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新征程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敏锐察觉到战略方向调整的“突破点”,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绘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蓝图,坚持向新而行,争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与时俱进悟心得,塑造“新质化”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党员干部“新质化”,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创新性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中国经济环境的角度与全球竞争态势的高度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中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精神内核,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地制宜谋巧思,锻炼“新质化”本领。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对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党员干部要发挥思维活跃、吸收能力强的优势,争分夺秒加快知识更新,深入钻研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要主动拥抱数字科技、融合文旅等前沿热点,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久久为功体民情,弘扬“新质化”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党员干部应主动担当、主动靠前,深入基层、直插一线,从群众的“真知灼见”中洞察“民生所需”,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增进“躬耕之能”,努力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直面民声民情,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更应秉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态度,驰而不息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红果街道段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