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气候变化威胁着我们整个人类文明,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如何理解今年气象日主题、今年春季、夏季我省气候特征如何……针对大众关注的今年夏季气候特征如何等问题,安徽气象专家进行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2日,安徽省大部天气晴好,温暖异常的仲春时节引发乱穿衣,在高速公路的一个服务区里,记者看到乘客的衣着半截袖和厚外套同框。

如何理解今年的气象日主题?

安徽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克付介绍,当前气候变暖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使世界上每个地区的自然和人类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危险,也将对人类健康、生物圈、粮食安全和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气候变化行动最前线。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要积极行动,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正确使用预警信息等措施,来实现我们更安全、更有韧性的世界愿景。

安徽的气象“先知力”可以提前多少?

汪克付介绍,目前我省提前时间最长的气候预测是每年11月底发布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夏季气候预测,提前时间最长达9个月。长期气候预测与逐日天气预报有很大不同,主要预测季节时间尺度的温度偏高偏低和降水偏多偏少。

不过,汪克付同时提醒,另一方面,受技术手段和大气可预报性限制,长时间的气候预测准确率还较低,可以关注滚动发布的气候预测产品。

预测:今年春季汛期气候总体较差

目前正是春季农业关键期,今年春季,我们省会不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呢?今年汛期会不会出现类似2020年的超长梅雨和2022年高温的天气呢?

汪克付介绍,在厄尔尼诺背景下,综合气候模式预测结果,预计今年我省气候年景总体较差,春季连阴雨、倒春寒、汛期强降雨气象风险加大。

预计,2024年春季(3-5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3成,沿江江南有明显的连阴雨。气温: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0.5℃,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倒春寒发生。最低气温淮河以北和本省山区-3~-1℃,其他地区-1~1℃。关键农时农事气候条件:早稻春播期(3月下旬-4月上旬)沿江江南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偏高0.5℃左右,日照时数偏少,春播期气候条件较差。冬小麦拔节期(3月中旬-4月上旬)沿淮淮北有轻度春霜冻。

预计今年汛期(5-9月)我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偏多。今年汛期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将偏多,梅雨强度也偏强。

回顾: 2023年安徽气候属于“好”

汪克付介绍,2023年我省天气气候总体平稳,未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旱涝灾害,影响台风和强对流灾害偏少。综合考虑全年气候要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影响,利用气候年景等级评估,2023年属于“好”气候年景。

来看一下数据,2023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3高。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149毫米,偏少6%。空间分布不均,淮河以北、江淮之间西南部偏多,其中淮河以北北部偏多2~4成;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汛期降雨量偏多3%,入梅和出梅均偏晚,梅雨期偏长,梅雨量江淮之间偏少、沿江江南正常。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1998小时,偏多7%。

尽管2023年属于“好”的气候年景,但还是有一些天气气候事件给人印象深刻:5月下旬遭遇“烂场雨”,为年内最强降水过程;台风“杜苏芮”携风带雨一路北上给我省带来局地降水强,大别山区出现山洪; 12月气温波动较大,经历“过山车”,多地持续低温超10天;深秋时节多地气温超过30℃,热到破纪录。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摄影报道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