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董, 我和老公是高中同学,都是农村长大的,老家离得也不远,所以不管生活习惯还是家庭情况都差不多,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婆婆已经60多岁了,小的时候家里穷,所以婆婆没有上过一天学,婆婆说小时候家里穷,还要过饭,所以现在吃饭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每次回老家给她买的肉,都会冻冰箱,等我们回家的时候才吃,上次从冰箱还翻到两年前的肉肠,已经过期了,不买怕他们在老家不舍得吃,买了他们也是不肯吃,朋友们有什么好方法服自己的父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婆婆帮忙带孩子,早上起地也早,所以早餐都是婆婆做饭,昨天婆婆做饭很符合我的胃口,所以就发了朋友圈,结果全是朋友们的吐槽,都说我家早饭有点寒酸,没眼看,弄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只好把朋友圈删了,估计是农村长大的缘故,我感觉饭菜还挺可口,不至于寒酸吧,真不知道大家平常的早餐都是吃的什么,大家来点评一下,看看我家早餐真的那么见不得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讲一下婆婆做的黄馍,以前婆婆不在这得时候,我们都是买馒头吃,想着做馒头的功夫还不如睡一觉呢,婆婆来了之后是一次馒头没有买过啊, 婆婆说十块钱我能做出十天的馒头了,黄馍就是用玉米面和小麦面粉掺在一起做的馒头,记得小时候做的都是纯玉米面, 小时候的磨面机比较捡漏,所以磨出来的玉米面比较粗,吃的时候还有点拉嗓子,现在的玉米面倒是细了很多,再掺着一半的小麦面粉,做出来感觉还挺香,比光吃馒头还增加了营养,就是婆婆做的馒头比买的大,一个就能吃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还有很普通的红薯,里面确实有着大学问,红薯是婆婆自己种的, 然后放在地窖中,现在有地窖的已经很少了,地窖挖的越深越好,小时候都是爸爸在我身上绑个绳子,我下去捡红薯,不过现在的地窖没以前那么深了,在地窖两边都挖上小洞,踩着就可以下去了,去年冬天全国大范围降温,我们这边最低温度都零下十几度了,但是我婆婆保存的红薯一个都没有冻坏,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确实有很大的学问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婆婆腌的萝卜丝,提前晚上将白萝卜切成细丝,有擦丝器的也可以直接省事,然后放上盐给它杀一下水分,这样口感更脆,挤干水分后,加点盐,生抽,香油,蚝油,白糖,喜欢吃辣椒的朋友可以放一点线椒或者是辣椒油,搅拌均匀之后放入冰箱,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直接吃了,婆婆苦日子过惯了,所以早上不是腌萝卜,就是腌黄瓜,蒜下来的时候就是腌蒜,腌蒜苔,婆婆总说现在菜太贵了,超市一把菠菜还得两块,豆角八九块一斤,吃了就浪费了,早餐随便对付一下就行,所以我们早上很少炒菜,咱就觉得人家过来帮忙看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她做什么我吃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粥就是婆婆万年不变的疙瘩汤了,估计外地人很少喝过这种纯的疙瘩汤,但是我们河南的疙瘩汤是啥都没有,只有面粉和水,盆中先加入半碗面粉,一边倒水一边搅拌, 将面粉搅拌成小疙瘩,这个时候水一定不要较多,要小疙瘩中掺着碎面,这样煮出来的疙瘩汤才会稠稠的,如果水加的多了,下在锅中就会变成大块,搅不开,盛出来之后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放盐和香油, 有时候我就说婆婆,家里有小米和八宝粥,结果婆婆总说我浪费,小米五六块一斤,八宝粥都十块钱一斤了,有那钱还不如给我孙女买个玩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我家的普通早餐,也没有啥技术含量,估计是从小吃到大的原因,我感觉婆婆做的饭菜很符合我的口味,和我们一起住还是丰盛一点的,如果就公婆老两口在家,炒一次菜能吃一天, 有时候农忙了,直接馒头就咸菜,粥都没空熬,其实老人只是穷日子过怕了,省吃俭用剩下来的钱,还是给我们用,一年下来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如果孙女想要玩具,一点都不带犹豫的,我感觉早餐还可以,不至于那么寒碜,大家以为怎么样呢,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