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俄罗斯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现场附近拍摄的人们为悼念遇难者所献的鲜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押送直接参与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的嫌犯米尔佐耶夫。 VCG图

新快报讯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涉嫌直接参与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的4名嫌疑人是塔吉克斯坦公民,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25日凌晨批准对4人羁押候审。其中两人24日在莫斯科一家法院认罪。如果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终身监禁。

审讯

最小嫌犯年仅19岁

面临终身监禁

这4名嫌犯分别是米尔佐耶夫、拉沙巴利佐达、法里杜尼和法伊佐夫。4名男性嫌疑人年龄19岁至32岁不等,均为塔吉克斯坦公民,24日在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接受初审。俄侦查委员会指控4名嫌犯从事恐怖主义袭击并致人死亡。如果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终身监禁(俄从2010年起废除死刑)。

据法院新闻部门提供的信息,米尔佐耶夫、拉沙巴利佐达已表示认罪。32岁的米尔佐耶夫和30岁的拉沙巴利佐达是武装组织成员,25岁的法里杜尼曾是莫斯科附近波多利斯克市的一名工人,19岁的法伊佐夫曾在莫斯科东北伊万诺沃市做理发师。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拉赫蒙严厉谴责了发生在莫斯科州的恐怖袭击事件。另据普京办公室周日的一份声明,拉赫蒙在电话中表示:“恐怖分子没有国籍,没有祖国。”

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克罗库斯城”音乐厅22日晚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俄方最新数据显示,恐袭已造成137人遇难、182人受伤,其中40人伤情严重。

调查

重点调查袭击的准备和实施情况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25日听取了调查组关于“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怖袭击案件的调查报告。

报告称,对嫌疑人的调查行动仍在继续,重点是调查此次恐怖袭击的准备和实施情况,并查明包括组织者在内的其他共犯。对缴获的物证正在进行司法鉴定,其结果将有助于重建事件的全貌。

调查组还在对包括音乐厅员工在内的证人进行询问,并对文件和其他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紧急通知系统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以及人们是否有机会通过疏散出口迅速离开大楼。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在莫斯科州“克罗库斯”音乐厅恐袭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没有与西方就此事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俄罗斯情报部门正独立就此案进行调查,没有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佩斯科夫也没有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参与恐袭进行评价,并表示此案的真相目前还没有调查清楚,执法部门会给出官方结论。

佩斯科夫说,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协作,但是由于西方的对抗,国际合作并没有开展。

解局

恐袭真凶四问

1 真的是“伊斯兰国”?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阿富汗分支制造了此次恐袭事件,还说武装人员完成袭击后已经“安全撤回基地”。据路透社23日报道,“伊斯兰国”当天发布据称是4名袭击者的照片和袭击视频。时长约90秒的视频显示,内容疑似恐袭现场画面,其中袭击者脸部及声音均经过特殊处理,难以辨认。在视频开头,一名手持冲锋枪的武装人员向已有多人倒地的走廊开枪。镜头随后对准一名正持刀伤人的袭击者。视频里,阿拉伯文字幕显示,一名袭击者声称要“毫不留情”。按照法新社说法,这段视频由一名袭击者拍摄。

一些安全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2015年应叙利亚政府请求在叙驻军,协助打击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因此有强烈动机对俄发动袭击。

3月初,俄罗斯安全部门宣布挫败一起“伊斯兰国”对莫斯科一座犹太教堂发动的未遂袭击,击毙多名“伊斯兰国”成员。

2 乌克兰有没有卷入?

从俄罗斯情报部门和侦查机构的信息看,目前已拘捕11名嫌疑人,其中4名直接实施恐袭的嫌疑人得手后企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被捕。布良斯克州地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交汇处,距离莫斯科300多公里。

俄联邦安全局认为,这4人与乌克兰方面有联系。俄总统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说,初步信息显示,乌方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

乌克兰方面坚决与恐袭撇清关系。乌总统泽连斯基2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否认乌方与袭击有关,认为俄方正试图“把责任推给别人”。乌外交部说,俄方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情绪。

3 美国知道些什么?

美国称“乌克兰没有卷入”: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驻莫斯科使馆在3月上旬发布警告,提醒本国公民在莫斯科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称极端分子可能发动恐袭。

“伊斯兰国”认领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后,俄罗斯没有证实这一说法,但美国第一时间予以确认。

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23日发表声明说,“伊斯兰国”是这起事件的“唯一”责任方,“乌克兰没有卷入”。同日,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亦发表声明,强调“伊斯兰国”是共同的敌人,必须将其击败。

4 俄罗斯该信谁?

就让-皮埃尔的言论,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24日说:“俄罗斯相关机构有能力查出这起恐袭事件的组织者。我认为今天没必要急于下结论……这种(调查)工作需要安静(环境)。”

按照沃森的说法,美方3月初同俄罗斯分享恐怖分子预谋在莫斯科发动袭击的信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安东诺夫的话报道,美驻俄大使馆早些时候向在俄美国公民发出预警,提及极端分子可能会在人员密集场合发动袭击,但俄驻美大使馆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真是无巧不成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美国人“有意无意地助推‘伊斯兰国’的建立”,而该组织肆无忌惮地在世界各地发动恐怖袭击。

扎哈罗娃在《共青团真理报》专栏中写道,“伊斯兰国”近年来调整计划,现在主要袭击美国的敌人和对手,包括俄罗斯,“真是无巧不成书”。

现场

俄民众悼念的长队绵延数百米

24日是俄罗斯全国哀悼日,莫斯科阴雨绵绵,大量民众冒雨前往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悼念恐袭遇难者。

记者看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东侧莫斯科大环线公路上,前来悼念民众的车辆行驶缓慢。音乐厅外,民众越来越多,有序排起数百米的长队,人们表情肃穆,有人祈祷,有人啜泣,还有儿童把自己的玩具留在现场。

莫斯科市民马琳娜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一起“让她感到窒息的悲剧”,“那些无辜的人就这样被夺取了生命”。

“(音乐厅)里都是一些普通人,还有一些是孩子,”莫斯科州居民弗拉基米尔说,“那些实施恐袭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除了莫斯科,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24日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仪式。

记者驾车经过莫斯科市中心的新阿尔巴特大街时,看到一块长约数十米的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一句俄语:“俄罗斯总是在最艰难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强大,现在也将如此。”

(本版综合新华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