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下午,在北京,民营企业权益维护线下系列研讨沙龙继续开启。

实践中,一些民营企业主在维护权益过程中因做出有瑕疵行为,被对方揪住,反而陷入更大的被动。

本次线下系列研讨沙龙即以此为主题,请办理过类似案件并取得成功效果的律师交流胜诉经验,同时也欢迎其他律师、民营企业相关人员一同研讨交流。

感兴趣者,可加微信“gaibian202307”报名——

微信号|gaibian202307

往文回顾

案件被媒体报道后,经最高检干预,案件由存疑不起诉最终改为法定不起诉,女企业家纪某终获清白。

因为一笔150万“欠款”,公司一位负责人法庭上同意归还价值146亿的探矿权。公司打官司希望确认调解协议书无效,四年无果。法制日报旗下《法人》杂志记者彭飞对此事追踪两年,作出报道。法院最终启动再审程序,撤销了调解协议书。

江西日报记者洪怀峰了解此事后率先发出调查报道,引起江西省和高安市两级政府的关注,最终检方撤诉。

经济参考报发出报道后,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当即责成省交通运输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组成工作专班,当天下午即支付部分款项,并承诺春节后确保剩余资金支付。

内蒙古女企业家刘素琴一审被判涉黑涉恶,家人也受到牵连获刑。《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周群峰率先报道了该案,引起新闻界和法律界广泛关注。最终,法院二审去掉了刘素琴的涉黑罪名,同时宣告刘素琴的哥哥刘会员等8人无罪。

上海一公司持有“金银花”商标后,谁敢再用“金银花”仨字,就起诉谁。一百多家花露水企业,为此被索赔上千万。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了“金银花”商标,系列案件反转,并被写入2023年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对“金银花”等“碰瓷式维权”说不,为合法经营者撑腰。

法院两次判王润志有罪,两次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澎湃新闻作出报道后,2021年1月11日,广东汕头市潮南区法院宣告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王润志无罪。

新京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并做出深度报道,逐渐还原出真相。几个月后,二审法院改判企业家无罪。

当年导致一些夫妻被迫离婚的嘉禾拆迁事件。时任新京报记者罗昌平实地深入采访,率先作出深度报道,之后央视记者连续4次报道跟进。引起国务院关注,建设部副部长亲自带队入驻调查,当地一把手被撤职,拆迁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