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央视举办的“315晚会”都会受到热捧,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看这个晚会,就是因为晚会的内容和大众息息相关。在历年来的315晚会上,镜头总能聚焦到食品安全问题,一些有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会被点名、曝光,这足以让那些在食品安全上做手脚的商家无处遁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绝不容许有丝毫疏忽。从几年前315揭露的瘦肉精羊肉,没有核桃的核桃饮料和土坑酸菜;到去年添加香精的“泰国香米”,再到今年令人震惊的用糟头肉制作的梅菜扣肉,骨泥淀粉肠……

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商家而言,315无疑是胆战心惊的一天。这些不良生产者都终将受到应有惩罚,而对这些问题食品,消费者必将唾弃万分。

其实,那些没有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应该被消费者了解,比如有很多深受青睐的小吃,都是“科技与狠活”,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4种小吃,再便宜也别吃了,看完记得告诉家里人。

1、 辣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辣条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它味道辣香,香咸甜味还混合着油脂的脂香味儿,越吃越想吃!加之辣条价格也很便宜,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辣条自由”。但您知道吗?辣条可是一种充满“科技与狠活”的小吃。

制作辣条的小作坊生产环境令人堪忧,即便是有些名气的辣条,添加剂也是肉眼可见的多!看看辣条的配料表,阿斯巴甜、甜蜜素、谷氨酸钠、碳酸氢钠、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山梨酸,脱氢乙酸钠等等都赫然在列。看着让人一头雾水,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让人疑惑了,咱们吃的这是个啥?劝您还是别吃了,尤其是别再给孩子吃了!

2、 麻辣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辣烫是很多人钟爱的小吃,酸菜味、麻辣牛油味、番茄味、骨汤味,各色底汤整得挺全乎的,一碗鲜香的麻辣烫下肚,真舒服!

街边的麻辣烫人人吃得起,花不了多少就吃得饱饱的。但您想,人家哪有时间给咱熬制高汤呀?“一滴香”、“肉香王”等黑科技分分钟就能做出浓香的底汤了。白色的浓汤看着就让人垂涎,可您仔细想想,这骨头汤又是怎么熬制出来的呢?怎么咱在家怎么都熬不出这种效果呢?业内人士透露,即使你不会做饭,也不需要烹饪技巧,只要加入几滴“三花淡奶”就搞定了。这样的麻辣烫咱还能放心吃吗?提醒您不要贪嘴了。

3、 螺蛳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螺蛳粉,是近年来火到出圈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螺蛳粉臭从何来?螺蛳粉的臭味主要来源于其中的酸笋。酸笋,是通过将新鲜竹笋浸泡在水中,让其发酵半个月左右制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竹笋中的糖类和蛋白质会转化为氨基酸和有机酸,包括对甲苯酚等物质,这些都会产生臭味。虽然酸笋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臭味,但在食用时,其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和其他配菜的风味混合,会带来一种特殊的鲜香味,这就是螺蛳粉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的原因。

可如今,很多螺蛳粉却走了味儿,它的臭味不再是自然发酵而来的了,而是用到了“科技与狠活”:增臭剂。让很多人“臭上头”的螺蛳粉,被曝使用增臭剂,也就是说消费者手中的螺蛳粉,并非臭得原汁原味了。不良商家宣称,这种增臭剂够臭够味,快速加餐!添加剂被无底线地添加到食物里,对身体没啥好处,不敢再吃了。

4、 奶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奶茶来说,这个看似简单却拥有独特的口感的饮品,早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在一次对奶茶的测试中,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检测指出奶茶样品未检出蛋白质含量。翻译一下就是:奶茶里一滴奶都没有。满满的科技与狠活呀,说奶茶是垃圾食品,没人反驳了吧?

大多数奶茶里面的“奶”都是奶精,果汁也不是鲜榨的,多是用香精、色素、甜味剂、稳定剂和增稠剂等人工合成的。难怪这样的奶茶喝起来滋味十足,但感觉越喝越渴,还有些齁嗓子。所以这样的奶茶还是告诉家人不要再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吃,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它就地取材,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特色小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味道,也展现了当地的文化,不过添加了“科技与狠活”的4种小吃,还是要告诉家人,别再贪便宜买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