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孕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带娃这件事上,真的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稍有疏忽,后果真的无法估量。

近日的一则新闻:5岁女孩洗澡被烫伤面部严重水肿。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新闻,真是难受。

事情发生在广东东莞,5岁的小婷在洗澡时被一盆滚烫的热水从头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水淋过小婷的面部、躯干及双上肢,小婷当即哇哇大哭。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小婷头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烫伤面积约12%,属Ⅱ度烫伤。

更危险的是,严重烫伤导致了小婷头部肿胀的厉害,嘴唇都外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肿胀加剧,会严重压迫孩子器官,导致窒息。

好在经过紧急救治,水肿稍有好转。

但被严重烫伤的皮肤要愈合、愈合后的疤痕增生也是一大难关。

目前救治团队在尽力减少烫伤带给孩子面容的伤害。

看着新闻里孩子的脸,真的是心痛。

无论如何救治,小女孩的脸也没办法恢复如初了,还有治疗所有承受的痛,也完全不敢想。

很多网友看了新闻,也是惋惜、心痛不已:

“小孩洗澡最基本的常识是先冷水再热水,一个女孩子,以后她怎么办。”

“爹妈全责,判刑,二级烫伤几乎全身了,头还是重点烫伤,这孩子得一辈子痛苦自卑。”

“家长的责任疏忽导致。”

“不是,洗澡的时候怎么一盆滚烫的热水倒下去的,是谁倒的,不试试水温么,做父母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失误呀。”

“这得有多痛,我之前被烫到手一小块,都要痛好几天,现在还有点印迹,何况一个娃,哎只能让更多家长看到多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烫伤的痛,真的痛彻心扉,严重烫伤的疤,更是终身都没办法消散。

所以家长们,请一定一定要细心照顾孩子啊。

洗澡这件很日常的小事,如果不注意,所带来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的。

1岁女童掉进洗澡水被大面积烫伤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孩子在洗澡时被烫伤的事经常发生。

每次都有网友提醒:洗澡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但这些提醒,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注意到。

孕事妈看到过太多的例子,很多宝宝都因为家长忽视了这件事被严重烫伤。

“1岁多女童掉进热水盆,全身40%被烫伤。”

广东清远一名1岁的女宝,因为妈妈放好洗澡水后转身去拿衣服,结果宝宝掉进了热水盆里。

当时妈妈还只放好了热水,还没兑凉。

宝宝被烫得大哭,脚、背部、头部多处被严重烫伤,全身红彤彤,超过40%被烫伤。

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妈妈心都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奶给2岁孙女洗澡,不料孩子掉进开水盆,送到医院就病危。”

陕西西安一名2岁的女宝,在奶奶往洗澡盆里加了热水后就直接躺了进去。

一盆开水直接导致孩子全身40%面积烫伤。

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就给孩子下了病危通知书。

经过20多天的生死搏斗,孩子情况才稳定下来,拆掉了呼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岁宝宝洗澡时掉进开水里,全身72%烫伤,生命一度垂危。”

事发时,妈妈是先把烧好的热水倒进桶里,之后就去厨房接冷水。

结果宝宝在玩耍的时候往后退,没有站稳,就一下子坐进了桶里。

到医院后,宝宝被诊断为特重度烧伤,休克,肺水肿等,生命一度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新闻要列出来还有很多很多。

家长们,这样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带来的后果真的可能非常严重,请一定要多多注意。

只有家长全身心的照顾好孩子,才能将生活中的意外降到最低。

宝宝安全洗澡的6大要点

千万得注意

家长们,给宝宝洗澡有讲究的。

孕事妈今天来详细整理几个要点,希望宝宝们都能安全的洗澡。

第一: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宝宝洗澡时一定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等调好水温后再让宝宝进入浴盆洗澡。

要杜绝意外就得牢记这一点。

太多孩子在家长还没加入冷水的热水盆里烫伤了。

正确做法:

●洗澡时,应该在浴盆里放入5厘米高的温水(不要用手测温,要用手腕或者肘部内侧,要不烫)。

●如果是从水龙头或者水桶加水,要先放冷水,然后缓缓的加入热水,不断搅动看温度计的变化调温度。

●热水器的最高温度不要超过49℃。

●再强调一次,千万、千万不要留孩子一人在水边,不管是冷水还是热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不要直接用花洒淋宝宝

前些年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广东一位1岁大的女宝,因为妈妈直接用花洒给她洗澡,导致二度烫伤,烫伤面积达60%,生命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给宝宝洗澡的过程中烫伤事故不在少数。

所以,在给宝宝洗澡时水温一定要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

在摄氏60度水里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能造成一个婴儿严重烫伤。

正确做法:

●先把水调好后再把宝宝抱进浴室,热水开关、喷淋开关一定要关好,喷头要远离宝宝。

●水龙头还开着的时候先不要将宝宝放到浴盆中。

●试水温可以用水温计,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用手腕来试,不过浇起来的水可能比浴盆里的实际水温更低一点。

第三:不要在洗澡时开着浴霸

现在很多家庭都已经改用了暖风机,但也有不少家庭还是选择的浴霸,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冬天洗澡,不要给宝宝开浴霸。

之前有一位妈妈在宝宝洗澡时,为了让浴室不太冷,就一直开着浴霸,保持浴室温度。但后来几天,宝宝就不停揉眼睛。

家里人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结论是:黄斑病变性失明,是因为受到了强光的刺激。原来,洗澡的时候,脸朝上的宝宝,一直盯着明亮的浴霸看,娇嫩的眼角膜和结膜表层遭到了强光伤害,影响了视力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做法:

●不要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开浴霸。浴霸发出高能量光线,会对仰面朝上洗澡的婴儿视网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可以在洗澡前利用浴霸让浴室温度上升到25度左右,然后关掉浴霸,再抱宝宝进来洗澡。

第四:做好防滑措施

浴室有时候真的很滑,很滑,很滑,大人有时候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摔倒,更何况是本身自我控制和身体协调能力很差的宝宝,一旦离开大人抱扶,宝宝很容易滑倒。

正确做法:

●可以在澡盆底部放一块毛巾减少滑倒,但最重要的是,提前就把准备物品放到触手可及的地方,千万千万不要在洗澡过程中放开孩子去拿东西,哪怕是百米冲刺也不行。

●在浴室里铺上防滑地垫。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把宝宝放在床上,还是沙发上、平台上,一定要放在比较靠近中间的地方,不能放在边缘区域,以防宝宝摔伤。

第五:做好保暖措施

天热感冒的几率比天冷时要少,但也要注意,如果洗完澡就带孩子进入空调房,一定要及时擦干孩子的身体,再穿上衣服,天气冷了就更要注意。

正确做法:

●给宝宝洗澡,可以洗完头擦干后,再洗身上。

●洗头的时候,先拿大浴巾把宝宝的手和身体整个包上,防止宝宝抓妈妈的头发,洗完马上擦干宝宝头部,就不容易受凉感冒。

●洗头用小盆,洗身上,再换大浴盆,简单擦拭就可以了。

●宝宝出水后马上用大浴巾包裹,用大浴巾裹干宝宝,不要用小毛巾一点点的擦。

●浴室温度不能低于25℃,水温要控制在40℃,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永远不要在宝宝洗澡时中途离开

只要5cm水深,只要2分钟时间,就足以导致儿童溺亡。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独留孩子在浴室。

浙江宁波就发生过一起悲剧,一位妈妈在宝宝洗澡中途时离开去接电话,也就耽搁了两三分钟。

等她返回时,宝宝已经泡在水里,怎么叫也叫不应了。

最终孩子因为缺氧太久了,抢救不回来了。(名城新闻)

湖南长沙一名妈妈,用塑胶水桶给1岁半的儿子游游(化名)洗澡,洗完澡后一家人就在客厅休息闲聊。

聊着聊着,她突然意识后刚刚儿子洗澡的水还没倒,就返回浴室去倒水。

等她回去时,宝宝已经头朝下正泡在水桶中。

虽然经过急救后紧急送医,但由于孩子溺水较重,或将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新闻来源:红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悲剧很多很多,所以一定要注意。

正确做法:

●千万不要把6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浴室中,哪怕是一小会儿也不行。

●不要让12岁以下的孩子,代替家长照看宝宝洗澡。

●如果非得离开浴室去接电话或者去开门,那就把孩子用浴巾一裹,抱着他一起去。

●水桶不用了,要把水倒掉,把桶倒扣过来放。

●马桶用完后,要把马桶盖子盖好。

●不用浴室的时候,最好用插销锁上浴室门。普通的锁可能会让宝宝把自己反锁在浴室里,有的“好奇宝宝”会爬到没有水的浴缸里,打开水龙头,导致溺水。

最后要说的是:洗澡是件小事,但会接触滚烫的热水、淹没婴儿的积水、湿滑的地面、刺眼的光源,这些可能给宝宝带来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疏忽发生的意外,可能导致烫伤、溺水、摔伤等后果,所以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任何时候,安全第一,愿所有宝宝都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