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消息,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日本1月增持1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531亿美元,继续为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1月减持186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977亿美元,是自去年11月起连续2个月加仓后首次减仓。英国1月减持2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35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1月从五个月高点回落,比利时持仓也大幅下降。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持仓减少186亿美元至7,977亿美元。比利时持仓减少213亿美元至2,931亿美元。最大的海外持有者日本1月持仓增加149亿美元至1.15万亿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3月8日表示,自己仍希望访问中国,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路透社上月报道称,两名消息人士曾告诉该媒体,美国财政部官员代表团计划在今年2月访问中国,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随后访华做准备。不过,路透社最新报道声称,该计划是在美国宣称发现“中国气球”之前,该事件也促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取消了原定于上周展开的访华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美债持有国,若中国决定抛售数额高达8,000亿美元的美国债务,甚至将其全部赎回后转换为黄金储备,必将促使诸多贸易合作伙伴对美国债券持有的态度发生转变,可能导致美国金融业与货币地位遭受重大冲击。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如果发生兑付危机,将优先偿还中国债务,这是担心中国继续减持美债吗。

对于耶伦女士及其领导的美国财政部来说,当前最为头疼的恐怕并非中国具体的减持数额,而是美联储的量化紧缩进程。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全球最大的美债持有者实际是美联储自身,其持有的美债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近两来,美联储几乎没有间断地在实施缩表,仅在去年美国银行业遭遇连锁危机期间短暂扩表三周,其余时间均在持续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自去年3月至今年3月初,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锐减1.2万亿美元,由峰值时期的8.733万亿美元降至7.538万亿美元。

耶伦访华的目的大概率是中美经济合作,希望中国购买美债或加大廉价商品输美,缓解美国的财政危机并削减通胀。但结合近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劣行,中方不但没有让步还反将一军,近日中国央行抛售了186亿美债,并增持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2万盎司,这已是中国央行连续15个月增持黄金。不论是出于投资需要还是避险考虑,中国央行的做法都对美债的销售给予了一定打击。

不久前,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出席了美国智库线上研讨会。伯恩斯针对中美关系当众大放厥词。伯恩斯公开声称,未来10年内,中美两国将会仍然进行持续性的激烈竞争。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林剑明确表示,“中方一向认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我们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反对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反对美方以人权、价值观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反对美方打着竞争的旗号限制中国正当发展权利。”

虽然伯恩斯的言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出于对国际政治的考量,但其背后的政治倾向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表面上他似乎是在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实质上却可能会使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甚至导致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总的来说,伯恩斯的言论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也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需要保持镇定和理性,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2024年对中美关系而言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尽管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共识,但美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表现引发了中方的警惕。美国不仅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挑衅举动,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关系,还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频频发声,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方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领土主权,不会被外部势力所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中国曾连续两个月加仓,分别在去年11月、12月增持124亿、343亿美债,那个时候正是中美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也实现了一次举世瞩目的旧金山会晤。如今中国结束对美债“两连增”,转而继续抛售美债,说明外界对美债的预期普遍不高,降低手中的美债持有量,也是规避风险的一种选择。也可以看做中美关系的一个“晴雨表”,眼下中方继续抛售美债,也说明近段时间随着美国加码打压中企、设法在芯片制造、工业生产等多领域围堵中国,严重损害了中美之间的互信。

如果说去年“2连增”是基于中美关系可能回温进行的“战术性投资”,那么中国维持长期减持美债的趋势,某种角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中美关系预期的一个风向标,即有向好趋势时少量增持,反之则继续维持长期减持,降低中美关系某一天走入死胡同时的损失。因为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西方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的做法,使得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最真实的嘴脸,也看清楚了美债并非只有投资属性,还可能会成为被威胁的武器,因此中国从2022年开始维持长期减持美债的趋势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在努力与世界和平共处,希望通过合理竞争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但美方的连环打压策略,显然是想要将竞争引向一条死路。中美之间,似乎总是在一条看不见的界线上踩着钢丝。双方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如今,全球化时代下的这场博弈愈发复杂。美国在科技和贸易上的紧张情绪透露出一种焦虑,而中国则更加强调自给自足和多元化的贸易伙伴。美国的策略看似是在保护自己的经济和安全,但实际上可能正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