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军飞行员击落2架美军战机,被迫跳伞后,美军飞行员也跟着跳。

这名飞行员就是杨汉黄,和美军交战时,他年仅23岁。

1952年9月,杨汉黄正在鸭绿江上空执行任务,突然4架美军战机疾驰而来,杨汉黄一人击毁两架战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杨汉黄只能跳伞逃生。

不料,敌方驾驶员也跟着跳出舱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空军为何也要跳伞?杨汉黄又该如何化解危机?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1952年中美空战真相。

飞行员出身

杨汉黄出生在1929年,家乡在江苏启东县,杨家条件不错,在普遍贫穷的年代,杨汉黄是少数能进学堂念书的人。

好景不长,杨汉黄的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只有父亲和三姐照顾他,在家人的培养下,杨汉黄整整上了6年学。

1937年,日军将战火烧到了杨汉黄的家乡,杨汉黄放学回家刚好撞上一伙伪军,对方不由分说直接给了杨汉黄一巴掌。

年幼的杨汉黄不服气,想理论一番,却被旁边的同学拉住,回到家里,杨汉黄还被告知,千万不要惹外面的日伪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6月,一群日军闯进启东县,抓走了十几个人,其中就有杨汉黄。

他被囚禁在碉堡里,外面守着一大批日军警卫,要想救他出去,就必须拿重金来换。

杨家掏空家底也凑不够钱,父亲只好到处借钱,虽说杨汉黄最后成功被赎走,但杨家的经济条件却急转直下,就此走向没落,杨汉黄所谓的求学之路,也随之化为泡影。

长期生活在压榨、剥削中,让杨汉黄对日军充满了厌恶,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他产生了参军作战的想法。

1945年,杨汉黄的机会来了,他听说新四军部队经过江苏,正在组建游击队,杨汉黄完全没有犹豫,当即就嚷着要加入部队。

父亲怕杨汉黄有命参军没命回来,拼命劝阻他,但这依旧阻止不了杨汉黄。

1945年7月1日,杨汉黄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曹家镇和新四军汇合。

杨汉黄先在新四军接受了18天训练,见他态度端正,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部队便把他调到了后勤处当卫生员。

杨汉黄正准备展开抱负,不料仅仅一个多月后,日军便宣布投降,8年抗战终于结束。

后勤处的老兵还开玩笑说:

杨汉黄16岁上战场,还是个娃娃兵,日本天皇听说娃娃兵也敢打仗,立马就吓得举白旗投降。

就连杨汉黄本人也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机,仗还打过几次,却成了抗日英雄,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勋章,沾了新四军的光,部队给他的待遇也不错,要说唯一的不好,那就是杨汉黄内心有愧。

为了对得起部队的优待,杨汉黄在解放战争中事事抢先,有时候伤员还在战场上没被抬下来,杨汉黄就抢着冲上去送药送纱布。

从参军到建国,杨汉黄当了5年陆军,1949年11月,这是杨汉黄人生的转折点,新中国对陆军进行整编,在各大部队里挑选人才,组建一支新兴的空军队伍。

消息一出,各大部队争先恐后参加选调,杨汉黄所在的23团也不例外,前前后后去了一大波人,可最后几乎都失望而归。

空军选拔流程严格,文化知识、家庭履历、战绩功勋、体能素质各方面都要达标,经过层层选拔,23团竟然只有一个人入选,他就是杨汉黄。

参加选调时,杨汉黄才21岁,没人能想到,这个新手飞行员将在第一次作战任务中,击落两架美军战机。

杨汉黄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又是如何进入空军部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中作战

1950年,杨汉黄参加了空军选拔。

选调要求主要有6大项,首先要是排以上的干部,其次要有在作战中有明显的功劳表现,再来是家世清白,不能有任何污点,最后是表现良好,文化水平至少要在高小以上,且通过体检和各项特训考核。

光是体检和文化指标,就让一众人望而却步,唯独杨汉黄披荆斩棘,一路通过测试,成功入选空军。

杨汉黄是23团唯一入选的空军,年纪又才20出头,他自知要想服众,就必须做出点成绩来。

因此,在被分到长春航校后,杨汉黄简直是拼了命地学习。

不管是飞行原理还是操作技能,杨汉黄全都铭记于心,在航校学习一年后,杨汉黄成功毕业,其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1951年7月,杨汉黄进入空军部队,他本以为自己有着扎实的基础,一到部队才发现,飞行员驾驶的都是高速喷气式战斗机,而航校的试练机型却是中低速螺旋桨战机。

普通螺旋桨战机已经不能适应战场,50年代在部队中最吃香的还是米格15,飞行员里还流行着一句话;

谁要是不会开米格15,谁就是不合格的飞行员。

从螺旋桨教练机,到掌握米格15战机,杨汉黄前前后后又花了1年时间。

1952年,杨汉黄已经能熟练操纵米格15,与此同时,朝鲜战争打响,杨汉黄被调往战场,负责进行空中任务。

9月17日,杨汉黄驾驶米格15升空,他将和另外15架僚机共同巡视情况。

沿着鸭绿江一带,16架米格15迅速攀升,很快便到了1.2万米高空,各个飞行员依次散开调整阵型。

就在这时,杨汉黄突然发现前方有4个不明物体,仔细一看,对方竟是4架美国战机,型号为F86,是美国有名的佩刀战斗机。

更要命的是,美国战机的飞行高度只有800米,刚好在杨汉黄等人的下方,从我军飞行员视角看过去,很难察觉美国战机的存在。

当杨汉黄发现美国战机时,双方距离已经只有几百米,除了杨汉黄之外,其他飞行员丝毫没有察觉危险。

从表面上看,我军战机数量是美国战机的4倍,但实际上美国战机却占尽优势。

首先,只有杨汉黄一个人察觉美国战机存在,其他飞行员根本来不及进入作战状态,而美国战机早就做好了准备,带头的佩刀战机已经在左转,试图咬住米格15进行炮击。

其次,美国佩刀战机速度快,灵活性强,而米格15是40年代的产物,为了保证油量充足,机上还携带了2000多斤的油箱,不管是转向还是俯冲,米格15都没有佩刀战机灵敏。

最后,我国空军才成立不到两年,每个飞行员的飞行时长都不久,美国空军早在1947年就组建成功,他们的飞行员经验丰富, 战机也更为先进。

眼看4架佩刀战机俯冲过来,留给杨汉黄反应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一旦佩刀战机咬尾成功,我军队伍很可能全军覆没。

杨汉黄来不及通知战友,他采取了紧急预案:

谁先发现敌机,谁就发动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汉黄一手卸掉油箱,左手猛推油门,米格15在瞬间提高了百米高度,趁着这一空档,杨汉黄迅速左转,反朝着佩刀战机咬尾过去。

像杨汉黄这样的猛汉打法,美军很少遇到过,这一冲直接让美军慌了神。

他们改变对策,准备先打掉杨汉黄,再对其他米格15进行轰击。

紧接着,美军3架僚机转到杨汉黄身侧,形成一个狭窄的包围圈,而杨汉黄的正前方,刚好是美军主力战机。

局势对杨汉黄极其不利,杨汉黄已经退无可退,他抱着必死决心,一边迅速拐弯摆脱追击,一边对着前方的佩刀战机开炮,期间杨汉黄还趁机给队友发了信号。

无奈受电音干扰,队友根本听不清杨汉黄的讯号。

杨汉黄孤军作战,只能不要命地乱冲乱撞,美军没想到杨汉黄如此疯狂,一时间美军金无法瞄准杨汉黄。

躲过几发炮弹后,杨汉黄抱着必死的决心,三炮齐发,一架美军战机躲避不及,机翼中弹,冒着黑烟向下栽去。

射击过程中,杨汉黄所乘坐的米格15也被击中。

杨汉黄要如何逃生?面对剩下的3架战机,杨汉黄又该怎样应对?

杨汉黄一人迎击4架美国战机,击毁1架后,他所操纵的米格15也陷入失控状态,升降舵被炮弹打中,米格15已经不能继续作战。

杨汉黄身边还围着3架战机,他只能选择跳伞。

在万米高空跳伞,存活几率相当低下,杨汉黄刚弹射出舱门,他就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寒冷,冰冷的寒风刺激着杨汉黄的所有感官,紧接着杨汉黄开始呼吸困难,整个人因缺氧而变得眩晕起来。

在急速下降过程中,杨汉黄甚至睁不开双眼,狂风让他眼泪飙出眼眶,不到半分钟时间,杨汉黄已经坠落到100米高空中。

风力降低,杨汉黄终于能睁开眼睛,可他往外一看,顿时便吓得不轻。

只见杨汉黄身旁漂着一顶红色降落伞,米格15配备的降落伞是白色的,只有美军的伞面才是红色。

也就是说,美国飞行员也跟着跳了伞,杨汉黄生还的机会更加渺茫。

生死瞬间,杨汉黄掏出枪支,准备在空中和敌方展开枪战。

随着高度逐渐降低,杨汉黄的头脑也渐渐清醒过来,再往外一看,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军飞行员,红色的伞面,其实是米格降落伞上的红绸带。

下落过程中杨汉黄看不清外面,才把绸带误当成了降落伞。

确认无误后,杨汉黄开始打量四周,幸运的是,下方有一处荒地刚好可以落脚,美军也没有跟上来。

杨汉黄成功落地,从弹射出舱到解开降落伞,杨汉黄一气呵成,他不敢耽搁,确保安全后便立马赶回部队,试图登上另一架米格15继续战斗。

在跳伞过程中,杨汉黄的身体其实受到了不少创伤,上级好几次阻拦,杨汉黄始终坚持出战。

登上战机后,杨汉黄再创佳绩,在空中击落第二架美国战机。

12月20日,杨汉黄受到了上级嘉奖,两颗鲜艳的红星被喷到了战机上。

事后杨汉黄回忆到:

论技术肯定是比不上美军的,他只能靠斗志取胜。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杨汉黄回国复命,1954年,杨汉黄被改为海军航空兵,杨汉黄从一名空中战士变成了海上勇士。

1955年的江山岛战役、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都能看到杨汉黄的影子。

1965年,杨汉黄所在的团部被授予“海空雄鹰团”的称号,与此同时,杨汉黄本人也升任为舰队副参谋长。

曾经熟练的战机变成了战舰,从操纵单舰到管理编队,杨汉黄进步神速。

1988年,59岁的杨汉黄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他在陆军部队服役5年,又在空军服役4年,在海军部队更是待了36个年头,是难得的海陆空“三栖少将”。

直到1990年1月,61岁的杨汉黄终于离开部队,他的飞行时长达到了1200小时。

在常年累月的训练中,杨汉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强化,年过六旬,他的牙齿没有一颗是坏的,也没有任何一颗松动掉落。

离任后,杨汉黄自学电脑技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一本回忆录,名叫《峰云浪迹》,全书18.8万字,很难想象,一个所受教育并不多的耄耋老人,竟然能完成如此一本宏大的著作。

2010年,杨汉黄凭借此书,进入高级将领著作联展。

2018年,杨汉黄将回忆录捐给了青岛博物馆。

书籍小小一本,里面囊括的,却是革命先烈们沉重的报国心,正是这些英雄精神,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