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子文

3月15日,台湾立法机构上演了一出闹剧。当日原定的质询议程,由于所有民意代表集体缺席,负责人韩国瑜果断地宣布结束议程。对此,民进党的多位委员愤然抗议,其外围人士及评论者更是纷纷对韩国瑜此举发起猛烈抨击,但这些批评中充斥着诸多站不住脚的论调。在此事件发生之前,另一插曲悄然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4日,柯文哲与蔡英文的会面消息刚刚传出,柯文哲原本意图借此机会提升个人曝光度。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乎众人意料。仅仅隔日,所有媒体的焦点竟齐刷刷地转向了韩国瑜。起因正是韩国瑜因无人出席而果断终止立法机构议程的决策。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中所展露的荒谬逻辑与态度。有人竟将韩国瑜不允许迟到委员事后质询的行为,与病患因迟到错过医院门诊相提并论,这种荒谬的比较不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显得无知至极。要知道,医生的门诊时间固定且有限,即便患者迟到,医生出于人道主义往往也会尽量等待。

但立法机构的质询却截然不同,它并非按固定时间进行,而是根据民意代表们的排定顺位逐一进行。一旦民意代表缺席或迟到,质询顺位便会自动下移,若所有民意代表均未出席,议程自然结束。这是立法机构长期形成的议事规则,旨在确保议事的高效与有序。然而,有些人却对这些规则视而不见,甚至企图用荒谬的比喻为其开脱。他们声称民意代表只需在轮到自己时到场即可,无需听取他人的质询。这种论调无疑是对“代议政治”的极大误解与亵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代议政治”的本质在于代表民众进行议事与决策,而质询则是民意代表们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若民意代表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遵守,又何以代表民众行使权力?更有甚者,有人竟以台湾过去立法机构的陋习为借口,认为无需改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过去习以为常的事并非都是正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必须对过去的做法进行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若立法机构的议事规则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就应积极推动改革,而非抱残守缺。在立法机构中,民意代表们也应遵守议事规则,尊重其他民意代表的质询权利,而非以自我为中心,随意缺席或迟到。此外,我们还需明白,代议政治并非简单的权力游戏,而是承载着责任与义务的公共事务。作为民众的代表,民意代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积极履行职责,为民众谋取福祉。若他们连最基本的议事规则都不遵守,又怎能赢得民众的信任与尊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基本的规则,实际上并非台湾地区所独创,而是全球代议政治的通用标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规则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那些代议政治的先行者,以英国为例。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制度国家之一,其下议院的运作方式一直备受全球瞩目。在英国下议院,议员们需要严格遵守一套详尽的议事规则。每当进行质询时,每一位议员都需正襟危坐,耐心聆听他人的发言。这里的议事并不只是单方面的表达,而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议员们不仅要为自己的观点发声,更要尊重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更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下议院的座位设计也别具一格。座位数少于议员人数,这种巧妙的设计实际上是对议员们守时和敬业精神的隐性督促。一旦有议员迟到,他们可能会面临无座可坐的尴尬境地,甚至需要站在门口参与会议。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对议事规则的尊重,也凸显了英国对于代议政治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台湾地区的某些立法机构中,我们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特别是民进党的某些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在蔡英文执政的这八年里,似乎逐渐养成了散漫的习惯。他们似乎将给予他们的便利视作理所当然,对基本的议事规则置若罔闻。这种态度不仅是对自身职责的懈怠,更是对选民智慧的侮辱。如今,当韩国瑜作为新上任的负责人展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时,这些民进党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却开始抱怨他们的质询权被剥夺。然而,他们却未曾反思自己为何常常迟到、为何不能在议场内全程参与。作为立法机构民意代表,他们的职责本是代表选民发声,但如今却将这种责任抛诸脑后,实在匪夷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民进党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这种糊弄态度已经难以为继。韩国瑜的上任已经为台湾的政治生态带来了新的气象,未来的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所有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能够回归本职、尊重议事规则、真正为民众的利益发声。毕竟,代议政治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