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本文作于2011年12月26日,当时发布在人人网上,标题为《回到根本》。

本次发表,加上了小标题,也分了更多段落。

以下是文章正文:

1

人很容易忘记根本

前一阵的一天晚上,本来只是想在网上记录一下临时的感触,突然因为电脑不能上网了,结果花了一个晚上来倒腾,还是无果而终,而文字,也没写成。

我于是想到了现代工具的方便与麻烦。我感觉人类制造的工具,本是为我们做事情提供方便提升效率的,有时却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

其实,倒不是工具本身带给我们的麻烦,而是我们对它的依赖让我们束缚了自己。

就像这回,其实,我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写的,能否上网并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却为了这个辅助条件的不满足而放弃了或者说忘记了最先要做的事。

于丹曾在《庄子心得》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忙叨叨地找来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

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钉一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找到斧子,发现对付木头不顺手,又去找锯子。

锯子有了,又发现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

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到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就忘记了那幅画了。”

她还引述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想想,我们不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却在过程中山重水复,让自己麻烦重重,最终忘了初衷是什么了。

我感觉,上网时就容易这样,有时本是为查找什么信息,却被别的东西吸引而一路链接点下去,最终耽误了“正事”。

还有购物时,也是想好了要买什么的,却被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或者被热情善言的导购劝说,买了好些原本不想买的东西。

再比如,现在的商品,比如手机,做的是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丰富了,结果就给我们的挑选带来了困扰。

我们很容易在眼花缭乱的众多选项中迷失,不知该买哪一款,或者是最终为了某些并不用得着的功能多花冤枉钱。

2

小心被物质异化

还是要从这件事的根本——我们需要的是实现什么功能出发,才能缩小选择范围,尽快锁定目标。

而工具,本是我们基本功能的延伸和辅助。

比如起重机,是我们手的延伸和辅助;

交通工具,是我们脚的延伸和辅助;

电脑,是我们头脑的延伸和辅助。

乃至纸和笔,也只是我们思想的记录和传播工具。

但是,要知道, 它们只是辅助,而不是根本。只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

所以,科技再发达,工具再先进,也不可取而代之我们生命的根本。

而且,我们还要小心自己的生命和人格被工具给“异化”,被“喧宾夺主”,使我们成了它们的仆人。

比如,我们因为对一些工具形成依赖,认为没有它们就不能做成某些事了,这就是让工具做主了。

就像现在,我几乎把电脑作为了唯一记录思考的工具,其实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我就是用纸笔来写的,但现在,似乎不能用电脑的时候,我就不能写字了。

对于工具形成依赖以后,如果能够始终生活在有工具的环境里还好,可是一旦有时脱离了工具,人就容易发慌乃至抓狂了。

比如现在的各种“控”,是不是就是几乎到了离了工具不能活的地步呢?要想活得自由自主的话,我们要小心这种“异化”。

要避免被“异化”,就必须明确根本,不离根本。

3

什么是根本

那么,什么是根本呢?

我想就是我们的内在自我。有了内在自我,才有了我们的思想、感情、体验等一切出自内心的东西,这些就是我们内在自我的具体表现,进而,才有了语言、文字、艺术等表达出来的作品,进而,也才有了科学、技术、建筑、城市等一切外在的形式。

但是,如果没有内在自我,如果不是出自内心,那么一切都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

就连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真情实感作为支撑,那也就成了演戏。

尽管感情可以用各种物质来表现,但最重要的是感情本身。再丰富的物质,也不能替代感情本身。

因而,父母对孩子,爱人对爱人,诚然可以给对方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我认为时间的陪伴是无法省略也无法代替的。

再比如教育,我想根本的也是在于思想的启发和人格的引导,所以,言传身教总是最根本的。

现代的教学形式和辅助工具尽管多种多样,但总也不能缺少了老师的教导。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人生的最终目的是幸福,我们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大家过得更好,有时做些铺垫和准备,那都是为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

可是,如果我们迷失在手段上,在中间的过程中搞得太繁琐,甚至太烦恼,那就本末倒置了。

比如我们为幸福设置太多的条件,认为非要得到什么什么才行,那么,就可能最终收获的都是莫须有的辛苦而不是真需要的幸福。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之前日志里提到的于娟的感悟吧:

“若天不绝我,那么癌症却真是个警钟。我何苦像之前的三十年那样辛勤地做蝜蝂,何必做拼命三郎?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我才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我曾经试图像圆圆三年搞定两个学位一样,三年半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一个复旦博士学位。然而博士始终并不是硕士,我拼命日夜兼程,最终没有完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自己恼怒得要死。现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头来赶来赶去也只是早一年毕业。可是,地球上哪个人会在乎我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博士毕业呢?”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不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4

不要忘记根本舍本逐末

所以,我们真的要知道我们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始终不要偏离,否则就会因小失大,舍本逐末,南辕北辙,买椟还珠。

但这就需要我们知道何为大(大就是根本,根本就是大),如果不知何为大,就容易被任何事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比如两个人因为相爱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共同生活得幸福吧——这是大。可是如果有时因为一些事情意见不一而起了纷争冲突,乃至伤害了感情,最后分道扬镳,这又何必呢?这是不是就是因小失大呢?

还有,有时与人相处或者合作一些事,比如旅行,本是为了大家开心——这也是大,却因某些安排不如己意而闹得不愉快,影响了整个旅途的心情,这不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吗?

而生命中何为大呢?是不是活着本身就是大呢?

在对于活着的态度上,周国平就说:“健康是为了活得愉快,而不是为了活得长久。活得愉快在己,活得长久在天。而且,活得长久本身未必是愉快。”

他说自己“经常跑步和游泳,但那主要不是为了长寿,而是为了当下的身心愉快。”

他还说:“世人把人生的归宿安排在晚年,竟然把安度晚年看作一种幸福。一本即将焚毁的书,何必去操心它有没有一张光滑的封底呢?”

我赞同这样的态度,我认为这就是不离根本的基本立场。我们为了什么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吗?

我想,生命中的一切活动,包括为了保持健康的锻炼,若不是让人活得愉快,享受生命,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还记得古人有“养生不宜过劳”的说法,想想一个人如果为了活得更久而让自己劳苦不堪,是不是本身就是在浪费和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总之,我们不能忘却根本。

要知道,我们的根本是什么。简化过程,减少枝节,直奔主题吧。

作于2011年12月26日

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直播时可提问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我的“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将长期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即可开班,可加上方微信咨询报名。

若有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21.我的大一日记:“大一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