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屋顶书单No.004

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

[美]珍妮特·萨迪-汗 赛斯·所罗门诺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年6月,¥68.00

导读人︱何玲「德科未来城市」主编

珍妮特·萨迪-汗(Janette Sadik-Khan)是纽约前任交通局局长,2007-2013年,她负责纽约街道的重大改造,将时代广场百老汇打造成非机动车通行区域,建设了长达400英里的自行车道,建造了60多个城市广场。她设计了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新标准,目前,全美已有45个城市采用了这一标准。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2007年,「纽约计划」公布,这项计划包括127项提案,致力于提高纽约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生活效率和质量,为未来直到2030年的纽约,再增加100万的人口,并且把交通事故的年死亡人数减半。在这本书中,珍妮特不仅总结了「纽约计划」的始末,还提供了全世界关于「伟大街道」的诸多案例。

希望这本书能启发政府官员、规划专家和城市居民:纽约市交通网络的复兴没有清除任何一个社区,或者夷平任何一幢建筑;与美国城市每年斥巨资修建新的有轨电车、轻轨,翻修旧车道、旧桥梁相比,纽约市「街道复兴」的成本惊人地低廉,而且执行起来非常迅速,几天之内或者几周之内就可以完成。

●一句话了解一本书

街道真正的使用者是人,而不是车;而要激活一条街道,有时候只需要几桶油漆。

什么是经典的「雅各布斯-摩西」之争?

摩西和雅各布斯所代表的是城市理念的冲突。

摩西要建造一个整齐划一的纽约城,街道主要是为车辆服务,剩下的才是留给行人的空间。然而,他的道路设计理念所排除的不仅仅是交通矛盾,更是道路的所有复杂性。

简·雅各布斯则将这种混沌的复杂性视为街道赖以生存的关键。生机勃勃的「街道」是社会「财富」至关重要的表现形式,这种财富也有益于商业,适合步行、富有生气的街道会自发形成公共秩序,步行交通推动当地商铺的发展。因此,步行不仅有助于城市的安全和生活品质,也与城市的经济息息相关。

●什么是「抢街」?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做Streetfight,直翻为「街道之争」。这种争抢街道的场景,在纽约是这样的——

纽约市包括曼哈顿在内的五个行政区的司机每天开车来回770万人次,行驶3000万英里。这些车辆行驶和停放都需要足够大的空间,这也是纽约市大多数街道的空间一直被车辆占用的原因。这种不平衡意味着每天都在进行「抢街运动」:出租车、行人、公交车、三轮车、送货员、卡车和街边小贩为了空间、安全和速度搏斗。

纽约的这场「抢街运动」改变了纽约人、美国人甚至世界理解街道的方式。

●街道为什么重要?

街道的改变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乘坐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自行车,也更有趣,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盈利。这不是非此即彼的。

人行道并非仅是为人们步行所用。人们每天坐在消防栓上,靠在路灯柱、建筑和栏杆上,这无声却深刻地表明:在我们的街道和人行道上没有空间给人们停留,供人们消遣。每块区域都有其功能。一个看似矛盾的事实是,「无所事事」赋予一个城市生命的力量。

「一个先进的城市不是穷人驾驶汽车的城市,而是一个富人会乘坐公共交通的城市。」

●关于街道,我们有哪些和真实情况相悖的认知误区?

修建更多的车道只能产生更多的车流。洛杉矶交通部门的官员想提升405号州际公路的车速,耗费1亿美元、四年半时间修建了一条10英里(16公里)的共享车道。结果405公路的通勤时间还比原来增加了1分钟。城市规划师需要考虑的是提供更多理想的出行方式,而不是修建更多的道路。

道路规划师往往按照设计公路的方案来设计城市街道:宽阔的街道意味着更多的车辆通行空间,给汽车提供了更多的缓冲空间,使车辆免于相撞。事实上,高速公路标准的宽度反而会诱发高速驾驶行为,以及频繁的变道。然而一旦司机发现彼此离得更近,他们会更谨慎驾驶,低速通过。这比修建宽阔的车道更见成效。

把公园大道隧道变成单行道,交通事故降低88%;皇后区的宝石大道从四车道转为两车道后,交通事故降低37%,在布朗克斯南部大道合并了车道、并且修建「行人岛」后,伤害事故减少28%。

随着骑行人数的增加,街道会变得更安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骑车,他们在街上的可见度增加了,当司机看到更多的骑行者时,他们学会期待,以预测骑行者的行动。当司机必须和他人共享道路时,他们会把速度放慢,环顾四周,这也保护了行人,完成了良性循环。

修建过街天桥并不是保护行人,而是把街道主导权交给汽车。人行过街天桥是强迫行人走远路,跨国高速公路的二流设计。这种不方便的过马路方式损害而不是改善了安全性,让行人感到困惑,诱惑他们尝试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危险地横穿马路。

到底是谁正在使用街道?事实证明,企业更依赖于不开车的顾客。人们坐下来一边品尝咖啡一边欣赏街景,其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几个停车位。

●成本低、速度快的精彩改造案例

⦿关键项目:改造纽约时代广场——

从「交通黑洞」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步行区、零售区。改造完成后,多出2.5英亩的步行空间,整体车速比之前提高7%,面向时代广场的底楼店铺的租金每平方米翻了一倍,截止到2011年秋天,时代广场首次挤进全球十大零售商圈。

而这样的改造,只用到颜料、指示牌、标记、绿植和户外桌椅,仅仅花费几十万美元。到广场的最后发展阶段,重新设计了街道,添置漂亮的砖瓦、永久性座位,安装了先进的排水、供电系统。这里成为许多年度活动举办的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纽约时代广场改造前(上图)和改造后(下图)

⦿快速建立步行广场:改造街角停车场——

用热塑塑胶进行分区,用亮绿色的树脂涂层来模拟出一块开放的绿色空间,布置露天桌椅,放置大盆的盆栽,种上小树苗,并且用当时修建桥梁工程剩余的大理石石块砌出边界。当地商业促进部门同意为广场的维护提供赞助,他们负责派人清洁打扫,每晚收拾桌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角停车场(上图)改造成口袋公园(下图)

⦿运营型项目:「夏日街道」计划——

连续三周在周六清晨清除车辆,把一条纽约街道改造成供行人在夏末骑车、跑步、散步或者街头舞蹈的地方。持续五年后,参与人数翻倍,并且成为纽约年度夏日盛事。要让这一空间持续活跃,需要当地社区或者商业团体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负责步行区项目。

⦿对街道的精细化设计——

交叉路口非常宽阔,丧失了警示司机减速的功效,也未提供行人应对转弯卡车或公交车的保护区。传统设计中缺失的区域可作为路缘延伸区。在街道两侧进行路缘延伸,可减少行人横穿约20英寸的行车区域的距离。人行区域的扩张提高了行人在街道上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岔口案例:缩短过街距离,增加街角广场——

拉出行人岛,扩大可供步行的区域;由于这里本来就有开放区与一栋建筑毗邻,因此空间被激活了,可以用来安排食物摊位、桌椅、步行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