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兴荣 姚顺意

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第一引擎;产业、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生态模式成为供应链金融突围关键。

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供应链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既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协调发展,降低全链路交易成本,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能够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近期,IDC发布《2023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洞察白皮书》,IDC中国金融行业研究总监高飞围绕白皮书内容以及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系及趋势进行解读。高飞指出,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加强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的建设,以推动供应链金融由传统模式下过度依赖于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发展为由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等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加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的融合发展,打破“数据孤岛”,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助力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

人物介绍PROFILE

高飞

IDC中国金融行业研究总监

01

发展与挑战,供应链金融发展筚路蓝缕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在中国的起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二十多年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占据主流。其中,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授信,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核心企业商业票据进行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最为主流、市场份额最大的业务。

高飞介绍,虽然从根本上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仍然面临着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尚未摆脱主体信用,尤其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流动尚且无法触及二、三级产业链末端的节点等核心痛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尤其是近两年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迎来高歌猛进。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供给意愿、技术赋能等因素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价值、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产品创新等都迎来了新的发展范式。整体而言,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银行驱动的供应链金融。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开始向传统产业进行渗透,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基于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应收账款融资和库存融资。然而,市场仍相对不成熟,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有限。

第二个阶段是以核心企业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此时,金融机构向产业的渗透开始受到限制,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占据主导地位,供应链金融发展主要依赖于核心企业所掌握的生产、销售、研发、采购、物流等数据而开展。

第三阶段是以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当下,供应链金融正进入高速发展创新阶段,其正逐渐摆脱依赖于核心企业的链状融资模式,转向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网状融资模式。

2023年,IDC对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总体来看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惠及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图1)。25%的受访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单点实验阶段(第一阶段)。51.7%的受访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处于局部推广阶段(第二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分布

供应链金融在落地核心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第一,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许多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这导致了在供应链金融操作中,难以获取实时、准确的数据,增加了风险评估和信用的不确定性。企业间数据交换的阻塞也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流畅运作。

第二,数字化建设成本高昂。对于许多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技术引进、系统升级和人员培训等,这些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负担,导致他们缺乏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动力。

第三,下游融资有待下沉。IDC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现状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供应链上游融资可获得性相对较高,只是在融资成本、期限、额度、便捷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下游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较低的主要痛点是风控。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或其他形式的担保,这些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延伸和发展。

02

对标与突破,以高效经营打破“数据孤岛”

2020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各项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提升了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高度(图2)。

图2 2020年以来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梳理

2022年,国资委1号红头文件提出“切实加强资金等金融资源的有效管理”,“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管理”,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要突出行业链长优势,合理借助上下游业务、资金等信息,发挥数据和服务支撑作用,引入优质金融资源,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供应链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环节的金融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理念。

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中指出,要规范发展小微企业供应链票据、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业务;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与小微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仓储等供应链各方规范开展信息协同,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普惠金融重点群体效率。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亦指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提升了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高度。同时,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在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能够帮助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获得更全面高效的融资,从而畅通供应链、提升供应链韧性、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并能有效支持产业链与供应链健康发展。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司库体系建设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融资支持和产融融合两个方面。

第一,在融资支持方面,司库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最大化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短期和长期的需求。这涉及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活动,如资金池管理、投资决策、债务管理等。通过有效的司库管理,企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持有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财务公司可以借助司库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协助企业获得适当的融资来源,为生产和供应链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二,在产融融合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智化司库建设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构建数智化司库平台,企业可以对集团资金管理所涉及的人、事、物进行数据颗粒化、标签化、数字化建设。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此外,通过与产业端平台的集成,企业能够有效地整合前端业务渠道,实现产融的高效融合。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助于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在数据治理方面司库体系建设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场景之间的数据合理流动和开放共享,以此提升供应链金融运营服务水平。这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金融运营服务水平,还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风控水平。通过数据治理,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对标世界一流,在数字化时代,围绕供应链金融的探索都是通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解决资金方、企业方直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破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难题。当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还存在一些差距,正视差距,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强化供应链金融及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能力。供应链金融在产业中的深入发展也需要提升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能力,在供应链系统与供应链金融系统相互联动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方可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强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建设,提升供应链金融风控水平。打造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生态,便于将单一融资企业的风控放入横向行业整合和纵向产业垂直的生态网络中,获得不同于单一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多维度交易数据,同时通过数据交叉验证等技术可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

第三,持续迭代技术/产品/服务,深度嵌入多元场景。金融机构应以嵌入式的思维将金融产品或服务嵌入到各产业或场景中,实现供应链金融向上下游不断延伸,从而扩展更广阔的客户群,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03

场景加科技,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它通过利用供应链中各方的信用、风险和资金需求信息,将融资和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融入到供应链贸易中,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科技进步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第一引擎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供应链金融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对接丰富的金融产品,以促进产业内外部中小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协同关系,并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例如,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并通过建设保理融资、融资租赁、仓单融资、票据融资、动产融资、采购单融资等系统,全面提升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能力,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关于数字技术在提升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能力的梳理详见表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1 数字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描述

供应链上下游及供应链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逐渐推动着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线上化、风控决策数智化、运营管理数字化等,在此基础上能有效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向更高效、安全、透明的方向发展,助力产业链提质增效,实现价值跃迁。

第一,业务流程线上化。通过在线平台,供应链金融的各个阶段,如融资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减少物理文件和纸质流程,提高流程的自动化和效率,同时也为参与方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融资和交易渠道。

第二,风控决策数智化。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预测风险和实时监控能力;通过数据模型,分析供应链各方数据,提高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识别潜在风险信号,自动发出预警并提供决策支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减少损失和风险。

第三,运营管理数字化。将供应链上下游业务运营数据和指标可视化呈现,帮助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供应链业务状况和趋势;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效率,让决策者更快速地识别问题并做出决策,同时让参与方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决策。

产业、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生态模式成为供应链金融突围关键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协同努力之下,可以将产业数字化的程度不断提升,并且降低数字化建设的边际成本,推动供应链金融落地。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以科技能力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下沉。该模式主要是相关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为商业银行或核心企业等搭建产融综合平台,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账款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平台,综合调用资源、能力推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二是以“科技能力+运营服务”双向推动供应链金融落地。IDC认为,对于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而言,除了提供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开发及升级改造和维护服务,还应提供全栈式一体化运营服务(如客户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渠道运营),涵盖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为客户创造整体价值。基于对运营能力的要求,多方共建、联合运营的模式或将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高效落地及长效发展的良方。

三是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建设的探索。IDC认为,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的建设能有效整合与打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等主体的资源,并构成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生态圈”,实现不同参与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业务对接。如此,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业务状况便可以更加高效地被感知和监控,资产和资金也能实现更有效的对接,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灵活性,从而实现融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四是嵌入式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探索。IDC认为,未来嵌入式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并渗透进人们生活及产业的不同场景。金融机构需要在由监管机构参与、技术合作方协作的生态中,通过金融服务与场景的接入,实现向开放金融的跨越。嵌入式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需要构建标准化SaaS(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让金融产品更好地嵌入更多行业软件/系统或平台中,以“即服务”模式让金融随需服务更多的场景。

同时,金融机构基于更多、更全面的数据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各方进行更智能、及时且准确的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从而打开新的局面。

一是场景化供应链金融产品更加多样。未来,以供应链场景为切入口,通过场景数字化建设盘活场景资源,以场景化平台为支撑,有效连接线上渠道和线下场景,实现数据打通、业务协同,对于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其在各产业中的渗透率等方面意义重大。二是未来嵌入场景型产品也将是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的主要创新点。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借助于大数据、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技术能有效洞察多级贸易关系及供应链上下游中的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高效地嵌入供应链交易场景,赋能供货商融资及经销商预付款融资,实现金融产品与交易场景之间的深度融合。

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在全球范围内,相当比例的企业将在建设数智供应链方面采取积极行动,并且看到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获得更加可靠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信息。供应链数字化使得大量的底层数据可以被记录、共享与分析,促使供应链数据可得、可信、可用,只有这样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效果才能提升。同时,此前不能判断的风险才可以被判断,从而产生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创新。

第二,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效率。供应链数字化可以实现对全局信息的监控和分析,链上企业可以实时了解供应链运行情况,并为实现共同利益提高协同意愿和协同效率,进而推动协同模式创新。

供应链金融数字生态的建设能有效推动主流的依赖于核心企业贸易关系的融资模式,发展为由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产业企业等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生态圈”,能有效整合并打通金融、科技及产业等多方资源,并实现资金与资产的高效对接。产业方、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的融合发展就是一种推动三方资源共享、平台互通、数据共用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建设及模式创新的方法。

高飞总结,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将朝着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助力供应链金融实现更快速的交易处理、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尤其是在风险评估方面,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提高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金融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二是产业、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产业、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中能有效促进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之间的有效联动,实现供应链金融从链状到网状的跃迁发展,有利于核心企业或金融机构穿透式管理多层级上下游之间的贸易关系,并实现多级供应商融资,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