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私人火箭公司和电动车品牌,大众自然会想到马斯克。其实,另外一个世界首富贝佐斯,也有进军航天发射的雄伟计划,在新能源车领域,贝佐斯也向马斯克发起了挑战。两位全球首富,从太空到地球,开始全方位的正面竞争。

不过,贝佐斯在航天领域的商业思维确实不如马斯克,他的战略规划也出现了问题,在 Blue Origin 与 ULA 合作之后,贝佐斯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要接济 ULA 里的老盟友们。2016年,贝佐斯发布了一个"大型可重复使用的轨道火箭"计划,目标是让上百万人能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矛头直指马斯克的"星际运输系统",这让马斯克倍感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给 SpaceX 创建了一个"星链计划",打算把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野心相当不小;无独有偶,贝佐斯也马上提出一个"卫星发射计划",计划发射3236颗宽带通信卫星至近地轨道,为偏远地区打造高速度的互联网。

世界上虽然没有永远的敌人,但会存在永远的敌对思维。敌人通常是按照立场和利益来划分的,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敌对思维往往是三观问题,很难通过利益调和达成一致,马斯克和贝佐斯正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6月1日,贝佐斯出席了美国知名科技网站 Recode 举行的一次会议,谈到了有关太空探索的问题,当被问到他和马斯克的区别时,贝佐斯回答:"埃隆在很多方面跟我志同道合。"后来贝佐斯话锋一转,说两人的动机不一样:他只是想去火星上看一看,而马斯克却是一种执念。

的确,在有关人类开拓外星的问题上,贝佐斯和马斯克的想法完全不同,贝佐斯认为与其移居到火星这块不毛之地,不如把宝贵的资源和精力用在研究零重力和太阳能上面,将地球改造得更好不行吗?这也成为两个人敌对思维的核心分歧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 SpaceX 和 Blue Origin 的现有技术和成就来看,马斯克更胜一筹,但是贝佐斯拥有雄厚的资本去打一场持久战。2020年,马斯克身价超过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跻身世界第三大富豪,而贝佐斯仍然排在他之上,这也加重了两个人之间的火药味。有意思的是,马斯克和贝佐斯不仅在太空领域争霸,在地面上也没有闲着。

最近几年,亚马逊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频频出手,不断向特斯拉发出挑战,马斯克也曾经愤怒地指责贝佐斯抄袭。如今,亚马逊斥资5亿美元投资了电动皮卡新创业公司 Rivian ,成为特斯拉皮卡项目上的重要竞争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马逊在收购 Zoox (来自硅谷的神秘无人车初创公司)之后,每年还会投入20亿美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有分析师认为,一旦 Zoox 的现有技术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就能开发出更高效的配送网络,这将为亚马逊每年节约200亿美元的物流成本。

目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仍然为辅助自动驾驶,虽然马斯克多次承诺要尽快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这让马斯克的"百万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受到严重的挫伤,他不仅拿不到监管部门的批准,也无法让用户相信这些汽车真的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路段。安全,永远是特斯拉首要解决的问题。相比之下,贝佐斯布局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则没有这些风险,这给了亚马逊弯道超车特斯拉的机会。如果贝佐斯率先拿到了出租车商业运营许可,那么特斯拉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马斯克的太空事业和地面事业,已经不可避免地和贝佐斯正面相撞了,这将是一场漫长的争斗。因为他们竞争的赛道很长,不管是太空探索还是自动驾驶业务,都是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领域,只要不出现严重失误,双方都能顺利地占领足够大的市场,获得足够多的回报,尤其是在太空领域,美国政府为了避免一家独大也会采取平衡之术。另外,两家竞争日益走向白热化,会强化在各自领域的头部地位,正应了"老大和老二打架把老三打没了"的定律,反而更不容易直接消灭对方。因此,马斯克和贝佐斯的太空地面大战,鹿死谁手难以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马斯克来说,只要有贝佐斯在, SpaceX 就不是唯一有发展潜力的私人航空公司,特斯拉也不是唯一发力新能源的汽车公司,当然这种挑战也会促使特斯拉在危机感中不断完善。

抛开竞争关系不谈,马斯克和贝佐斯都敢吃螃蟹的人,所以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对方。曾经有人问过马斯克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就能让对方的公司消失,你会按吗?马斯克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不会按下的,因为他和贝佐斯都是为人类的利益而推进航天事业的。同样,当人们问贝佐斯如何看待 SpaceX 这些竞争者时,他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成功。当然,这些都是发表在公众场合的面子话,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对一个志向高远的创业者来说,能够在深耕的赛道里遇到强劲的对手,也是一件幸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