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喜欢练肌肉,武术家喜欢练筋膜。

有些东西,是可以陪你一辈子的,肌肉好还是筋膜好?越早明白越占先机,别等老了光剩下羡慕别人的份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看古法八段锦如何做到一举两得。

一、 健身的江湖

有人就有江湖,养生健身,也有鄙视链。

练武术的瞧不起练健美的,说他们虚弱僵硬;

练健美的瞧不起练有氧的,说他们娘们;

娘们

练有氧的瞧不起练太极的,说他们花里胡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练太极的大爷大妈,虽说谁也打不过啊,但是赢在心态好,爱谁谁,咱们比比谁活的长。

上面的说法就图一个乐儿,如果严肃点,锻炼肌肉,应该是现代医学的主流观点。

二、 凌博士的关注

远在大洋彼岸凌博士,既是古法八段锦的老粉丝,也是医学前沿的专家,她的观点代表了欧美主流的健康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博士的三段音频,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肌肉的重要性,有兴趣的可以翻翻大河前面的文章。

三、 易筋易骨易髓

为啥练武术瞧不起练健美的?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肌肉的块头越大,人越虚弱,花架子不能实战。

《易筋经》说:“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河在线下详解三焦的时候,就着重提到,人体从娘胎里开始,就是从筋膜开始生长。

想要入道,先要易筋,只有体内的筋膜强壮,体外的肌肉才能充实。

四、 鱼和熊掌兼得

主流观点练肌肉,民间观点练筋膜。

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无所适从。

别焦虑,养生的问题,找大河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大河是筋膜派的拥趸,但是,小孩子才做选择,鱼和熊掌,我都要!

五、 气血筋的秘密

公园的高手有个特点,常被人戏谑:“古人武艺高,今人嘴巴强”。

争论空耗时间,管他筋膜还是肌肉,练到身上,才是你的。

要论怎么练,这里面就有窍门了。

练筋的要点,不在于抻筋拔骨,而在于养气养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血筋的秘密在于,筋要强,先补血,血要润,先养气,气想足,先顺筋。

六、 一举两得的关窍

知道了气血筋的秘密,你就懂得了天地的奥妙。

气血要从五脏六腑中生出,而筋膜要靠导引来理顺。

咱们大八的圈子里,藏龙卧虎,智慧的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越发璀璨夺目。

桂枝汤也是国内医学界的专业人士,身份就不说细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观点,增加了脏腑和肌肉的密切联系,同时提出了增长肌肉的捷径——古法八段锦导引术。

七、 古法八段锦

为啥练太极的大爷大妈在鄙视链的底端?

还不是太绵软了,练得筋不是筋,肉不是肉,养生不是养生,舞蹈不是舞蹈。

古法八段锦的心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艮悠悠的练,要说如何体现,那就是以微微出汗为度。

微微出汗,是中老年人的锻炼标准,对于年轻人而言,痛快地放汗,也是迅速提高体能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以为古法八段锦也是软绵绵的,大河在面对面交流时,把武炼的方法也拆解开来,还真没人能标准的坚持三分钟呢。

八、 陶祖五禽戏

中华的古圣先贤,早就考虑到了筋膜和肌肉的修炼。

咱们看华佗五禽戏,做到位那也是需要出大汗的。

大河说的是陶弘景传的的华佗五禽戏,从头至尾,运动量颇大,不练上几年八段锦,还真驾驭不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练肌肉还是练筋膜?早一天知道,早一天受益。

照着大河的方法练,不出三年,这片公园,就是你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