米之间,西端宽多在1米~1.16米之间

深度:最深为1.25米,最浅者为0.3米。狭长形土坑墓,长多在4.72米~5.32米之间,东端宽多在0.95米~1.5米之间,西端宽多在0.84米~1.4米之间。也有个别墓葬西端要比东端见宽些的。深度:最深为1.68米,最浅者0.4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葬具、葬式、方向,狭长形土坑墓中葬具多为船棺。长方形土坑墓中葬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的墓坑底部的两头有较长一段不见木痕,在墓底同一水平面仅中段有木痕。

这种情况显示出了葬具底部短于墓坑1米~3米,再加上一些随葬品全部又放在葬具内,这种形式的墓葬“可能还是两头翘起的船棺葬”。另一种是在墓坑中部,随葬品底下有一黑色朽木痕一层,直至墓坑两端。

这是一种木椁式的葬具。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也发现有屈肢葬。无论是狭长形土坑墓,还是长方形土坑墓,墓向基本上为东西向,头东足西。

随葬器物,狭长形船棺葬(包括长方形船棺葬);随葬品主要放置于墓坑的东西两端的船棺(仓)内。东端以铜兵器、铜鑑、印章、钱币为主。西端以陶器、铜容器为主。

长方形墓中随葬品基本上放置墓坑底西端的木痕内,也有的置于墓坑内其他地方。以陶器类为大宗,也有相当数量的铜兵器、铜容器、铁器、漆木器等。陶器类器形主要有罐、豆、盂、钵、纺轮等。

铜器类器形主要有剑、矛、钺、刀、罐、印、斧、戈、镞、镦、带钩、篮、釜、甑、环、镜、钱币等;铁器类器形主要有刀、斧、铁尖器、铁身铜柄刀等;其他类还有珠、琉璃珠、琉璃管等。

漆木器(仅见漆痕)、篾痕等。巴县冬笋坝战国至秦汉间的墓葬中绝大多数放置有铜兵器

族属问题,冬笋坝墓葬中出土铜器、陶器绝大多数都是学术界公认的巴文化典型器类,因此,研究者一般认为是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巴人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涪陵小田溪墓地

小田溪位于乌江下游江畔的台地上,《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人“先王陵墓多在枳”即指此地。这是一处墓葬分布范围较大的墓地,1972年、1980年,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文博单位先后在这里进行过两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7座。

墓葬资料情况大致如下。

这7座墓葬皆为竖穴土坑,墓壁较明显,墓坑形状有方圆角、长方、狭长形三种。皆为中小型墓,墓长多在5米以下,仅一座(M1)墓葬长达6米、宽4.2米。

狭长形M5是这7座墓葬中最小的一座,长3.2米、宽0.76米。除M3仅局部破坏可知其深度为2.78米以外,其余者上部均遭破坏,故墓葬详细深度不明,按M3的深度测算,估计这批墓葬的深度多在3米左右。有的墓底部设有二层台。

葬具、葬式、方向,葬具多已腐朽,仅见木棺(椁)痕迹,个别保存有残存椁板,如M5的椁板残厚4厘米。根据腐朽的痕迹来看,多为一棺一椁,棺多为漆棺,棺漆皮明显可见。墓中人骨架已腐朽无存,故其葬式不明。

从墓中器物的放置来分析,东西向者,死者头多在东端。南北向者,死者头多在南端。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次之。

随葬器物,这批墓葬中都有随葬品,其中最多的一座墓(M1)中随葬品多达92件,最少的一座(M7)中随葬品有9件。

器类有陶器类、铜器类、漆器类、玉器类、琉璃器类等。以铜器类数量最多。主要器物陶器类有壶、豆、釜、罐等。

铜器类有叠、钲、釜甑、釜、盆、鍪、盒、灯台、镜、勺、斤、凿、剑、矛、钺、刀、戟、弩机、鳟、胄顶、编钟、鲸于等;

漆木器类多已腐烂,仅见有奁;玉器类有璜、龙佩、玦;琉璃类只见有琉璃管。

这批墓葬中一般为一棺一椁,在有的木棺上还饰有漆(漆棺),可见其葬具是比较讲究的。又随葬品中有大批精美的青铜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MI中出土青铜器多达90余件,仅铜编钟就有14件,另还有铜礼器、容器、兵器等。经研究分析,这一墓地应是巴王族墓葬所在地。

开县余家坝墓地

余家坝位于三峡库区长江支流澎溪河右岸一级阶地上。墓葬主要分布于余家坝的中部,东紧邻澎溪河,海拔高程约在151米~159米之间,每至洪水季节,墓地内部分墓葬即被淹没。墓地分布面积较大,占地共有5万多平方米。

这一墓地的墓葬较多,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里常有青铜兵器、容器、工具出土。经省、市、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得知,余家坝不仅是一范围较大的墓地,同时也是一处周代的居住遗址。

1994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在对余家坝遗址进行发掘时,在不到20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了战国墓葬3座。

清理出的3座墓葬编号分别为M2、M3、M4,墓圹平面皆呈梯形。墓葬方向,两座为南北向、一座为东西向。墓口尺寸,最大者M3长3米、宽1.5米(北)、1.25米(南)、深0.7米。

最小者M2长2.96米、宽1.45米(北)、1.2米(南)、深0.55米。墓坑内底端填有熟土二层台。葬具为木棺(椁),其中M2、M3仅见棺(椁)痕迹。M4保存情况略好些。

据M4清理出的葬具可知,为单棺单椁。在棺板上(外表)涂有黑漆。椁呈“Ⅱ”字形,在椁板边缘发现有一层白色膏泥。椁室长2.88米、宽、1.17米、深0.7米。棺室长2.04米、宽0.8米、深0.5米。

墓中人骨大多腐朽,仅在M2、M4中见有少数残腐的人体下肢骨。故其葬式不明。据残存人骨及随葬品的放置情况得知,这批墓葬中略宽的一端皆为死者头部朝向。随葬品多放置于死者右侧和足部。

M2中有6件。M3中有3件。M4中有8件。在这些随葬器物中,铜兵器共有8件,占半数以上(M2、M4各有4件),计有矛、剑、戈、钺。另有铜鍪3件。陶豆3件。玉玦1件。铜削刀1件。漆耳杯1件。

这批墓葬中出土的铜鍪与涪陵小田溪、新都马家,大邑五龙等战国墓中出土的铜鍪形制一样,出土的铜兵器戈、矛身上铸有虎纹,铜剑形为柳叶,剑身后部正反两面都铸有蝉纹,这些器形及铸纹在战国时期巴人墓葬中为常见之物。

据此较分析,M2、M3约为战国中期,M4略早(战国中期偏早阶段)。此外,M2和M3两座墓葬平行相连,中间相距仅0.75米,其方向、大小和深度都非常相近,出土的铜鍪器形也无多大区别,

如此看来,这两座墓当为一对夫妻异穴墓葬,M2中出土有铜、陶容器和一组铜兵器,估计M2死者为男性,生前为武将。而M3中仅只有铜、陶容器各1件及2件装饰品玉玦,估计M3死者为女性。

云阳李家坝遗址中的墓葬

李家坝遗址是三峡淹没区内一处重要遗址。遗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青树村,北面依山,南临澎溪河(当地人俗称小江),西距小江电站300米。遗址地为一东西狭长1300米,南北宽100米~500米的一级阶地。

经调查、勘探获知,该遗址总面积至少在60万平方米以上。在遗址中分布有战国墓葬约300余座。自1994年以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已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在遗址地层中清理出墓葬已多达100余座。

在这100余座墓葬中,绝大多数是战国时期的墓葬。墓葬资料情况大致如下。

这批墓葬保存较好,皆为土坑竖穴墓。墓坑内发现有用卵石掺杂于填土中,起加固防盗作用,还有的墓中使用白膏泥填涂墓室,还有的墓葬中筑有熟土二层台。基本上都是小型墓葬,中型墓葬较少见。

墓圹多为长方形,也有的接近正方形。墓圹以长3米左右、宽2米左右者居多。葬具仅在M8中发现有一棺,棺用独木制作而成,两头平齐,长约2米、宽0.9米,形似独木舟。另外,在M18中还发现有双棺合葬。

葬向南北向、东西向均有(以南北向略显得要多些)。葬式,从墓中人骨架摆放的位置来看,基本上都是仰身直肢葬,其它葬式较少。如1997年度发掘的40座墓葬中,除10座葬式不清楚外,余30座墓葬中仅3座为曲肢葬,余27座皆为直肢葬。

绝大多数墓葬中有随葬品,也有的墓葬中空无一物。随葬品有铜器类、陶器类、玉器类等。其中铜器类主要有剑、矛、戟、戈、钺(斧)、箭镞、斤、斧、鍪、壶、鼎、敦等,最多见的是铜兵器。

陶器类主要有罐、壶、豆、鬲、颇、单耳鍪、鼎、盒等,最常见的器物组合是罐、豆、壶,这类器物的组合时代一般要偏早些;极少见的另一类器物组合是鼎、盒、壶,这类器物组合的时代要偏晚些。玉器类有环、玦等。

结语

墓葬中出土的铜兵器上多见铸有虎纹、龙纹、蛇纹、鱼纹等,这些装饰图案皆为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巴蜀图纹”。出土的铜剑为柳叶形,这是巴蜀文化遗存(包括墓葬)中常见之物。

陶器中除绝大多数为巴人器皿以外,也见有“楚式鼎”、“楚式鬲”、“越式鼎”。另外,在铜容器、兵器中还见有“楚式敦”、“楚式矛”、“双胡式蜀式戈“,更还有的铜器纹饰带有鲜明的中原文化风格。

经整理研究,李家坝墓葬的时代绝大多数为战国时期,也有的可早到春秋时期,最晚者为西汉初年。李家坝是三峡地区一处墓葬分布范围大,且又十分密集的巴人墓地。

参考文献

1.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县文物管理所:《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第284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2.张振标、王善才:《湖北长阳青铜时代人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