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1日前宣布成功试射“烈火5”洲际导弹的消息后,引起了全球军事观察家的普遍重视。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导弹与核武器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表示,印度这次发射的“烈火5”洲际导弹外形出现明显变化,配备有多弹头独立瞄准再入飞行器(MIRV),标志着印度核能力的重大发展。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为DRDO科学家执行此次任务感到骄傲,这是印度自主研发、具有MIRV能力的‘烈火5’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

“烈火-5”试射成功意味着,继中美俄法之后,印度成为全球第五个掌握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国家,印军的整体核打击能力大幅提升。印度媒体更是将此次事件跟中国联系起来,宣扬印度拥有“对华核威慑”的能力。在这次试射之前,印度陆军进行了一次部队整编,组建第18军,并将其部署在紧邻中国、尼泊尔边境的北阿坎德邦等地。考虑到这一军区的地理战略位置,无疑是为了在未来可能的中印局势变化中提前做好准备。

莫迪的"弦外之音"不容忽视,印度核实力借此试验实现了显著跃升,这对全球,特别是对巴基斯坦来说,都是紧要话题。巴方的防空挑战愈发严峻,面对巴基斯坦的反导短板,“烈火5”导弹的多功能设计意味着一枚就可能带来严重冲击。莫迪此时公布这一成果,似乎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随着印度大选的脚步临近,莫迪的竞选策略昭然若揭:借机争取选民支持,强化他在对华立场上的强硬形象,点燃民族主义火焰以期连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国防部日前宣称,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开通的色拉隧道强化印军的战备水平,印方已经在边境地区部署了1万多名士兵。

对此,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做出回应称,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解决彼此关切的边境现地问题保持有效沟通。印方有关举动有悖于双方为缓和边境局势所做的努力,不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公平与安宁。中方要求印方停止采取任何导致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切实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印度在技术上的突破,最紧张的是美国人。有美国媒体称,印度加入了“世界顶级核大国”的行列,与“五常”处于同一个“精英俱乐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则警告称,“多弹头独立瞄准再入飞行器”技术的扩散,可能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配备该技术的导弹不仅增加了核打击的破坏力,还使得反导系统面临更大挑战。印度升级其核战力量意味着,印度不仅加强了在印度洋的话语权,还会扩大对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除了警告外,美国还对印度下手了。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和美国是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并不能“阻止拜登政府下令对与印度总理莫迪关系密切的阿达尼集团展开调查”。知

情人士日前向彭博社透露,美国检方扩大了对印度阿达尼集团的调查,重点聚焦该公司是否为获得能源项目的优惠待遇向印度官员行贿,以及该公司创办人——亿万富翁高塔姆·阿达尼本人有无行贿行为。由于阿达尼集团在印度的巨大影响力,美印关系是否会因此产生龃龉备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达尼集团由总裁阿达尼于1988年创立,仅30多年就高速成长为印度最大的物流和能源企业。目前,阿达尼集团以港口、机场运营等基础设施项目为首,还开展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开发、流通和电力项目。阿达尼集团2022年初还与浦项制铁签署了全面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决定推进建设环保一贯钢铁厂(兼具制线、炼钢、轧钢三项工程的钢铁厂)等合作项目。阿达尼集团在推进多项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的过程中,一直在世界各国吸引投资。

据福布斯报道,截至2022年4月5日,阿达尼以1120亿美元(8500亿卢比)的净资产成为亚洲首富,全球第四大富豪,超过比尔·盖茨。他前面的三位分别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法国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集团总裁贝尔纳·阿尔诺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然而,阿达尼受到股票操纵和诈欺指控后股价大跌。截止2023年初,阿达尼的资产仅剩33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8。Azure Power,是印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印度新德里。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政府曾为帮助阿达尼的煤炭业务至少修改了三次法律,为阿达尼直接节省了至少10亿美元。为机场和港口发放许可证、改变阿达尼煤炭规则,以及调整规则以有利于阿达尼在经济特区的股份外,莫迪以多种方式帮助了阿达尼集团发展。同时,阿达尼也是莫迪政策的积极拥护者。2021年,莫迪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提出,到2030年,印度5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话说回来,媒体指出,即使面临调查,也不一定都会导致阿达尼及相关公司遭到指控。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国外企业的腐败行为涉及到美国的投资者或美国的市场,检察官就可以提出相关指控。传出遭美国司法部调查的消息之前,此前,印度上市的阿达尼企业收涨1.45%,在印度股市“黑色星期三”当天跌至1月25日以来低谷后,连涨两日。尽管近日股价累跌逾2.9%,一个月来累计跌幅因此超过3%,今年初以来仍累涨超7%,收复了去年1月被空头指大搞财务诈骗风波以来的所有跌幅。

更让印度郁闷的是,欧盟最近虽然发起了针对俄罗斯的第13轮制裁,但其中却还包括了印度企业。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首次对印度企业采取制裁措施。事实上,印度在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同时,还将这些石油转售到欧洲市场,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无疑触动了欧洲各国的敏感神经。欧洲各国对印度的这种做法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印度在利用俄乌冲突牟取私利,损害了欧洲国家的利益。因此,欧盟决定对印度采取制裁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

然而,这种单边制裁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对各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欧盟需要审时度势,理性看待国际形势变化,走出一条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合作之路。只有通过坚持多边主义、平等协商,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合作的国际秩序,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欧盟应当引以为戒,不要沉湎于狭隘的零和博弈思维,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