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片】

中文名称:武夷山

英文名称:Mount Wuyi

入世时间:1999.12

所属类别: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所在省区:福建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学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景素描]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千米,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全长500多千米,景区面积约70平方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18米。这里奇峰峭拔、碧水丹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风光绝胜的美景,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武夷山是中国东南沿海大陆上的最高峰。以独特的神韵和最有特色的地表形状成为天下名山,享有“奇秀甲东南”的美誉。

除了自然景观独树一帜外,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早在新石器时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悬崖绝壁上遗留的“架壑船棺”和“虹桥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汉武帝时曾在此设坛祭祀山神“武夷君”。现此山较完整地保存着2000多年前的阅越族城村汉城遗址。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武夷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朝廷还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到了南宋,著名学者朱喜曾在武夷山聚徒授课、著书立说,宣传理学40余载,武夷山随之成为东南的文化学术中心。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颂赐朱熹,匾额悬挂于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故后人称武夷山为“三朝理学驻足之薮”。

[奇境珍藏]

武夷山风景区向来有“碧水丹山”之美誉,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 峰有六六奇”。“三三胜”指的是碧绿清透、盘绕山中的九曲溪, “六六奇”指的是千姿百态、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其山川景色四季不同,而且随天气而变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九曲溪武夷宫、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共同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

武夷山的主要景点有:九曲溪、大王峰、武夷宫、幔亭峰、换骨岩、三姑石、仙鹤岩、莲花峰、妙莲寺、扣冰古佛壁雕、白岩仙舟、遇林亭窑址、水帘洞、古崖居、鹰嘴岩、云窝天游、架壑船棺与虹桥板等。

重点推荐:九曲溪、大王峰、武夷宫

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其源头来自武夷山的最高峰黄岗山,溪水碧清,宛若天仙飘带,盘绕于武夷群峰之间,曲折有致,环结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这里丹山碧水、相映成趣,每一曲都有景致不同的山水画意。九曲溪河道弯弯曲曲,浅滩接着深潭,水流湍急。水流经九曲、八曲、七曲、六曲、五曲、四曲、三曲、二曲,然后到达一曲终点,汇入崇阳溪。古人游九曲喜欢逆水而上,从一曲到九曲;而现代人乘竹筏游九曲,大都从九曲至一曲,即从星村码头顺流而下至武夷宫上岸。一路上冲波击流,荡漾而下,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富有天然佳趣。

南宋朱熹作《九曲棹歌》 九首,描绘九曲溪从一曲到九曲的胜景:

第一首是: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第九首是: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大王峰

大王峰又名天柱峰,素有“仙壑王”之称,为武夷三十六峰之首。此峰雄占九曲溪口,摩霄凌云,雄伟壮观。在大王峰南麓壁下,有一条岩壁陡峭的裂隙路道,宽仅尺余,可登大王峰之巅。在山顶环顾四周,只见武夷诸峰皆朝拱此峰,俨然有“王者至尊”的气势,难怪民间有“不登大王峰,有负武夷游”之说。

武夷宫

武夷宫位于九曲溪口旁,大王峰南麓。是武夷山景区的门户。汉武帝曾遣使在此地祭祀山神武夷君。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宋扩建至300多间。现存两口龙井和万年宫、三清殿。万年宫现在是朱熹纪念馆,宫内原有两株千年桂树,相传是南唐时代李良佐建观时所栽,以后枯死一株。到了宋代,朱熹补种了一株。两株桂树龙盘蛇曲,被称为“桂花王”。三清殿现在是国际兰亭学院所在地,殿内有四块珍员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龚一清和现代郭沫若游武夷的诗题。

来源:《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