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注重气派、讲究排场,做人骄傲自大、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就是“官架子”,便是有“官威”、有“官气”。但往往有“官架子”,“官威”逼人的干部,在百姓心中却没有一点“官样子”。反而是那些“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没有一点“官架子”的朴实干部,百姓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有“官样子”。因此党员“为官”要务实笃行,不摆“官架子”,放下“官威”、不显“官气”、祛除“官僚”,才能够树立起“官样子”,才有党员该有的样子。

找准定位,放下“官威”。如果为官者对自己定位不准,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知道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履其责,把自己当做了“领导”,忘了自己的服务本质,难免就会飘飘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老爷”,处处摆“官架子”,“官威”逼人,最终只能“乌纱帽”不保,遭百姓唾弃。因此为官首先要“找准定位”,要深知为官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时时刻刻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一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俯首听民意,躬身解民忧,才会有“官样子”。

为民谋利,不显“官气”。“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官架子”摆的有多高,“官气”有多重,就会摔得有多重。而放下“官架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显“官气”的“父母官”,人民会永远记住他。官员们做得对与错、多与少、好与坏,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挂在嘴上,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因此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儿、干实事儿、解难事儿,把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一件件一桩桩事都做好做实,才能够在人民群众心中立起“官样子”。

持正守廉,祛除“官僚”。“官僚”作派的“官架子”,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为官者一旦身染“官僚”之气,便会在前行的路上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身陷“泥沼”,不能自拔。只有严于律己,守心持正,谦恭廉明,戒骄戒躁,务实笃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够有效祛除自身“官僚”之气,才能够不染“淤泥”,才能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不动于微利之诱惑。只有“官僚”不沾身,常怀感恩之心,心存敬畏,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祛除“官僚”之疾,才能够放得下“官架子”,做出一副“父母官”的“官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