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给了我们警示,像歼-6、歼-7这样的老战机,退役后一定要保存好!

近期,俄军对滑翔制导炸弹的运用愈发娴熟,单日投掷量不断攀升,刷新纪录。比如在不久前的阿夫杰耶夫卡战役中,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单日投掷的滑翔制导炸弹数量惊人,竟然突破了100枚大关,与之相比,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炸弹重达半吨,即便未爆炸,落地后也能砸出一个大坑,能给乌军带来不小的压力。乌军在这种强大威力面前显得颇为狼狈,除了坚固的永备防空洞,几乎没有什么能抵挡这种滑翔制导炸弹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俄军在取得显著战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乌军战报显示,在短短半个多月内,就有十多架苏-34被击落。当然,乌军的战报不能全信,但不可否认的是,乌军将“爱国者”导弹靠近前线部署的战术,确实给俄空天军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在网上出主意,建议俄军调整投弹策略,先以超低空姿态逼近目标,随后在射程内迅速攀升至万米高空执行仰角投掷,并迅速降回超低空,然后再撤离。这一方法可以确保炸弹射程,同时缩短在乌军“爱国者”雷达下的暴露时间。毕竟“爱国者”导弹发射后依赖制导雷达指引,一旦飞机迅速遁入地平线以下,雷达失去追踪,导弹也自然失去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个战术或许忽视了地球的曲率效应。实际上,地平线视距与海拔高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飞机在100米高度时,地面雷达35公里外便能察觉,而若高度升至200米,50公里外的雷达也能发现。

俄军的滑翔制导炸弹必须要在万米高空亚音速投放时,才能达到270公里的最大射程。若在一两百米的低空上仰投放,其滑翔距离将大打折扣,远不足以击中目标。即便爬升至数千米高空上仰投放,虽射程得以保障,但爬升与下降过程中暴露给“爱国者”雷达的时间足以使其锁定并击中飞机,所以这一战术在实际操作中似乎并不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俄军要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在滑翔制导炸弹尾部安装火箭推进器,把它发射到万米高空,然后再靠弹头滑行;另一个是用苏-57挂载升到高空上去。这两种方式虽然能做到,但是效费比太低。

其实,最廉价的是使用老式战机升空投掷。俄军目前库存了大批的苏-24,其航程与载弹量均与苏-34相近,能够成为投掷滑翔制导炸弹的理想选择,理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俄军还拥有数十架米格-29SMT,每架可挂载两枚500公斤的滑翔制导炸弹,作战半径同样出色。米格-31亦是如此,同样能够挂载这种滑翔制导炸弹。这些飞机目前闲置,何不将其投入使用,充当投弹利器?

这些战机可以在乌克兰防空导弹防区外绕行一圈以加速,然后沿着切线方向投掷炸弹,接下来,便完全依赖炸弹自身的制导能力。要是俄军有改装能力,把这些老旧战机变成无人机,把飞行员座舱去掉,安装上集成化无人驾驶系统,那就更厉害了,飞行员都不要驾驶飞机升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也有这样的老式战机,比如歼6、歼7和歼8。其中前两款战机生产的数量最多,加到一块算上出口的接近10000多架。目前中国大约有3000架库存的歼6和1300多架歼-7,这些飞机虽然老旧,但是飞行还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6改成无人机的话载弹量能达到1吨,歼7就更猛了能达到4吨,歼轰7版本能达到6.5吨,挂10枚500公斤滑翔炸弹完全没问题。这两款飞机不开加力就能飞到亚音速,在1.5万米高空释放滑翔炸弹,让炸弹飞个300公里完全没问题,这比用远程制导火箭弹便宜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算一笔账,歼轰7加上外挂油箱可以装3600公斤航空煤油,大约是5000元一吨,加满油才1.6万元。因为不用飞的很远,只要升空到1.5万米然后提到亚音速就可以。加满一次油起码可以起降3次,每次挂十枚炸弹,总计就能发射出去30枚。一枚炸弹加制导组件也不过5000元一枚,这里没有查到TNT单价是多少钱一吨,只知道工业炸药是7000元一吨,二者应该差不多。花16万拆30栋楼,这价格太“美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福建上空盘旋加速,就能把滑翔弹扔上岛,还打什么巷战?直接当拆迁办!改成无人机后,飞行员都不用上天,地勤人员只要不断给飞机加炸弹就行,老款战机利用好真的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