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看到的这张些照片,正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此刻他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痩骨嶙峋。是什么让这位乐观豪迈的伟人,变得如此消瘦和疲惫?这张照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1930年11月到1934年10月,蒋介石动用大批军队,五次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在前四次中取得了胜利。蒋介石对失败感到愤怒,不顾中国正面临日寇入侵华北的巨大威胁,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随后他再次调集重兵,准备第五次“围剿”,同时中央苏区内部出现了路线斗争。以王明、博古为首的一些人,坚持“左”倾路线,对失败没有任何反思,而毛主席也在此时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使得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局面,红军经历了巨大牺牲和困难。中央苏区的领地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不得不放弃瑞金根据地。

那么此刻毛主席是作何反应,又是怎样决策的?

你现在看到的是毛主席罕见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一脸疲惫衣衫破烂、痩骨嶙峋,让人十分心疼,1934年红军身陷困境,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挺身而出:现在只有突围一条路能走。敌人在西方势力薄弱,向西突围是最佳方案!

在他的提议下,八万六千名红军将士向西转移,开始了长征。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捕,红军翻越陡峭的山脉,穿越茂密的森林,每一步都充满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6月,他们来到四川夹金山,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堪比一座巨大屏障,挡在了红军面前。

当时的红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物,缺氧问题尤为严重,加上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将士们一个个倒下了。

此刻毛主席也与普通战士一样,顶着严寒和缺氧前行。正是他的以身作则,激励着全军士气。可随后长征途中最大的挑战来了。

那当时发生了什么,毛主席经历了什么呢?

这是毛主席在1934年长征时,留下的真实照片,照片中的他十分憔悴,看着无精打采,没有一点力气。说到长征途中最大的困难,那就是极度缺粮。为了填饱肚子,战士只能用皮带、草皮这些食物来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毛主席实在看不下去,他牵来了心爱的马匹,对警卫员说:把它杀了,让大家吃顿饱饭。警卫员听后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匹马,跟随毛主席从瑞金走到赤水,从雪山走到草地。

不过毛主席心意已决,警卫员只能执行,在炊事班简单处理后,战士们吃上了马肉,毛主席格外欣慰

此外在长征途中,主席还遇到了许多穷苦百姓,每天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是在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下,毛主席如照片上那样异常消瘦。

可这位伟大的领袖并没有一蹶不振。相反在长征途中,毛主席不畏艰难,用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全军,书写出了中国红军的奇迹。向毛主席致敬!

关于毛主席,大家还有何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_共产党员网》

《红军过雪山草地启示--党史频道-人民网》

《毛泽东谈长征-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