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底多款超下架”“预计调整后收入将会减半”。继去年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经代渠道、个险渠道也逐渐调整产品费率。

近日,《险企高参》从业内获悉,为全渠道实行“报行合一”,多家保险公司对保险经代渠道、个险渠道产品费率进行调整,其中,部分经代渠道产品佣金费率下调超30%,个险渠道下调2%-3%。

有机构高管告诉《险企高参》,近期已向监管递交个险渠道“报行合一”相关材料。这或许意味着,个险渠道的“报行合一”大幕即将掀起。

业内人士认为,全渠道“报行合一”有助于降低险企负债成本。虽然短时间内行业会迎来阵痛,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但随着“报行合一”的持续跟进,佣金费率的下调对险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费率或减半,

经代渠道多个保险产品下架

“当前已经有一些储蓄型保险产品下架了,下一步是重新签协议,再重新上架。”

去年8月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一个月后分窗口指导银保渠道落实“报行合一”。同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部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直指“开门红”诸多乱象,要求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银保渠道逐渐落实“报行合一”后,近日,《险企高参》发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司局也在抓紧推动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经代渠道的寿险产品迎来集中调整,一大批保险产品面临下架、重新拟定新协议。

虽然目前还未有明确方案,但据多家保险经代公司人士透露,预计下调的公司不在少数,且佣金费率大部分下调30%,调整幅度较大的产品甚至减半。“具体方案还没有确定下来,但有部分产品已经下架了,预计会在3月底或4月初基本上完成调整。”

另一位保险经纪公司人士表示,“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更新下架了,下一步是重新签协议,再重新上架”。

“团队流失严重”“保费不尽人意”,这是自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大多数险企人士的共同想法。和银保渠道一样,改革必定伴随着阵痛,经代渠道低费率的产品可能会减少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保费收入也会有一段时间停滞。

近期,A股5家上市险企前2月保费数据出炉。据统计,A股5家上市险企共取得原保费收入7472.09亿元,同比下降1.38%。寿险方面,仅中国人寿实现正增长,增速为2.8%。平安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1338.4亿元,同比增长-1.1%;太保寿险实现原保费收入632.7亿元,同比增长-9.3%;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395.9亿元、412.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59%、-16.77%。

个险佣金下调大幕已掀起?

平安寿险个险代理人数量锐减两成

随之而来的还有个险渠道佣金费率也在降低。据今日保报道,银保渠道方面,2024年首月新单保费同比下降约15%,手续费降幅接近五成;个险渠道方面,个险新单保费提升了16%,而与个险高度相关的佣金支出却同比下降超过5%。

据此《险企高参》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代理人,和银保渠道、经代渠道绝大部分下调30%的佣金费率不一样的是,个险渠道佣金费率大多下调2%-3%。“由于公司不同、产品不同,调整的幅度也不太一样,下调幅度大的大多是之前佣金比较高的产品。”一家中型险企保险代理人表示。

近些年,人身险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险企业务扩张、费用管理普遍粗放,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监管此次全渠道实现“报行合一”的要求,正是严控险企费差损、利差损风险的有力做法。

业内人士认为,全渠道“报行合一”有助于降低险企负债成本。虽然短时间内行业会迎来阵痛,险企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但随着“报行合一”的持续跟进,佣金费率的下调对险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数据上看,个险渠道在2024年首月的表现喜人。近年来,各大险企都在降本增效,保险代理人队伍大幅度缩减中国平安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其代理人数量仍在下滑,截至2023年末,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月均代理人数量为35.6万人,同比下降26%;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为34.7万人,同比下降22%。

代理人渠道方面,平安寿险人均产能和人均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3年中国平安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

这些数据均已表明,尽管保险代理人的数量在大幅度减少,但是随着清虚提质,代理人的人均产能得到了改善,未来有望迎来量稳质升的发展阶段。

来源:险企高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