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的张海燕老人受邀参加邻居孩子杨桐12岁的生日宴会,宴会没有结束,警察就闯入了宴会现场,不动声色地走到孩子的父亲杨强面前,跟他说了几句话后,杨强就跟着警察走了。那之后,杨强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老人听说杨强触犯了法律被抓,杨强的妻子为了丈夫的案子,四处找关系,希望能减轻对丈夫的处罚。两个月后,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个家里,杨强的妻子刘桂珍出车祸死了,杨桐顿时成了一个“孤儿”。

杨桐的父亲杨强,父母早年去世,只有一个姐姐远嫁外省,姐姐有3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也没有能力管杨桐。刘桂珍的娘家,虽然有一大帮亲戚,杨桐还有两个舅舅,但是,这些亲戚却固执地认为刘桂珍的死,与杨强有着直接关系,他们从心底恨杨强,因而这帮人只在乎刘桂珍去世后的赔偿,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收留杨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海燕老人看到孤立无助的杨桐实在可怜,便把杨桐接到自己家中,和自己一起住,照顾杨桐的生活起居,培养他读书。张海燕老人是某医药公司退休的职工,老伴几年前已经去世了,一直一个人住,她和杨强是门对门的邻居。杨强犯罪前,他和妻子刘桂珍经常帮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张海燕在他们上班的时候,经常帮他们带杨桐,两家关系一直很融洽,杨桐也把张海燕当成自己的奶奶。

张海燕老人照顾杨桐的事情,很快就遭到她的儿子董浩文的强烈反对。董浩文对张海燕老人义务抚养一名服刑人员的儿子很不理解,觉得老人给自己找麻烦,多次劝说母亲别往自己身上添乱。张海燕说这么可怜的孩子,难道让他流浪社会不成?儿子说,孩子还有很多亲戚,万一不行就送福利院,反正不让她别管这个孩子。

张海燕却听不进儿子的劝说,毅然担起资助孩子上学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做母亲的工作不行,董浩文就直接去监狱找杨强谈,希望杨强自己想办法管儿子。杨强原本判的是无期徒刑,面对漫长刑期,妻子车祸去世,儿子无疑成了他生活和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动力,这一切常常让孤独的他暗自落泪。当董浩文找他谈了之后,杨强担心儿子今后的成长,担心儿子会流落街头,思想包袱更重了,以至于他心理彻底崩溃,人也变得疯疯癫癫了。

张海燕获悉这个消息后,狠狠骂了儿子一顿,说董浩文办了糊涂事。儿子出于理亏,再也不敢在母亲面前提杨桐的事儿了,也就默认母亲抚养杨桐的事情。

为杨桐读书,张海燕也是费尽心思,帮助杨桐。杨桐经历了父亲被抓、母亲去世的打击,情绪十分低落。尽管被张海燕照料,可是杨桐在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中考得一塌糊涂,语数外三门功课都没及格,附近的学校都不愿收他,还是张海燕去学校说的好话。入学后,学校的老师、同学都知道他父亲犯罪的事情,世俗眼光对杨桐颇有偏见,让杨桐经常遭到同学的耻笑,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伤害,而且越来越自卑,根本无法在学校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桐在学校待了几个月后,因为受不了同学们的排斥,开始频繁逃学,早晨出门后只是在街上闲逛,一整天都不去学校。那天张海燕在街上碰到杨桐,问他怎么不上学?他才极其委屈地吐出自己在学校的遭遇。张海燕老人听得十分心寒,给儿子打了电话,让他帮忙给杨桐换个了学校。

于是杨桐转入离家较远的市实验中学读书,张海燕每天接送,课余时间,还帮他补习落下的功课。在张海燕老师的关爱下,杨桐很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成绩提高得很快,并以593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学校还奖励了杨桐1万块钱。

杨桐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城市改建,张海燕老人居住的那一栋楼要拆迁,按照政策,被拆迁的用户不仅会得到一套还建房,还能得到一些补贴,杨桐父母生前的那套房子,也将享受相应的补贴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桐母亲那边的亲戚,多年对杨桐不管不问,这个时候突然找到张海燕老人,想要回对杨桐的监护抚养权,其目的显而易见。张海燕直接对那帮人说:“杨桐终究要长大成人,房子拆迁后的补偿,你们也别打主意,我替他存着,将来他长大了,愿意给谁就给谁?”

杨桐的两个舅舅却诬陷张海燕老人存心不良,早知道房子要拆迁,才抚养杨桐。还说,如果张海燕老人不让他们监护杨桐,他们就到法院告她,打起官司来,老人肯定得输。

这话倒是不假,毕竟杨桐虽然和张海燕老人生活,但张海燕并没有从法律意义上取得杨桐的监护权,只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才代管孩子。如今,那些人突然要回监护权,不管动机纯不纯,张海燕都不得不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不影响杨桐的学习,张海燕只能同意杨桐由他们监护。不过,监护是监护,杨桐家的房子补偿是绝不能落在那些人手里的,于是,老人又让儿子帮忙处理。儿子就找了市里一名资深律师,和杨桐的舅舅们交涉,交涉的结果,自然不会让对方占便宜,更不可能让他们像吞并杨桐妈妈的赔偿款一样占了杨桐的房产。

见捡不到便宜,杨桐的舅舅们又以各种理由,推辞不管杨桐了,杨桐只得回到张海燕身边。转眼间,杨桐已考上大学,拆迁款补偿款也下来了。张海燕帮杨桐领了新房的钥匙和拆迁补偿款,交给杨桐,杨桐却没有接,说这些东西由奶奶保管,他放心。杨桐还说,以后他结婚了,也会赡养老人,要加倍偿还老人的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听到各种令人心寒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自私让我们感到失望。然而,张海燕和杨桐的故事却宛如一股清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情义的力量。

张海燕是杨强的邻居,当杨强因为触犯刑法被抓,他的妻子又因车祸去世后,杨桐成为了“孤儿”。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强的亲戚们却不管杨桐,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又一次打击。然而,张海燕并没有选择旁观,她挺身而出,担起了抚养杨桐的重任。这种无私的行为不仅展现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心,更体现了她作为一个邻居的责任和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杨桐家的房子拆迁时,他的舅舅们却纷纷出现,争夺杨桐的监护权。显然,他们的目的并非出于对杨桐的关爱,而是看中了房子的拆迁款。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杨桐的伤害,也是对张海燕善良之心的亵渎。面对这种情况,张海燕并没有退缩,她清楚地知道舅舅们的真正目的。为了保护杨桐的利益,她果断地让儿子找来律师,通过法律手段打了一场官司。最终,杨桐的财产得到了保护,他也能够继续安心完成学业。

杨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他并没有被打倒。相反,在张海燕的悉心抚养和培养下,他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杨桐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张海燕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将来一定要孝敬张海燕奶奶,报答她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图报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情义的美好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张海燕的善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她的行为并非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纯粹的善良和同情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张海燕的精神,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小小的善举,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杨桐的成长经历也告诉我们,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杨桐的知恩图报也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反思社会的现实。在利益面前,一些人往往会迷失自己,忘记了情义的重要性。然而,正是因为有像张海燕这样的人存在,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好和希望。我们应该倡导和弘扬这种情义精神,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海燕和杨桐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情义、温暖人心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担当和感恩。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也看到了努力和奋斗的价值。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用情义去温暖身边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