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3月初,部分媒体报道,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位于大鹏的七娘山恢复“大鹏山”本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留言全文

在留言中,该网友还拿出了《新安县志》的记载:“大鹏山,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一名七娘山,大鹏所镇山也。昔传有仙女七人游此,以其如鹏踞海,故名。“因而,他认为,今天的七娘山,在古代由于其‘如鹏踞海’,所以名叫“大鹏山”。

历史上,大鹏山真的一直指的是七娘山吗?并不是,或者说,明朝时,大鹏山指的并不是七娘山,而且,当时便已有地方记录了七娘山之名。

大鹏的山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东部,区域内山脉连绵,山高林密,主要有横竖两座山——七娘山和排牙山。

七娘山,位于大鹏所城以西,海拔869米,系深圳第二高峰,是大鹏半岛南岛的主要山峰。关于七娘山名字的来源,目前较为广泛的说法是“山上有七座山峰,错落有致,山势险峻雄伟”,故称“七娘山”。《新安县志》的记载则是“昔传有仙女七人游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新安县志》记载的“大鹏山”

排牙山,横贯在大鹏所城北部,顶峰海拔707米,系深圳第六高峰。关于排牙山地名,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该山因为岩石长年累月受海风侵蚀,从南面望去酷似一排排错落不齐的牙齿,故得名排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鹏城及其背后的排牙山

翻开史料志书,大鹏山在不同的朝代,应该分别指的是排牙山(明朝)、七娘山(清朝)。

明朝的“大鹏岭”与“七娘山”

大鹏山在明朝官方记载为“大鹏岭”,而对于当时人们来说,大鹏岭的位置的参照物,毫无疑问就是当时大鹏半岛的官方机构——大鹏所城。

目前所发现的记载“大鹏岭”地名最早见于天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大鹏岭,在 东莞县东南三百五十里,其脉自罗浮山来,状如飞鸟”。该志没有提大鹏岭与大鹏城的位置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明一统志》关于大鹏岭(山)的记载

而在三年后(天顺八年)的《东莞县志》,亦记载“大鹏岭,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比《大明一统志》更加简洁。不过,该志还在“海岛山洲”一节中,记载了“七娘山”。由此可见,明朝时,大鹏岭并不是七娘山。

之所以七娘山会被记到“海岛山洲”一节中,个人认为是因为记录者的观察角度问题。如果站在所城南门,的确是隔着大海望见七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顺《东莞县志》关于大鹏岭与七娘山的记载

明朝共有三部《广东通志》,分别是嘉靖年间戴璟所纂的《广东通志初稿》、黄佐的《广东通志》以及万历年间郭䕁所纂的《广东通志》,其中后两者载有“大鹏岭”。黄志的记载和一统志相差不大,而郭志则记载了大鹏岭与大鹏所城的位置关系:“大鹏岭,在大鹏千户所后,脉接罗浮,状如鹏举”(这个记载也被清康熙《广东通志》所沿用)。 也就是说,当时的大鹏岭指的是在大鹏城后的排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佐《广东通志 》关于大鹏岭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䕁《广东通志》关于大鹏岭的记载,很明确地指出其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广东通志》关于大鹏山的记载与郭志无异

郭䕁的通志并没有记载七娘山,但在其所著的《粤大记》的地图上,则载有七娘山,位置与现七娘山无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粤大记》的“七娘山”

从天顺《东莞县志》与万历《广东通志》、《粤大记》的记载来分析,在明朝的官方记载中,大鹏岭(山)应该是排牙山,而七娘山一直是七娘山,并无原名大鹏山(岭)的相关记载。

清代的记载

进入清朝后,“大鹏山(岭)”的位置突然之间发生了“改变”,从现在的排牙山变到了七娘山,同时大鹏半岛上又出现了一个“新山名”——“老大鹏山”。

与大鹏山一样,老大鹏山的位置也出现过“移动”,而且这个移动是随着大鹏山(岭)位置的改变而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舆图·新安县图》地图上的

“大鹏岭”与“老大鹏山”

在清康熙二十四年的《广东舆图·新安县图》的地图中,同时出现了大鹏岭和老大鹏山。大鹏岭位于所城北部;而大鹏山则出现在所城的南部。不过,本书的文字部分,却提到了大鹏岭“一名七娘山”,又提到了“通归善界”;而老大鹏山则是“在城东南大海中,大鹏岭之前”“旧志未载,今查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舆图·新安县图》关于

“大鹏岭”“老大鹏山”的相关记载

(该记载被雍正《广东通志》完全摘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广东舆图》的图文记载来看,虽然提到“一名七娘山”,该书的大鹏岭应该还是指的是排牙山而不是现在的七娘山(山在城后,又通归善界)。

把大鹏山与现在的七娘山完全等同的,则开始于康熙二十七年刊刻的《新安县志》。在该志所绘制的《县境图》中,大鹏岭位于所城西南部,也就是现在的七娘山处;在《山川》一节中,其描述相较于《广东舆图》,少了“通归善界”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鹏岭”已来到了七娘山的位置

成书于康熙三十八年的《粤闽巡视纪略》则载:“大鹏所,其南面有七娘山,山外为老大鹏,即滨大海所城”。(此处并未提及大鹏山)该书作者杜臻于康熙二十二年奉命巡视粤、闽,考察沿海地理坐标、海防设置、海洋岛屿等。该记载是否为杜臻询问当地百姓而得出的,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粤闽巡视纪略》书影

在之后乾隆《大清一统志》、嘉庆《新安县志》、道光《广东通志》以及光绪《广州府志》,其记载与康熙《新安县志》的记载差不多。也就是说,清康熙年后,大鹏山才被视作现在的七娘山的原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新安县志》

道光《广东通志》

光绪《广州府志》

扑朔迷离的“老大鹏山”

上述的清代史料,关于老大鹏山的相关记载,都认为其位于大海之中。翻遍明朝的史料,并未见“老大鹏山”的相关记载(但明朝时有老大鹏,当时称旧大鹏)。

不过,在大鹏当地,的确是有“老大鹏”地名的说法。相传,大鹏所城的定址一开始并不在现在的鹏城村,而是在大鹏半岛南端的西涌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粤大记》地图上的“旧大鹏”与“旧大鹏烟墩”

在西涌附近,有一段长80米的老城墙,人们把这里称做“老大鹏”。当地流传一个传说,大鹏所城原来是打算建设在该处的,但开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听到了黄獍的叫声。人们觉得叫声不吉利,就向上报告,一直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说“黄獍(惊)叫,皇帝惊”,确实不吉利,于是重新选址。传说归传说,但西涌当地现在仍有老大鹏炮台、老大鹏烟墩等遗迹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南中国海图》上的“老大鹏”

如果山名后于“老大鹏”出现,那么老大鹏山既有可能是老大鹏北部的七娘山,也有可能是与西涌隔海相望的赖氏洲;如果山名中的“老”是为了与“新”大鹏山相对,那老大鹏山更大的可能指的还是七娘山。

大鹏半岛一带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官方机构是宋元时期的叠福盐场(位于咸头岭附近),相关官员前往叠福盐场,坐船靠近陆地时,看到的是横贯在盐场背后的七娘山,“状如飞鸟(鹏举)”。如果从这角度来推测,最早的大鹏山是指七娘山,亦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到了明朝时,当时整个大鹏半岛唯一的官方机构,便是大鹏所城。相应的,官员乘船前往所城,或在所城南门前,亦可看到“状如鹏举”的排牙山。翻阅老档案,“东莞县东南XXX里有大鹏岭,状如飞鸟”,便将排牙山认为是前朝所记的“大鹏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者,在明朝时的大鹏人的记忆中,存在着一座与当时官方记载的大鹏山不同位置的老的大鹏山,而这个记忆一直延续到清朝,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在迁海之前,大鹏岭是排牙山,老大鹏山是七娘山;迁海复界之后,大鹏山变成了七娘山,而原来在大鹏山之前的老大鹏山,就被“赶到”了大洋之中。

(以上关于大鹏山与老大鹏山的猜想并无史料支撑,纯属个人臆想,切勿当真)

言而总之,在清朝时,是同时存在大鹏山和老大鹏山,而大鹏山一般被认为是七娘山,而老大鹏山则是大鹏海上的某座岛。

民国时期的大鹏山

以土生菌现在能接触到档案材料来看,当时的大鹏山,较大可能又“回到”了排牙山。在云南《民国日报》1937年7月13日一期载有《粤省府拟开大鹏湾为广东空军根据地,并建筑坚固炮台增强防务,永戢盗风及免沿湾之受患,港当局对此极表赞同》一文,在“军事家之观察”一节中提到:“大鹏湾外人称‘湃亚士湾’,又名大亚湾,若以整个港湾而言,则属宝安及惠阳两县,当地有大鹏山,为两县之天然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篇报道来看,这个大鹏山便是宝惠两县的分界线——排牙山(当然,现在排牙山全属深圳辖区)。

在1933年5月15日的广州《民国日报》上,有一篇关于剿匪的报道,该报道称,“驻惠阳第五区海军司令参议蔡腾辉氏……近日探得大鹏湾附近之大鹏山佛子岭与一带股匪出没,并饬调五区警队,分途出发堵击,前往助剿,以期从速消灭匪氛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该报道的具体情节来看,惠阳的五区警队能出动剿匪,那就证明该地惠阳的警队能管得到,那么此大鹏山非常大的可能是排牙山而非七娘山了。

当然,如果能找到佛子岭在哪,那就更好了。可惜,土生菌问了几个大鹏人,都表示没听过该地名。

土生土长的大鹏人怎么看?

在一些媒体关于本次争论的报道中,均有列明的当地人的意见,“七是经走访、访谈南澳办事处相关社区负责同志、老年人协会会长等,均反馈七娘山地名属祖上代代相,具有传承意义。”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也表示,“在对本地居民走访中,多数访谈者也表达了对七娘山地名的支持意愿。此外,七娘山已成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中知名徒步登山旅游名片,有利于促进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回复全文

土生菌也在今年年初时两次去过大鹏,并咨询了几个当地人,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表示七娘山之名他们祖辈是一直这样叫下来的。而土生菌问他们是否听过“大鹏山”之名,他们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没听过”。

有位龙岐村的本地人还提到一点,用本地话读“大鹏城”和“大鹏山”的话,两者是十分接近的,容易混淆。他们也十分反感一些支持七娘山“复名”大鹏山的理由,如“七娘山听起来像‘凄凉山’”之类的,因为“七娘”和“凄凉”在本地话中并不谐音,“七”是入声字,“凄”则是平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大鹏人是反对七娘山改名的。

土生菌的碎碎念

土生菌认为,地名的更改,要遵循两个原则,从旧、从本地人。从旧,七娘山之名早在明朝天顺年间便已见诸史料,至今已有560年历史;从本地人,绝大数大鹏人称“七娘山”一直就是这么叫下来的,反而大鹏山他们很少听过。从这两个原则出发,七娘山是不应该改名大鹏山的。况且,在不同年代,大鹏山的指向也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7年《宝安县地图》上的七娘山

有人提到了前些年“阳台山”改名的例子。实际上,七娘山和阳台山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阳台山和羊台山,就如同“萧红”和“肖红”的关系,两者是因为汉字简化工程而造成的;七娘山和大鹏山,就如同“鲁迅”和“周树人”的关系(实际上大鹏山的问题更加复杂),是原名和常用名的区别。我们不能因为鲁迅原名周树人,就要求把所有的鲁迅都写成周树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卫星地图中的七娘山和排牙山

其实,如果要让市民群众了解“大鹏山”与大鹏的关系,更好地办法,是在七娘山(最好也包括排牙山)的各个登山口和顶峰,将关于七娘山和大鹏山的史料都列出来,让市民群众主动去了解去分析,而不是改名了事。

(原本土生菌是以为这篇文章2000字就能写完,没想到也快4000字了,再次声明,本文仅是土生菌个人观点)

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深圳历史

2024-02-22

2024-01-19

2023-12-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