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萧景墓石刻沿栖霞大道东行,过甘家巷路口二十余米后,有一个右拐的岔道,穿过铁路涵洞,前行不远便汇入友谊路,右转往西南方向。几百米后转过一个缓缓的左弯,稍倾遇一向左后方急拐的弯路,路口电线杆上挂有一块潦草的路标,示意“郎博家具厂”左拐。

这就是辛卯春,也就是2011年清明时节,寻找陈文帝永宁陵时自驾路书记下的重要标记。

小路走到尽头,有一片很大的水泥地,不敢相信它是停车场,下车一看,北侧山坡上密密麻麻尽是墓碑,原来是座名为“万安”的公墓。

此时,恰遇一位先生从此路过,上前打听,先生向南一指,说就在下面的洼地里。

果不其然,从停车场南行不几步,便望见洼地里的石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按照资料里所说,永宁陵墓南向的话,那么墓室就应该在北山坡万安公墓的那片区域了。

选这个地方作公墓,真是好风水,帝王级别的。

陵前现仅存天禄、麒麟两尊神兽,皆为雄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禄居东,第一眼看上去,最显眼的是脖颈一周的酱黑色,恰似套上了一条围脖,显然是粘合修复时留下的痕迹。右足前迈,头顶双角虽残,但可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麟居西,保存状况好于天禄,左足前迈,独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盆般的大口,夸张地向上翘起的足爪,所谓“张牙舞爪”,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䘵

这对石兽,无论神态、纹饰还是雕工以及保存状况,均堪称南京南朝石刻之翘楚。

从造型上来说,这对石兽有些夸张,最明显的头部比例偏大,乍看上去,跟小时候经常看到街上跳“大头舞”所用的“大头娃娃”面具很有一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䘵

羽翼纹饰的处理与我们此行看到的大多数石兽也不同,别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麟

陈蒨(公元522-566年),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之侄,陈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七年,颇有建树,乃一有为之君。

此陵亦有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一说,朱偰先生便如此认为。

在笔者到访两年后的2013年,距这两尊石兽西北不远处,发现两座规模达到南朝帝王级别的大型砖室墓葬,墓中出土了“羽人戏虎”和“竹林七贤”砖拼壁画以及铭文纪年砖。经考古分析,该两墓葬墓主极有可能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生母丁贵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羽人戏虎”砖雕拼接壁画,笔者2017年2月26日摄于南京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林七贤”砖雕拼接壁画局部,笔者2017年2月26日摄于南京博物院

一晃儿,发现墓室也已过去了十多年,不知现今墓主说法有变乎?

当然,依我说,究竟是谁的陵墓并不重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才是最最要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于201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