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袭前,美驻俄大使馆曾发布公告:警告美国公民,避免在莫斯科举行大型集会,有报道称极端分子拟将发动恐怖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3月22日,在莫斯科近郊的恐怖袭击,无疑是近年来俄罗斯遭遇的最惨重恐袭事件之一。大量无辜平民在此次袭击中不幸丧生或受伤,令人痛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可能已经掌握了相关情报线索。美国驻俄大使馆在袭击前两周3月7日就发布公告,警告俄罗斯将面临极端分子袭击威胁,提醒公民注意安全。这表明美方对即将发生的恐怖行动或多或少有所风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袭击细节来看,极端分子针对的是人流密集的音乐厅,手法极为残忍,不仅开枪射击,还投掷燃烧弹引发大火。显然,他们是蓄意造成大规模伤亡,制造恐慌。

另一个需要重视的细节是,俄方表示4名直接实施袭击的主犯均为外国公民。这暗示着,袭击很可能得到了跨国极端组织的指使和支持。尽管"伊斯兰国"附属媒体在网上宣称负责,但尚未拿出确凿证据,需要进一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从作案手法和嫌疑人国籍看,跨国恐怖组织介入的可能性较大。极端分子特意选在周五晚间人群最密集时下手,也充分展现出他们长期蓄谋、精心策划的痕迹。

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恐怖袭击已经造成143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未成年人。

这起惨剧无疑将给俄罗斯社会带来巨大创伤,并可能影响俄国内政策走向。在反恐和消除动荡隐患、阶层分化等方面,政府需采取更有力的整治措施。同时,俄可能会加大对跨国恐怖势力的军事打击力度,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