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刘德科

1.恒大地产被罚41.75亿元,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恒大还有钱交罚款吗?

2.许家印被罚4700万元,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这不是毛毛雨吗?

3.处罚的意义不在于金额,而在于:对于旷日持久的恒大困局,监管层终于给出了明确的处罚。

4.昨天(2024/3/18),恒大地产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主要原因是2019年和2020年财报造假,公司债券涉嫌欺诈发行。告知书用词极其严厉:「许家印决策并组织实施财务造假,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

5.有多恶劣?告知书说,2019年恒大地产虚增收入2139.89亿元,虚增利润407.22亿元;2020年更夸张,虚增收入3501.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近八成(78.54%),虚增利润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近九成(86.88%)。

6.这种恶劣造假,是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种污蔑。在2019年和2020年,房地产已经变成了一个微利行业,恒大的造假行为给外界虚构了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形象,带歪了社会各界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理性认知。认知出现严重偏差,会影响各方决策。

7.现在证监会给出的,是行政处罚;走完了行政处罚,下一步将会是刑事处罚。

8.从2021年6月至今,引发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动荡的恒大爆雷事件,已经拖了快要三年了。恒大必须要有一个清晰而坚决的处理结果,中国房地产行业才能真正开启重生之路。

9.恒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颗毒瘤。

10.恒大甚至是中国经济的一颗毒瘤,必须尽早切除,各方才能恢复健康。

11. 从2021年6月恒大爆雷,到2023年9月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这中间隔了两年多时间。现在,证监会给予恒大地产行政处罚,又过去了半年。

12.我们能理解,要把恒大这一团乱麻理清,形成清晰的法律证据链,确实需要时间;但在楼市纾困与保交楼任务面前,给不了那么多时间——期待相关部门继续加班加点,尽快给恒大爆雷事件画上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句号。

13.想起一桩往事:2001年,极少题词的时任总理朱同志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之题写了一句极其朴实的校训——「不做假账」。

14.不做假,就是不作恶。国家,企业,个人,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