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麻辣烫”爆火出圈,当地频频上线暖心服务花式“宠粉”。

据央视新闻21日报道,3月21日7时47分,200余名游客乘坐D2652次“环西部火车游”麻辣烫专列从兰州西站出发,开启热辣滚烫之旅,品味天水美食。此趟“天水麻辣烫”旅游专列行程1天,游客可以品尝由甘谷辣椒秘制而成的天水麻辣烫以及天水烩麻食、暖锅、天水素扁食、呱呱、面皮等特色美食,还可以沉浸式游览麦积山石窟、天水古城、南宅子等旅游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兰州晚报报道,3月20日,记者从兰州水墨丹霞景区和黄河楼景区了解到,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游客凭本人抵达天水的飞机票、高铁票、火车票、汽车票、酒店住宿票证、天水各景区票根等相关凭证,游览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兰州黄河楼景区可享门票半价优惠。

近期,甘肃天水麻辣烫这股美食风潮不仅墙内开花,墙外也同样香飘四地。据红星新闻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至今已有包括天津、济南、成都、苏州、咸阳等多地掀起了“甘肃麻辣烫”新店开业潮。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天眼查数据看到,今年2月至今,全国新开业的“甘肃麻辣烫”店已累计超过150家。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抓住商机,有天水理发店店主紧急“换赛道”,将理发店原地改为麻辣烫店;也有商家“无心插柳”,去年在天水刚学的麻辣烫炒料技术,今年3月便在异地新店开业,迎来生意“开门红”。

商机之下,除了抓住食客的味蕾,一些甘肃当地的麻辣烫店铺也开始广招学徒。一周培训时间,收费5千到1万不等。“0基础也包教会”的承诺,引来不少群体驻足观望……

多省市掀“甘肃麻辣烫”开店潮

天水麻辣烫火起来,还要从网友 一杯梁白开发布的一则探店视频说起。2月13日,该美食博主在一条仅7秒的视频中,晒出家乡天水海英麻辣烫店内,一桌色泽鲜亮红艳的天水麻辣烫,并配文“建议全国推广甘肃麻辣烫”。

很快,该视频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视频已有超136万点赞量,评论数也达到25万有余。随之而来的,是天水麻辣烫的全面走红。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3月初开始,天水麻辣烫在抖音、微博、小红书、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播放量已近14亿。

天水麻辣烫在当地受追捧后,其他省市的商家也纷纷加入这条美食赛道,自今年3月以来,多地掀起了甘肃麻辣烫开店热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以“甘肃麻辣烫”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至今已有包括济南、成都、天津、重庆、苏州、咸阳等城市,集中出现了一批“甘肃麻辣烫”新店。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如在济南,根据某网上订餐平台的搜索结果,济南首家“甘肃麻辣烫”新店的开业时间为3月8日。仅10天过去,到3月18日,当地打着“甘肃麻辣烫”招牌的门店已超10家。其中4家新店为“即将营业”状态。

除此之外,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梳理,咸阳也新开了2家甘肃麻辣烫、成都新开4家、天津新开3家、重庆也有2家甘肃麻辣烫处于即将开业状态。

同时,根据工商登记信息,近3个月内新增的麻辣烫店铺达到234家,且之中大多为今年新开业。其中,今年2月至今,全国新开业的甘肃麻辣烫店已累计超过150余家。

省文旅厅召开服务保障专班工作会议

据甘肃日报报道,3月18日,省文旅厅召开“甘肃麻辣烫”服务保障专班工作会议,就推动“甘肃麻辣烫”持续“热辣滚烫”,推动甘肃文旅市场从“网红”到“长红”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从“敦煌大姐”到“暖心瓜州”,从“甘肃社火”到“陇南诗会”,从“白马火把节”到“甘肃麻辣烫”,一系列不间断的“出圈”,无不体现出甘肃文旅市场的“热辣滚烫”。目前,“甘肃麻辣烫”已多次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单,天水市率先出圈,越来越多的游客正在走进天水、走进甘肃。在进入游客高峰期的特殊节点,如何持续推动文旅市场繁荣、保障游客服务质量,需要全省上下一心、协调联动。

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再接再厉,组织全省文旅行业加大投入,推出更多“宠粉”和暖心之举,接好“泼天的富贵”。要全力支持天水市增设多条美食街,把全省各地的美食和名优特产集中到天水推广销售,让游客满意而归、满载而归。充分发挥甘肃文艺精品较多的优势,组织省内高水平文艺演出团队赴天水演出,并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精心策划持续不断的惠民演出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文化大餐”。继续加大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组织好全省康养旅游资源对接大会嘉宾、新东方文旅板块负责人打卡天水麻辣烫等大型团队接待工作。根据“雷霆行动2024”执法工作安排,全力做好全省文旅市场秩序监管,坚决整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突出问题,防止出现哄抬物价、变相收费、食品安全等问题,全力做好游客服务质量保障。

针对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热出圈,经济日报21日刊发题为《“麻辣烫热”考验文旅功底》的评论指出,城市文旅的爆红有偶然因素,但也有迹可循。此前,哈尔滨、西安等地的出圈表明,各地应注重把握文旅消费复苏机遇、有效整合文旅资源、大力优化旅游环境和服务。期待接棒的天水等城市快速跟进。要知道,从“网红”到“长红”,还需在多环节下真功夫、苦功夫。

评论指出,文旅产业从来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小吃热”背后是产业的支撑。应对大客流,需在农业和文旅产业融合上下功夫,拓展文旅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业态。要深入挖掘传统手工业、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资源,实现农业资源、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带农,推动多产业互促共赢。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兰州晚报、甘肃日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