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一点多,打开我们“湛家”微信群,父亲发了一句语音,听前面很平常,最后两个字,猛地戳痛了我的心,瞬间泪奔,大哭了一场。

我父母亲只有三个女儿,我老大,下面是两个妹妹;

我生了一个儿子;大妹生了一女一儿;小妹一个儿子。父母的孙辈,三男一女。

我们家有个微信群,群成员就是父母、我们姐妹仨、外加三个小家伙。

因为大妹的二宝还只有八岁,没给他买手机,所以,群里没有他。

这个家庭群叫“湛家屋里”,原本是想把父母的女婿们也加进来的,但纠结了好久,觉得女婿们还是回避一下好,比如,某个亲家妈妈过生日,我们会在群里讨论一下上多少礼,这样的事情,是不能让女婿们知道的。

我和大妹都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小妹是八十年代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妹

小妹是超生来的。当年,我妈满以为小妹是个男孩,东躲西藏把她生下来,又是个女孩,亲戚们都劝我妈把小妹送人,或者跟村里另一户生了三个儿子的换。我妈没舍得,把她带大了,幸亏没送人,小妹长大后,是我们三姐妹中最漂亮,也是最孝顺的。读书虽然不发奋,但她天资聪颖,成绩好,考中专跳出了农门。

我和小妹有几分相似,但与大妹就像两个娘生的。

大妹个子高,读小学就一米六了,从小男孩子打扮,有些新来的乡干部都以为我妈儿女双全,对我妈坚决要生三胎无法理解。那时候,大妹因为长得快,村里人都说:“长大了去打篮球”,而实际上,大妹根本不喜欢打篮球,她是家里的“主劳力”。那时候,爸爸在长沙干活,赚钱养家,家里的农活就全部丢给了妈妈和大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妹结婚后就有女人味了

我个子小,刚出生才一斤多体重,还没奶水喝,没有人相信,我能够被养活。

还好,我有个很耐心的爷爷,用米浆把我养活了。

稍微大一点,爷爷就给我喂饭,他先把饭放自己口里嚼碎嚼烂,再吐出来给我吃。我妈说,每当爷爷喂我饭的时候,她就赶紧出去回避,她说看见了真的会呕吐的。但我妈很孝顺,大人说话做事,她从来不讲反对话,爷爷要那样喂我饭,我妈也只能由着他。如果放到现在,只怕是连带都不会让爷爷带孙了。

我三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爷爷去世时候还没满花甲。

我爷爷年轻时候是一位私塾先生,教古文,教历史,还教算术。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爷爷熟记于心。我出生开始,爷爷就教我认字,三岁的时候,已经能认一千多字了。所以,从小,我在家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读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

读书人是不能干粗活的。于是,爸妈从来不让我干家务,更不让我干农活。

大妹出生时候,因为个子大,哭声嘹亮,爷爷就说“这是个挖耙头的”。为此,大妹一直对爷爷耿耿于怀。

爷爷去世的时候,大妹才一岁多。

因为爷爷没有赞好,所以,大妹读书比我和小妹都要差一点,但也读到了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自己放弃了,早恋,不愿意考。当时,大妹读书的班上有个男孩,跟大妹“结拜兄弟”,一起桃园三结义了两年多,快毕业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我大妹是个男孩,于是,就开始追求。大妹如今四十多岁了,她自始至终只谈过一次恋爱,那个男孩就是我妹夫。

大妹的女儿出生了,我还没找到男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甥女外甥婿小外孙女

我可能还是遗传了爷爷吧,读书还可以,小学初中都是学霸,高中也不差。高中时候,我最擅长的是数学和物理,学的理科,大学考的工科。当年,我在湘阴一中219班,一直当数学课代表,数学成绩绝对是杠杠的了。

以上讲了这么多,不是废话哦。我真正要说的是我的父亲。

大家想想,一个农村家庭,三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中专,需要多少钱养家?那时候,村里的孩子都只读了小学就不读了,出去打工。我记得有个我喊三伯的人,劝我父亲:“妹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赶紧不要读了,我女儿打工的饭店正在招人,让他们去当服务员多好。”

父亲说:“读得进就要读,读不进了,再去打工。”三伯的在饭店当服务员的女儿听了后,偷偷哭肿了眼睛。那个女孩的成绩在班上排前五,考中专可能分不到指标,但考湘阴一中是绝对稳妥妥的。三伯生怕她考取了高中要花钱,初三第一学期就不让她读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妹会画画,诗词歌赋也擅长

我父亲坚决让女儿读书,他自己在长沙拖板车!

父亲每月回来一次,送钱回来,每次回,在家住一两晚,把家里的粗重农活干完,稍微轻点的就留给妈妈。只有双抢和过年能够回来住半个月,一年在家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两个月,其余的时间,天天在拖板车。

我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亲眼看到过父亲拖板车,拖一车书,堆成山的书,拖到定王台,上坡的时候,怎么也拖不动了。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拖不动,也不能停,一旦停了,板车倒退,后果不堪设想。可实在拖不动怎么办?这里就衍生了另一种职业——推车人。推车人守在上坡段,看到拖不动的板车,上前帮忙搭把力。板车拖上了坡,拖车人会给推车人一两块钱的工钱。

父亲曾经结交过一位推车人的朋友。那位推车人比父亲大十多岁,推车卖力气的钱,送儿女读了大学、研究生,他的儿子是博士,当了大学教授。父亲经常给我们讲推车人的励志故事,父亲坚决要送女儿读书的思维意识,多少也受了推车人的影响。

如今,父母亲都七十多岁了,只要变天,父亲全身上下的骨头都痛,这都是年轻时候过多卖苦力的后遗症。

因为农民是没有退休金的,父母老了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子女赡养。

于是,我们姐妹三人就定了一个规矩:每月发工资日,我们就给父母发赡养费,让他们也感受发工资的味道。

我们的赡养费发得不多,我发一千二,两妹妹一人一千。后来,因为农村电费改为支付宝支付后,每月电费由我付,父亲就坚决要我也只发一千。

每月三千,放在城里,可能连生活都无法维持。

但父母在乡下,自己种菜,自己劈柴煮饭,勤俭节约,一年下来,还能结余一万或两万存款。老人呀,有钱才有安全感。

昨天,我把三月份的赡养费转到父亲的账上,父亲当时没看手机短信提醒,晚上才看到,他在群里给我回复:“鹤子,你打的生活费收到了,我才看手机,才晓得。谢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的一句“谢谢”,猛地戳痛了我的心,我泪如泉涌,当时克制不住,扑在桌子上大哭了好久。

父母抚养我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健康,从来不曾邀过功,我们也从来没有说过“谢谢”;

如今,父母老了,我们无论怎么赡养,都报答不完父母恩,可父亲却对我们说出了“谢谢”。

谢谢,这两个字,有千钧重!我如何受得起?

我赶紧回复父亲“您快不要讲谢谢二字了,我们受了这两个字有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唯愿天下父母长安康,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