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2时58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

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杨士莪(é)教授

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

享年9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

他曾因授课时“一站到底”火爆全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他不仅仅是爱岗敬业的老师

还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科研工作者

曾参加“两弹一星”事业

在深蓝海洋上开垦

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

他和妻子鹣鲽情深

他经常骑车带着妻子穿梭在校园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还是个开朗幽默的老人

会和学生说“俏皮话”

令人忍俊不禁

01

他童年经历战乱

长大立志为国“听海”

杨士莪出生在1931年

童年正逢战乱

他跟随家人辗转全国多地

在艰苦的环境中

家人依然不忘对孩子们的教育

逃难时

杨士莪的父母一直带着一个大箱子

里面装着他和姐姐弟弟的书

有小学教材、文学作品、

历史故事和自然科学

为了不耽误他们学习

杨士莪的母亲时常给他们讲课

要求他们坚持读书

童年的经历和家庭的熏陶

让他坚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

毅然选择肄业报名参军

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

投身于人民海军建设事业

从此与“水”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士莪在大学时期

1952年,中国第一所

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开始筹建

杨士莪又奉调来到哈尔滨

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哈军工时期的杨士莪

1956年,聂荣臻元帅主持拟定的

《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

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中

水声与航空、导弹、电子学、雷达、

常规武器、军事科学

被列入规划发展的主要项目

当时,水声科学在我国是空白领域

水声学简单来说

就是对水下声学特性的研究

可利用声波进行

水下探测、定位、导航、识别、通信等需求

新中国成立之初

海防力量薄弱

发展水声学

建立水下反潜探测系统

具有巩固国防的重大意义

1956年

杨士莪接到通知,学校要派他去苏联

学习国家急需的水声学

他毫不犹豫

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

在苏联学习期间

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

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

“真正尖端的东西

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

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

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

杨士莪立志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

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

听懂大海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士莪在作报告

从物理学到到水声学

杨士莪说自己是一颗螺丝钉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原先学的东西

在新专业里也有用武之地”

02

他不怕苦、不怕累

曾参加“两弹一星”事业

回国后

杨士莪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

为国家战略服务的

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

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作为我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杨士莪扎根水声学科教育近70年

编著了一批水声理论著作

参与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骨干和教师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士莪(右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后来,杨士莪被安排参与了

“两弹一星”事业

——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实验

研制“海上落点水声定位系统”

杨士莪担任该系统的技术总体组组长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他的团队成功研制“落点水声测量系统”

1980年,“东风五号”成功发射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进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

并获得圆满成功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杨士莪(左四)指导南海考察。

当时的中国

资金缺乏、技术欠缺

科研人员只能在近海做水声研究

深海到底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

科学的春天也逐渐降临

杨士莪终于等到

第一次自主深海研究的机会

1994年4月

悬挂着五星红旗、

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

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

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

十分激动

这是中国首次

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

也是第一次由我国科学家独立指挥

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

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士莪院士参加海试

船行进至深海

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高悬于头顶

甲板温度接近70℃

当时,年过花甲的杨士莪

和所有队员一起

忍受着高温酷热进行科研

长期工作,淡水告罄

他们便把船上的压舱水烧开了喝

口粮不够了

没关系,还有盐

他们白天做实验

晚上捕鱼,就着盐水煮鱼吃

他说:

“有时候科研跟打仗似的

该咬牙的时候就得咬牙”

“生命不止,壮心不已”

这似乎是杨士莪一生的写照

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勤奋状态

对知识、科学的追求

和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好奇

70岁时,他学会打字,就自己打论文

85岁时,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

就自己验证新的算法

思想的活跃和启发创造性思维

常常让年轻学生们感到望尘莫及

2021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

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

当问他为什么如此高龄依然坚持参与科考

他淡然地摆摆手说:

“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

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

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

迎难而上

大海变幻莫测

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03

他与妻子感情深厚

还会和学生说“俏皮话”

杨士莪和夫人谢爱梅自幼相识

多年来鸿雁传书,相知相爱

谢爱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先后在东北林学院、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

1956年,二人喜结连理

虽然聚少离多

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

杨士莪喜欢骑自行车

到课堂给学生讲课

他总是用自行车

载着夫人行走在校园间

这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谢爱梅晚年身体不太好

因脑溢血常年卧床,靠轮椅代步

杨士莪总是亲自为夫人推轮椅

有一次

他的学生想帮他把夫人推进电梯

杨士莪幽默地问:

“你有驾照吗?”

他推着夫人走出电梯

又说:“看,还是老司机好吧!”

多么风趣的话语

多么令人羡慕的爱情

最美的爱情

或许不是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而是和你执手白头到老的模样

04

他潜心育人

年过九旬,依旧“一站到底”

杨士莪还有一个称号

——“一站到底的院士”

耄耋之年的杨士莪

仍承担着从本科、硕士

到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

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

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是出了名的“一站到底”

几百人的大课堂

他也不需要麦克风

讲课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们心疼杨老

在上课前为他搬把椅子

但每次他都把椅子挪开并笑着说

“从我开始做老师起

就习惯站着讲课了”

6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

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学生上第一课

“第一节课

好比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

必须讲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说:“我很幸运

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

我深知良师

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

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

杨士莪年过九旬时

他的学生大多是00后

年龄和学生们差了半个多世纪

但他们之间

却没什么“距离感”

在课堂上

学生的提问从专业发展前景

到理想、生活、人生规划

杨士莪都一一给出了解答

他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为勉励

还叮嘱大家扩大眼界、开放思想

享受求学生涯的每一刻

“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

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把国家发展起来”

几十年的科研经历

让杨士莪更加坚定了

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的信念

他经常对学生说

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每逢新生报到

杨士莪都会激情澎湃地

嘱咐青年学子们:

“一定要牢记

我们中国有幅员辽阔的

蓝色海洋国土

需要你们去

爱护它、守护它、保护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士莪曾说

他这辈子最喜欢听海的声音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水声学科事业

无怨无悔

他把自己对国家的爱

深深刻在了心里

如今,他离开了我们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杨士莪院士千古!

一路走好!

来源 | 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环球人物

编辑 | 王丽

校对 | 赵润泽

责编 | 贾阳阳

审核 | 鲁开盛

监制丨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