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要对俄罗斯进行“毁灭性”制裁,新一轮的制裁项目多达500多项。

拜登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试图以此来加速消耗俄罗斯,挽救形势每况愈下的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下的俄罗斯似乎对此全然不惧。

前些时日,俄罗斯方面公布了2023年的对外贸易数据。中国在过去一年内进口俄罗斯原油超过了一亿吨,体量继续增长,稳居俄罗斯石油第一买主之位,让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成为了一个笑话。

那么,中国和俄罗斯的原油贸易,为何体量越来越大?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又为什么会失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俄乌战争开始,欧洲原油贸易戛然而止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原油贸易一直是他们在外贸活动中赚取利润的重要手段,支撑着俄罗斯持续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

世界诸多国家之中,中国是进口俄罗斯原油最多的国家,中国庞大的人口体量,意味着较为旺盛的能源需求,正好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理念不谋而合

然而,在早些年间,俄罗斯的“鸡蛋”却并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2021年为例,俄罗斯全年的原油出口量为2.3亿吨,中国是俄罗斯原油的第一大进口国,但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主则是欧盟。

欧盟各国全年进口俄罗斯原油占其出口总量的47%,荷兰、德国是欧盟中进口俄罗斯原油最多的两个国家。

另外,世界上进口俄罗斯原油最多的十个公司之中,有七家来自欧盟国家,足以见得欧盟与俄罗斯在原油领域供需关系的紧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令人深感可惜的是,欧盟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却被俄乌战争所中断了。

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与俄罗斯硬刚的底气,正是来源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支持。

战争开始后,北约为了帮助乌克兰更好的与俄罗斯对抗,一面为乌克兰提供军援,一面对俄罗斯实施了经济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实施经济制裁方面,北约的最重要举措就是切断俄罗斯的经济来源,其中的原油贸易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在这项问题上,想要实现目标却并不容易。

俄罗斯的原油物美价廉,支撑起了西欧诸国工业发展的半边天,北约很难将俄罗斯的原油从西欧诸国的工业体系中完全剥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美国总统拜登奔走相告,游说四方,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2022年5月进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表示,欧盟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已经达成共识,将减少75%的俄罗斯原油进口,此举标志着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基本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尔·米歇尔

紧接着,又有几个国家加入到了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行列,止购比例也由原来的75%上升到了90%。

时至今日,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个欧盟国家,享有对俄原油贸易豁免权。

其中捷克的豁免权到今年6月截止,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豁免权到今年年底截止,但这些国家对此截止日期并不认同,依旧在持续抗议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西方国家极力挑拨离间,真相昭然若揭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件事,令其自身度日如年,但对俄罗斯的伤害却并没有那么大。

据俄罗斯日前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整个2023年,俄罗斯全年GDP实现了3.6%的增长,GDP总值达到171万亿卢布,失业率仅为3.2%,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其中,原油贸易所带来的收入可达9万亿卢布,已经回到了2021年时的巅峰水平。这也就是说,经过了两年的酝酿,俄罗斯已经完全适应了西方的经济制裁,寻找到了本国新的经济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分析下来,俄罗斯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就是依靠中国。

2023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一亿吨以上的石油,中俄双边贸易额一跃增长了23%,俄罗斯还开通了人民币结算权限,帮助自身避免西方国家资产冻结的同时,也帮助人民币顺利提升了国际地位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适时的走出国门,前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中国领导人协商了合作建设全新天然气管道的相关内容,目前这项合作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

总而言之,当下中俄贸易关系密切,国家关系也已经来到了历史的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一情况,西方国家自然坐不住了。

于是,为了挑拨中俄之间的关系,西方国家在中国大肆散布谣言,称同样是购买俄罗斯原油,中国的价格是印度的两倍之多,中国是在打着国际贸易的幌子,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偷偷对俄罗斯提供无偿经济援助。

单纯从价格上来说,西方国家的观点一点儿没错。

据官方在2023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价格为每桶77.3美元,而印度进口原油的价格仅为每桶3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有一点大家需要了解,那就是中印两国所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品质不一样。

中国进口的是西伯利亚冻土层的布伦特油,这一类油纯度高、品质好,但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价格自然要贵一些。

中国进口原油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国民使用,所以自然要进口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印度进口的则是乌拉尔山脉油矿附近的乌拉尔油,这里的油品质差、成本低,所以价格便宜。

印度将其进口到本国之后并不是为了自用,而是运输到本国的油企进行深加工,再出口西欧各国,从中赚一笔差价。

这样看来,中印两国进口原油的目的,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价格不同也就非常正常了。西方国家不问缘由的一番恶意抹黑,必然难以如愿,等到真相昭然若揭之后,落得的结果只能是哗众取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中国、印度两大国存在,西方经济封锁难以成功

实际上,无论西方国家如何挑拨中俄贸易,都改变不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经成为笑话的事实。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难以成功呢?

这里就要从西方国家的初衷说起了。

其实西方国家有过封锁俄罗斯的成功案例。在上个世纪末期,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过冷战对抗,最终阿富汗战争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才有了今天的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西方国家又想故技重施,通过制裁让俄罗斯走向分裂,而俄乌战争则应起到当年阿富汗战争的作用。

不过,西方国家显然估计错了当今的世界形势。当年苏联拥有几乎与美国对等的霸权,且与中国交恶,属于孤军深入对抗强敌,其逐步走向毁灭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现在的俄罗斯与苏联当时的境遇明显不同,俄罗斯早已褪去了世界霸主光环,甚至在中俄联盟中也只能退居次席,国土周边则是强敌环伺,国家安全问题相当严重。与此同时,俄罗斯身边的中国悄然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与美国大打贸易战还不落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这样理解,当今的世界大国博弈中,经济领域是中美博弈,军事领域则是俄美博弈,国际竞争的实质已经变成了中俄联手对抗美国

读过《三国演义》的都深有体会,三个大国之中,两个实力相对偏弱的国家,只能联手方可图存,且与强国交手并不处于弱势。

而现在的中国和俄罗斯则正在联手图存,所以,美国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都显得黔驴技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中国和俄罗斯鼎足而立,为其提供帮助之外,还有一个大国充当“搅局者”的角色,它就是同样在与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的印度。

印度是中立国,不受北约条条框框的限制。

印度总理莫迪的一贯主张就是美国和俄罗斯两边不得罪,安心发展自身经济,利用其他国家的战争谋求私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拜登曾多次谴责印度,要求其停止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但由于印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美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也非常密切,不太好主动与印度撕破脸,所以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眼巴巴看着印度继续大发战争财。

不过,一项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欧盟国家从印度进口的石油,大部分的源头都在俄罗斯,这件事也从侧面决定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必然会走向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俄乌战争之名,大肆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封锁,却只能封锁自身,无法封锁住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中国、印度等大国。

而西方国家自身又同中国、印度等国保持着贸易关系,这样一来二去之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无疑毫无作用,就像一个笑话一样。

整个世界的需求是恒定不变的,违背市场竞争规律的恶意封锁,其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1. 李晋.俄罗斯预计其石油出口收入至2026年前仍将持续攀升.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42(10)
  2. 王林.俄罗斯油气“不愁卖”.中国能源报
  3. 徐嫣然.俄乌冲突中的“能源武器化”与能源韧性——以欧盟政策分析为主线.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3,40(03)
  4. 马月达.乌克兰危机与西方的中俄关系认知及转换前景.俄罗斯研究. 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