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苏州纳米城

集聚纳米企业近1300家,产值突破1550亿元,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取得卓越成绩。此外,2023年,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获评江苏民营企业创新百强企业6家……一组组数据证明,纳米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高歌猛进,无数科技创新创业梦在这里展翅腾飞。

1纳米,十亿分之一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等同于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单位,撬动了千亿级的产业。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一步步建载体、引人才、招企业,勾画这一未来产业的蓝图,使之在短短十多年间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人才、技术和产业高地,成功跻身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瞻性布局,从无到有聚力发展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产业。面向未来,提前布局才是王道。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内率先布局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伊始就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首个以“纳米”命名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落地发展,掀开了纳米产业求索奋进的崭新篇章。

从无到有,苏州工业园区魄力十足。为了抢占世界纳米科技制高点,园区筑巢引凤,人才纷至沓来。在苏州纳米所的引领带动下,独墅湖畔迅速集结起一支人才队伍,推动了苏州纳米产业的蓬勃兴旺。一批纳米产业高端人才,在这里集聚。

2008年,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拿着高薪和多次获奖成果的李清文选择回国,并加盟苏州纳米所。她回忆称:“刚来的时候,园区谋求产业转型,纳米产业刚刚起步,园区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力量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苏州纳米所,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创业环境。”

随后在2010年,园区率先在国内将纳米技术产业列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纳米三年双倍增计划、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引领计划及纳米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李清文认为,在园区纳米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苏州纳米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中科院品牌的引领,众多国际纳米人才会集到苏州工业园区;从纳米所也走出了不少创新创业人才,覆盖新材料、能源、生物医药、传感、通讯等领域;与此同时,苏州纳米所还在进行技术输出,将技术转化给企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多年来,苏州纳米所不断整合优势力量,凝练学科方向,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相关领域前沿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了一支包括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重点人才的科技创新队伍,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仪器设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科研体系,成为纳米科技领域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苏州纳米所刚成立时,周边还是一片农田,十七年后,这里大院大所林立,上市企业遍布,高端人才集聚,已成为苏州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

载体培育,产业发展无形助推器

为了构建起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园区动作不断。2013年1月,作为园区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主阵地,苏州纳米城正式投用,并定位为全球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国资的力量不容忽视。苏州纳米城由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米公司”)负责运营与建设。纳米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涵盖企业筹建、经营、管理、发展等四大阶段,包括项目申报、政策咨询、企业培训、资源对接、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与传统工业坊、创业孵化器和一般产业基地不同,苏州纳米城是一个具有领域宽广性和功能完备性的全球最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纳米公司董事长张淑梅解释说,这里的“产业综合社区”是指综合了多种产业功能的集聚区,兼具创新研发、工程化中试、小规模生产、成果转化、专利运营、产业服务、总部办公、综合配套等多种元素,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

以搭建公共平台为例,园区在基础性平台上,建立纳米加工平台、纳米测试分析平台、集成微系统封装平台等;在技术支撑与工程化方面建立MEMS中试平台、纳米机电制造、光电制造、有机光电制造和光电加工设计试验中心等,同时建立标准与检测中心、产业投融资中心等,全方位服务园区企业的技术科研、产品创新、产业化发展需求。目前,苏州纳米城已累计入驻20个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

“企业需要高端仪器对产品进行检测,一台设备的成本高达几千万,平台的设立为初创企业省去了很多开支。”江必旺带领的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驻苏州纳米城的团队,他对企业发展初期纳米城给予的帮助深有感触。

小火慢焙,纳米的城邦初见成效

驱车从百川街驶入,穿梭在苏州纳米城内的道路上,一栋栋建筑映入眼帘,很难想象,十多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空间大、潜力足,但与之相对的是投入大、回报慢。“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既要看得远,前瞻布局规划先行;又要沉住气,甘于坐‘冷板凳’,慢工才能出细活。”张淑梅说。

好在,纳米公司有耐心,经过十数年的耐心培育,纳米的城邦初见成效,苏州纳米城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截至2023年底,苏州纳米城入驻企业超550家,培育5家上市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0家,引进院士团队10个,培育市级以上人才超300人。

正如江必旺所说,苏州工业园区最大的优势已经不只是政府提供资金的支持,而是吸引集聚一批优质纳米企业,打造纳米产业良好的氛围,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得行业内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交流频繁,彼此之间相互支持,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势。

纳米产业飞速发展,载体资源也持续扩盘。十年间,苏州纳米城的坐标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陆续点亮。从开园时的10万平方米到如今投用及在建近160万平方米,苏州纳米城总建筑面积增长达16倍,为这里的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在纳米技术应用产业17年的发展过程中,园区逐步探索出“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即聚焦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引进一批大院大所、设立一只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一个品牌盛会,指的就是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目前已成功举办13届,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纳米技术交流盛会。十多年来,依托纳博会这个枢纽,苏州工业园区联动全球创新要素,接洽意向入驻园区企业和团队920个,纳博会也随之成为纳米技术应用产品展示、市场推广、新品发布的首选展会。今年,10月23-25日,CHInano 2024第十四届纳博会将继续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期间将邀请20+国内外院士出席并作报告,同期召开10+前沿会议,2场创新创业大赛,展览面积增扩至24000㎡,预计现场参会参展观众27000余人。

决胜“三代半”,蓄势待发新赛道

纳米技术,串起了众多产业,也为园区带来了丰富的上下游业态,围绕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四大重点领域,园区构建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打响了“苏州纳米”品牌。

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也是园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苏州纳米城作为园区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主阵地,始终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相关的专业载体、产业基金、公共平台,全力推动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江苏省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成立;2021年,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园区。国创中心(苏州)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彰显区域科研实力,也成为助推创新资源集聚又一抓手。

获批建设近三年以来,国创中心(苏州)始终瞄准国家和产业发展全局的创新需求,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着力建设开放共享、比肩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公共研发平台,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1年3月获批并启动建设以来,随着国家级平台、领军企业、代表性人才加速落地,国创中心(苏州)已取得累累硕果:承担上级研发项目10余项,完成多款电路芯片设计,在氮化镓单晶、氮化镓外延片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部分指标国际领先,累计申请专利近300件,获得授权150余件;与全国知名高校、院所、企业设立25家联合研发中心,组织成立国产化装备联盟,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材料生长创新平台、测试分析与服役评价平台,累计服务客户250多家,完成微波封装测试中试线一期建设。

目前,国创中心(苏州)已吸引40余位以院士为引领的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形成规模300人的核心科研团队,在服务国家战略任务的同时,为提升园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提供了关键支撑。

一座纳米城,就是苏州工业园区产城人融合的缩影。经过30年的高质量发展,园区已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高地、创新热土、宜居天堂;历经18载的蓄势积淀,从苏州纳米所落地到苏州纳米城投用,再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建设运营,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步步攻坚,聚力创新,掀起崭新篇章。

2024年,恰逢开发建设30周年,园区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对接,全力推动纳米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打造产业规模更大、创新能力更强、产业能级更高的纳米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创新集群。纳米公司也将坚决贯彻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全力将园区打造为世界领先的纳米产业高地,助力园区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业化新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