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

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本次泉州申报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有8处位于泉州古城,包括: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清净寺,同时,古城6.41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也被划定为世界遗产缓冲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17年起,承担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的保护更新工作,先后开展了总体层面保护更新工作研究、绿地与防灾避险专项规划、市政管线专项规划、消防专项规划、中山路(庄府巷-打锡街)综合提升工程、西街综合提升工程等工作。

泉州古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古城?

01 安居乐业的生活型古城

• 古城是城区居住与就业的主要聚集区

从区域层面分析发现,古城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均高于城区的平均水平。

居住人口密度与就业岗位密度

• 古城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

城区1/3以上的教育、医疗资源,城区1/4以上城区银行网点,大量市、区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都集中在古城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区医疗设施分布(图左)、城区教育设施分布(图右)

城区办公机构分布(图左)、城区金融服务设施分布(图右)

02 车水马龙的活力型古城

• 古城人来人往,具有较强的城市活力

2017年5月1日,电信手机用户约8.5万人到访泉州古城,根据手机用户比例推算,当日在古城活动的总人数约为30万人左右。

• 古城职住平衡特征明显

通勤联系主要以临近周边区域为主,其中“在古城内居住并在古城内就业”的人口占63.9%,“在古城内居住并在古城外就业”的人口占18.2%,“在古城外居住并在古城内就业”占17.9%。

古城职住分布

03 含蓄腼腆的内向型古城

• 古城对外地访客吸引力不足

外地访客大多集中在晋江、石狮等地,古城对外地访客吸引力严重不足,且访客上午造访古城特征明显,夜间停留时间较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泉州外地访客主要目的地分布

• 外地访客类型以商务访客为主

工作日和节假日古城外地访客比例较低;古城范围活动人口以古城居住、就业人口为主,约占活动人口的73%,另有约25%城市访客和2%外地访客。

古城访客来源分布

• 外地访客在古城停留时间较短

外地访客在古城平均驻留时间仅为3小时;游客高峰出现在中午时段,为观光游客提供餐饮及商业服务;夜间吸引力不足,过夜游客仅不足外地访客总量的40%。

古城外地访客在泉州停留时段分布

现状问题

泉州古城自公元686年在现址建设开元寺后,经历唐-子城、宋-罗城、元-翼城-新罗城,直至明清时期古城格局基本成型,1970年代才向刺桐片区、城东片区等拓展,在1300余年的时间里,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承担了城市全部的生产、生活职能,空间的过度承载也相应产生了许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泉州卫星影像图

问题 1:道路拥堵、交通秩序混乱

古城非机动车出行比例高达85%,以电动车为主(约占44.8%),步行为辅(约占31.7%);但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情况突出、混行严重,部分路段交通拥堵。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电动车(图左);

古城出行方式结构(图右)

世界文化遗产点府文庙前的非机动车停车场

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品质差

古城的电力、通信架空线,私搭乱建;管材损坏老化,给水管漏损率超过30%,爆管现象严重;雨污合流管溢流污染、管道错接;截污管在河堤挂管。

电力、通信架空线

截污管在八卦沟河堤挂管

问题 3: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建筑防火能力差

古城内缺少消防站点,现有站点覆盖能力有限;同时,古城小巷狭窄,消防设施与消费通道难以满足需求;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防火间距不足。

现状消防站点覆盖范围

问题 4:古城传统商业业态流失

随着城市和人口向东发展与迁移,古城的商业设施的规模与竞争力在逐渐衰退。

问题 5:低端业态聚集

古城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海陆门户,现在已逐渐成为服装、鞋帽、五金,建材、电动车的批发零售物流集散中心。

古城城南地区街巷主要业态类型

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案例研究

选取13处世界遗产地所在城市,从“公共空间改造、慢行交通组织、整体风貌控制、功能活力复兴、传统文化挖掘、工业遗产再利用、遗产地展示指引”7个角度进行剖析对比,对泉州城市更新得到两方面启示如下。

01 强化城市“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本土文化造血能力:日本奈良、巴黎玛莱区,通过拓展古城传统文化的产业延展性,恢复了特色文化产业活力,同时,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民俗资源及传统业态,促进旅游业发展。

• 强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荷兰等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保护与再利用。

• 完善遗产展示的系统性:济州道面向不同访客类型进行遗产阐释,完善遗产展示体系。

02 转变城市“实体空间”的“建设理念”

• 转变城市的发展观念:借鉴布鲁日、哥本哈根、蓬特韦德拉的慢行引导系统,限制古城机动车发展,不贸然修建大型停车场;明确古城慢行的路权优先级,建设连贯安全的慢行专用道。

• 强化遗产的空间识别性:研究汉堡、伦敦、巴黎的天际线控制经验,明确开元寺等地标建筑周边的建设高度需要严格控制,充分考虑城市重要视线廊道的高控。

• 提倡针灸式的空间改造:参考巴塞罗那、布达佩斯、尼斯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小型公共空间的“针灸式”改造植入,提升古城宜居性。

泉州古城保护的手段与成效

01 提品质,复兴古城功能活力

• 优化古城功能,分阶段逐步疏解与古城定位不符业态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功能置换,逐步优化用地结构,疏解设施包括:区级以上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3处;过于集中的非基础教育类教育功能用地10处,小散乱的工业厂区55处等。共产生机会用地42.4公顷。近年来通过不断更新改造,已初步形成东亚文化之窗、大寺逅精品酒店、泉州美食城等改造项目。

工业厂房的功能置换与活化利用——东亚文化之窗

工业厂房的功能置换与活化利用——大寺逅精品酒店

工业厂房的功能置换与活化利用——泉州美食城

• 活化利用古大厝等传统风貌建筑

针对大量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类遗产,采取收储租赁、以修代租等方式实施古城私有房产资源整合,完成金鱼巷5间店铺、西街宋宅、台魁巷7号和旧馆驿25号等15处房产物业保护性收储和盘活;鼓励民间团体和个人修缮、运营文创、民宿等文旅产业等。

收储租赁——台魁巷7-1号

• 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

通过出台《泉州西街(钟楼至新华路)经营业态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成立西街商业理事会并建立业态提升工作联席会制度,通过设置业态准入机制,引导、培育、提升西街业态,提升古城功能品质。

02 古早味,延续古城传统风貌

古城风貌是泉州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泉州古城更新梳理了9片古城特色风貌片区,结合更新目标与要求,开展重点片区景观风貌管控与整治,形成后续双修建设项目库。

以中山路综合整治提升为例,中山路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自宋代起便是古城重要的南北通衢,北连古城靠山——清源山,南至宋元时期第一大港——泉州港,被誉为“泉州古城之脊”。中山路两侧为二层联排式骑楼商业街,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中山路串联了开元寺、府文庙、市舶司等“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七处申遗点,是特色鲜明、价值十分突出的泉州传统文化轴。

中山路东侧立面

针对目前中山路面临的骑楼建筑亟待修缮,底层商业店面风貌缺乏管控引导,街道商业活力逐渐衰落等主要问题,项目采取骑楼建筑“上下分层施治”的提升策略。

对二层的骑楼外立面风貌层,强调保护遗产的原真性,提炼中山路2.5公里骑楼建筑、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建立风貌库,坚持采用传统手法开展绣花式的方案设计,并利用在泉州本地回收的旧砖旧瓦进行原真性修缮,最大限度还原中山路真实历史风貌。

窗户、窗楣风貌库

柱式风貌库

修缮中的中山路骑楼

对骑楼底层的沿街店面层,强调店铺立面的实用性和街巷活力的激发,开展门面、店招定制化设计,通过设计导则提供菜单式的更新指引,确保风貌相协调。

店铺门面定制化菜单

同时,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技术保障工作中,2019年,泉州出台《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通过保护设计实践,将保护利用要求上升到立法高度,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施修缮方案也成为《泉州市传统建筑修建技术导则》《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修复整治办法》编制的重要参照项目,使保护设计理念能够发挥更加长效的作用。

在古城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更新中,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要素,将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名人典故等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升古城空间环境品质;在城市雕塑、景观标识、灯柱、座椅等设施上也应用地方历史文化符号,处处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古城特色风貌。

03 串步道,再现古城文化魅力

与福建省内、泉州市域内的其他古城、古镇、古村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泉州古城在城市特征、文化基因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与独特性,但面临遗存丰富却彰显不足,缺乏整体系统展示等问题。

福建省内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情况比较-1

福建省内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情况比较-2

划分主题展示线路与体验区。规划研究明确了“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侨乡文化、闽台文化”四大方面文化基因要素,通过梳理价值遗存载体,串联4张历史文化主题展示线路。

主题展示线路与地区

同时,进一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凝聚古城核心吸引力,在古城内划分城市文化体验主体区,包括传统商业街、现代商业街、闽南文化休闲体验社区、城市RBD;识别游客与居民活动区间,合理规划游线;完善全域化配套设施,提供一站式休闲体验。分区域分类分批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开展分类设计,明确历史文化主题、旅游观光服务主题、文化艺术主题、闽南多元文化等街巷主题定位和设计重点,盘整空间资源。

古城徒步穿越活动

在此基础上,举办“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温陵记忆•泮宫味道、六一古城童年等丰富多样的公众参与活动,提升本地居民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吸引外地游客走进泉州、了解古城。2018-2019年,泉州旅游产业总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和旅游接待人数均得到了大幅增长。

04 辟场所,修复古城蓝绿空间

与国内许多古城类似,泉州古城也存在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足、可达性有待提高、硬质地面积水严重、无障碍设施欠缺等问题。泉州古城更新通过小空间、微改造,逐步完善公园绿地格局。

• 拆改腾退,多点增绿:集约利用空间,增加一系列口袋公园,完善绿地服务体系,利用一切微小空间提升古城公共绿地的服务范围。

• 统筹协同,见缝插绿:统筹利用古城区寺庙内外开敞空间,在不影响文物保护建筑等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开敞空间绿化、增设景观家具、文化小品等方法,提升绿地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 以树为园,出门见绿:利用古城居住用地附近冠幅大于10m的榕树,建设一批小微榕树公园,极大提高绿地的可达性。

榕树公园——以树为园,独树成园

征收市第三医院,根据历史史料,恢复小山丛竹历史名园。梳理唐欧阳詹、宋朱熹和近代弘一法师等名家大儒在此发生过的事迹史料,整合崇福寺、城隍庙等周边文化资源,重现泉州旧八景之首——“小山丛竹”胜景。

以纪念欧阳詹、朱熹、弘一法师事迹主线,打造“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

通过设计导则管控,明确留白增绿重点地区。征收拆除许厝埕与古榕巷交会处的一处破旧民宅,通过植绿增绿打造成街心公园。

古榕巷口袋公园

同时,继承古人智慧微景观,探索古城海绵城市建设方式,通过ICM模拟积水分布、现状积水点分布,结合口袋公园、绿地与实施项目,规划提出适当恢复部分古井、古池,增强城市韧性。

05 塑品牌,弘扬古城历史文化

泉州是福建省经济龙头,制造业发达,但第三产业发展增速较缓。规划识别出泉州在与厦门、福州区域竞合中的独特性,即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文化底蕴、发展空间和人文环境,提出在古城更新中应鼓励发展创意产业,加强本土文化的造血能力,塑造泉州品牌,深耕文化土壤。在泉州市古城办的推动下,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

• 强化“润物无声”泉州古城保护与微更新展览品牌塑造。“润物无声”系列主题展览活动开始于2016年10月,近几年进一步加强了展览的频次与内容,至今已先后举办9场系列文化主题展览,包含80多个展项。展览邀请百余位来自泉州本土、福建地区甚至国际范围的参展人,吸引近40万本地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带动30多个民间年轻文创团队到古城创业。

闽南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年轻文创团队的灵感来源

• 培养古城讲解员,讲好泉州古城故事。2017年,泉州古城发展办公室与泉州市文旅局联合发起组建古城讲解员队伍,至今已举办四届古城讲解员培训,培训学员近千人,受聘上岗131名古城讲解员,在各种公益讲解活动中服务近1200小时,有效地宣传弘扬了泉州地方文化。

古城讲解员讲解古城历史文化

• 传承发展泉州闽南建筑文化。近年来,泉州市着力开展闽南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相关活动。2018年,泉州承办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威远楼举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展”;在府文庙明伦堂举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研讨座谈会”,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闽南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在学术年会开幕式上,启动古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点亮家园”建筑营造活动。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开幕式(图左)、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研讨座谈会(图中)、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展(图右)

• 组织活动,培育古城文化及艺术氛围。积极邀请国内国际文学艺术大家到泉州举办活动。2016年、2018年邀请全国文学名家深入古城开展采风活动,撰写有关古城的文学作品。2018年2月,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泉州古城举办艺术分享会,并在泉州影剧院首映纪录片《艺术怎么样?》,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06 理交通,营造古城慢行环境

针对泉州古城道路密度高、巷道宽度狭窄、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极高的特点,摒弃传统以机动车为导向的交通规划理念,提出“系统梳理古城道路,分类筛选适合不同交通工具出行道路,重新细化不同路权道路等级体系”的规划理念,探索古城路网街巷的合理级配、明确古城各类街巷路权划分。

• 打通道路毛细血管微循环:以历史街巷的分类保护要求为依据,结合道路网络级配需求,明确需要打通、微扩的道路。

历史街巷保护分类保护(图左)、

古城内需打通的街巷(图中)、

古城内需微扩的街巷(图右)

• 构建古城慢行专用系统:在古城内规划建设以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的慢行专用系统。针对古城干线道路围合街区内部红线宽度3米以上的道路,选择适当的路径划定非机动车专用道;针对红线宽度3米及以下的道路,选择较为连续且与出行方向一致的道路,建设非机动车专用路。结合古城城垣形制,选择风貌较好的道路进行步行化改造,针对古城交通需求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采用分时段的步行化措施,根据旅游交通需求制定步行时间段,并与交通分区政策相协调,提高古城内部道路利用率。

古城慢行系统示意

中山路慢行化改造前后对比(左:改造前;右:改造后)

• 严格限制古城机动车停放:古城范围内为机动车停放严格限制区,总停车位供给为机动车保有量的1.1倍,取下限。在古城周边建设4处P+B停车场,减少机动车进入古城需求。将干线道路两侧的公共停车设施转移到街区内部,减少路边停车对干线道路的交通通行影响。

古城周边P+B停车场分布图

07 提质量,改善古城基础设施

开展古城市政专项研究工作,从古城范围研究各类管线的系统布局及管线、管径要求,着力解决古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年久失修、供应不足和设施品质较低破坏古城风貌的问题。针对古城街巷宽度不足问题,探索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地段管线综合布局的技术创新手段,按街道宽度分类提出地下管线综合布局改造方案指引及综合小管廊的适应性方案。

中山路骑楼建筑结构安全的市政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