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宇通为代表的郑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昨日,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重点发展20条产业链。其中,新质生产力涉及算力、元宇宙、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以及计算终端、传感器、氢燃料电池、卫星、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也涌现出一批代表企业和项目。

元宇宙

郑州工商登记从事元宇宙业务的企业约200家,元宇宙业务规模约300亿元,90%企业从事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数字场馆、文旅等元宇宙场景搭建业务,核心企业有115家,拥有众诚信息、捷安高科等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近两年,我市招引了40余家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期入驻鲲鹏软件小镇、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两个成熟园区。去年我市又专门出台了《郑州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算力

郑州拥有中部地区一流的算力设施,有数据中心38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5个。算力规模约6000P,算力规模和峰值计算能力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建成的360中原智算中心已经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算力中心,超聚变、昆仑、浪潮、紫光、数字马力等一批重点企业进驻,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打造“中部第一张”城市算力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郑州算力发展综合评价居全国所有城市第14位。

人工智能

郑州市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现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158家。从产业来说,以“人工智能+”汽车,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例,郑州建成目前国内首条商业化自动驾驶公交线、行业首个无人场站、行业先进功能全面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中心,在产品研发、示范运营及产业链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郑州智能网联车辆累计运营超200万公里,运送旅客100万人次。目前的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有宇通客车、海尔热水器工厂、阿帕斯、科大讯飞、新华三等。

量子科技

去年8月,中原量子谷启动建设,这是国内首个以“量子谷”为名的平台。目前,首批入驻中原量子谷的有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激光制造研究所、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等研究院所,以及国科量子、科大国盾量子、长江量子等相关企业。

计算终端

郑州市最近几年分别培育引进了浪潮、长城、紫光、新华三、超聚变等大企业,这些企业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650万台计算终端(PC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的能力。

“郑州看传感谷,传感谷看郑州”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郑州市连续5次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培育集聚了传感器相关企业将近5000家,产业规模约300亿元,行业首个线上商城“传感生态圈”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涵盖2万多个产品。汉威科技作为信息传感器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5%;新天科技的智能水表及系统常年占据国内市场第一。郑州已打造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电网、环境监测、轨道交通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产业空间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超硬材料

“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三磨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被称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黄埔军校”。郑州还培育了华晶、富耐克、四方达、博特、郑钻、豫星微钻等在各专业领域排名国内前列的超硬材料企业,成为国内超硬材料及制品企业高集聚区域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产业基地”、“超硬材料及制品区域特色国家高技术产业链”建设基地核心区域。

此外,在氢燃料电池应用方面,郑州已经建成25座加氢站,在客车、轻卡、环卫、重卡等领域示范推广应用了13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在卫星产业方面,郑州拥有一批研发平台,规划建设一大批航空航天卫星高质量项目,拥有中电科27所、中科光启等多家卫星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在无人机产业链上,郑州有3家无人机整机生产企业,以及一批相关领域的关键核心企业。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