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英伟达2024GTC大会开幕,作为头部硬件厂商,英伟达近些年来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利用硬件设备为AIGC产业赋能,与此同时,也借助AIGC的风潮反哺自家硬件设备。在这样的循环下,英伟达公司市值连创新高,逼近苹果。

第一财经在GTC演讲刚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邀请了多位业界专家嘉宾,坐客新第一财经直播间,聊一聊英伟达对于AIGC产业的影响。快速对齐颗粒度,畅聊新思路。

第一财经主持人:阳光

嘉宾:

深思考创始人、AI算法科学家 杨志明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 王资凯

北京大学博士 斯坦福大学创业导师 张有鱼

国金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罗露

清华大学图灵奖实验室研究生 王心泽

清华大学图灵奖实验室研究生 尹国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词

英伟达 GPU 架构 算力 市场 芯片 生成式 AI 股价 客户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大模型 多模态 自主学习 人形机器人 深度学习 生态 手机 功耗

访谈精彩摘要

英伟达发布了最新的Black Whale芯片,该芯片在大模型推理和专家混合专家模型部署方面有了四倍的提升,并且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功耗比,展示了在自动驾驶、AARVR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此外,Black Whale芯片还提升了生成式AI的部署能力至万亿参数规模。英伟达股价在发布会前上涨,市场对新一代GPU充满期待,预计英伟达的市值有望超越苹果。英伟达面临着市场对其芯片性能和升级要求的压力,同时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期待英伟达能持续提供符合要求的GPU产品。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具备一定的智能和自主学习能力,预计今年可能会有商业成品零售出现。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主题驱动阶段,需要按照传统的估值方法进行评估。英伟达发布的芯片平台具备兼容不同算法和大模型的能力,有望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和家居医疗等领域也受到了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巨大潜力。投资者需要冷静思考英伟达的持续增长能力和投资价值。

核心观点速览

l 00:00 Black Whale芯片的架构优势及应用领域

Neo系列的用于加速大模型推理的框架集成在了整个架构设计之中,使得最新发布的Black Whale芯片在大模型推理和专家混合专家模型部署方面有了四倍的提升。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功耗比,在自动驾驶、AARVR等前沿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Black Whale芯片还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提升了生成式AI的部署能力至万亿参数规模。总体而言,Black Whale芯片的架构优势使其成为快速推理和部署生成式AI的理想选择。

l 05:43 英伟达发布会引发市场期待

英伟达股价在发布会前上涨,市场对新一代GPU充满期待。英伟达的GPU被看作是数据中心最强最大的大脑,被认为和黄金等价。预计英伟达的新产品将取得广泛应用,市值有望超越苹果。英伟达在芯片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新产品有望延长其垄断期。市场对英伟达的销量目标和新订单充满期待。

l 11:22 英伟达面临的市场挑战和算力需求增长

英伟达面临着市场对其芯片性能和升级要求的压力,同时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期待英伟达能持续提供符合要求的GPU产品。同时,新起之秀的挑战和功耗需求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l 19:20 人形机器人发展概述

本文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厂商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以及最新的技术进展。文章还详细描述了英伟达发布的芯片和Jason机器人项目,以及人形机器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进展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其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l 25:04 机器人发展取得进展 真正走向千家万户

机器人发展取得了进展,具备一定的智能,通过多模态的大模型进行理解和控制。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和平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可以通过思维链进行分解和微调。端侧提供的算力使得机器人在实时指令下做出反应。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之间的融合程度逐渐提高,机器人能够自主进行判断和接收多模态的语音指令。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取得了进展,预计今年可能会有商业成品零售出现。机器人逐渐走向千家万户,在各个场景中迅速落地。

l 33:40 商业化实体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

在对话中,讨论了商业化实体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目前,指示屏和服务机器人在酒店、养老院、公园等场景已经比较成熟。个性化机器人可能需要等待技术进一步成熟。此外,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等场景中的应用也受到关注。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主体驱动阶段,渗透率是衡量是否进入产业链应用阶段的重要指标。预计在机器人销量达到百万台级别之前,市场更多是一个主题驱动,需要按照传统的估值方法进行评估。

l 40:05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讨论了人形机器人的可爱性以及它们在解决重复性劳动和突发性问题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提高家庭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需求。另外,还讨论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优势和其他竞争对手赶超的机会。

l 50:10 AI算法科学家谈算法发展与未来展望

AI算法科学家认为,虽然transformer算法目前为主流,但未来仍有变数。英伟达发布的芯片平台具备兼容不同算法和大模型的能力,有望带来更多可能性。针对政府、国企和央企的边缘侧推理设施也成为研究重点。同时,开源大模型的战略选择有助于推动生成式生态的发展。尽管英伟达在生态中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市场成熟和应用多元化,中小型垂直公司也会逐渐兴起。

l 01:12:20 人工智能发展思路和芯片设计

本对话片段涉及人工智能发展思路、芯片设计和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讲述了图灵奖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生成式AI芯片设计和低功耗芯片设计。同时讨论了AI和能源之间的关系,以及AI是否会拥有自我意识的问题。

l 01:22:53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挑战

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AGI的发展,目前仍需时间来验证。大元模型展现出的智能是否能被定义为人工智能仍然存在争议。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和人与人工智能的共处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此外,GTC大会的其他日程和专场会议也值得关注。

l 01:27:40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王思海关注人工智能和家居医疗分论坛,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巨大潜力。他强调人工智能和医生应共同参与决策,不宜完全依赖机器决策。此外,他还关注教育和AI辅助科学研究等领域。在GEC现场,他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实验室设计、芯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一些重要的产品发布。

l 01:36:25 英伟达发布会现场报道

本文报道了英伟达发布会的现场情况,展示了英伟达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同时,对英伟达的市场前景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冷静思考英伟达的持续增长能力和投资价值。

发言总结

l 深思考-杨志明

他表示,随着生成式应用和大模型的发展,人们对算力的需求不断攀升,推动了整个产品的更新。他认为AI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平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多模态的大模型,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执行指令。英伟达的杰森芯片在端侧提供了很大的算力,使得机器人在端侧运行更好。其他厂商也有机会在垂直场景中发展生态,赶超英伟达。他认为,能源是决定AI发展的终极因素,AI的落地和推理需要大量的能源,同时AI也可以用于控制和增强能源。他关注英伟达在计算设备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认为AI的落地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持,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方面。

l 清华图灵-尹国华

他介绍了Neo系列框架集成在black whale芯片中的加速大模型推理的能力,以及该芯片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他分析了GPU和RISC架构的优劣,并从计算能力、功耗效率、灵活可编程性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他认为black whale芯片的特殊定制和第二代transformer引擎的结合可以提高大模型的推理能力。他还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在生活中具备多种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期望。他的研究方向是低功耗的芯片设计,他希望通过先进的设计技术让芯片发挥更好的性能。

l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表示目前心情越来越好,A系列芯片的训练和推理速度得到大幅提升,C端用户对速度要求很高。新硬件产品给开发人员和显卡使用者带来全新体验,功耗也很重要。针对政府、国企和央企的边缘侧推理设施,需要定制化推理设备。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更强交互能力和对信息的理解和压缩能力,但在实现自我意识和像人一样的思考和做法方面还达不到。未来工作环境应该是人工智能的智能体和人类专家做混合决策机制,而不是完全交给机器来做决策。

l 国金证券-罗露

他表示,英伟达的GPU是数据中心最强最大的大脑,但华尔街和投资者更看重数字黄金的价值。英伟达的GPU经过制造后,一克价格可达300元人民币,与黄金等价。他提到了GB200的销售预期达到了50万张,预计市值接近3万亿美金。他还讨论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认为渗透率达到10%时,可能进入产业链应用阶段。他指出,英伟达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太挣钱,而不是技术和生态。

l 主持人-阳光

讨论了关于架构、英伟达新芯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潜力、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追赶机会、人工智能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还提到了OpenAI的发展、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和能源供应、人工智能可能产生自己的意识的可能性、GTC大会的现场情况和英伟达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他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同时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投资机会。

l 清华图灵-王心泽

他认为专用型机器人在重复性劳动方面更有效,因为生产成本更低,适合解决突发性特异性问题。扫地机器人和拖地机器人的普及率不高,需要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他的实验室致力于IC和AI相关工作,包括设计CEPRRIL和追求比特比瓦特的最优化。能源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英伟达和苹果也会讲这个问题。

l 钱童心-一财记者

他介绍了他所在的会议中心,展示了MVDI的展台和40多个demo。他介绍了今天发布的一台万卡级计算机,以及其他一些重磅发布,包括语音机器人和汽车上的不舒服。他提到了一些合作伙伴,如联想和买汽车,还介绍了医疗和工业的展台。最后,他暂停介绍,等待更多线上情况的报道。

l 北大鱼博士

认为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讨论了英伟达在芯片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和挑战,以及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他强调了大模型的开源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潜力。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检验,并呼吁关注安全和与人工智能共处的问题。

问答回顾

清华图灵-尹国华 问:black whale芯片在大模型推理和专家混合专家模型部署方面有何重大提升?

清华图灵-尹国华 答:black whale芯片相比前代在大模型推理方面实现了高达四倍的性能提升,这意味着它为生成式AI部署在万亿参数规模上提供了雪中送炭的机会。

清华图灵-尹国华 问:black whale芯片在自动驾驶、AARVR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

清华图灵-尹国华 答:black whale芯片在自动驾驶和AARVR领域有着深入的探索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比亚迪等汽车厂商的产品中得到了体现,预示着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领域高速发展的机遇。

主持人-阳光 问:架构升级对芯片和服务器等设备的影响是什么?black whale相较于前代架构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和升级?

清华图灵-尹国华 答:架构升级能在计算能力、功耗效率、灵活和可编程性、成本等方面带来显著提升,例如GPU的并行处理能力、高能耗比、定制的transformer引擎以及与深度学习框架的集成等,这些都为提升整体计算性能、降低功耗、实现软件生态的丰富和灵活提供了可能。black whale专门为生成式AI做了针对性优化,将其部署能力提升至万亿参数规模,同时采用台积电的4纳米工艺,且特殊定制了第二代transformer引擎,结合NVIDIA自有的LM tensor RT加速框架,显著提高大模型的推理能力。

国金证券-罗露 问:对于black whale的发布,华尔街有何期待和反应?

国金证券-罗露 答:华尔街对于black whale的GPU关注度极高,认为其有望成为数据中心最强大脑,并具有黄金般的价值。预计新一代产品的销量将远超预期,比如GB200系列GPU,预期明年销售量将达到50万张,潜在营收高达350亿美元。同时,英伟达的股价有望超越苹果,但关键在于新一代产品能否被市场广泛接受。

主持人-阳光 问:英伟达是否面临来自其他厂商的竞争压力?

北大鱼博士、主持人-阳光 答:英伟达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是建立在快速迭代和持续创新的基础上,但随着市场饱和的到来,英伟达需要在未来两三年内继续保持产品性能提升的速度,以应对来自其他厂商的竞争挑战。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小型厂商通过不同路径尝试异军突起,挑战英伟达的地位。

深思考-杨志明 问:市场对更大算力的需求是否已经到了必须升级到英伟达新GB200的程度?

深思考-杨志明 答:虽然目前不一定要升级到更大的算力产品,但人们对算力的需求是不断攀升的。算力产品的更新是由于人们对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这种期望不会满足于当前产品。

主持人-阳光 问:您能否谈谈对于算力增长需求阶段的看法,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还是越大越好?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主持人-阳光 答:目前对于算力增长的需求是越快越好,越来越多越好。C端用户对于速度的要求也在提高,例如LPPU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展示了应用的多样性和想象空间。

主持人-阳光 问:新芯片相较于旧芯片,在处理任务时的时间差异如何体现?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新芯片通过提高每焦耳生成的token数,显著缩短了处理任务所需的时间。同时,芯片功耗的降低也意味着更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成本降低,使得更多应用能够被推广和使用。

主持人-阳光 问:昨天英伟达在发布会上是否提及了新算力和能耗之间的关系,能否给出具体数字?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昨天的会议上提到了功耗参数,如H200中实现了NV link C2C芯片互联技术,该技术让芯片互联的功耗减少了五倍,极大地降低了大规模应用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 阳光

主持人-阳光 问: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主持人-阳光 答: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从最早的机器人狗到多足机器人再到能跑能跳、能后空翻的机器人,如谷歌的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等。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个厂商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其中一些内置了英伟达的新芯片,实现了智能化和自主学习能力。

主持人-阳光 问:对于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您满意目前的水平吗?

深思考-杨志明 答:目前机器人的智能程度令人兴奋,特别是在AI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机器人具备了智能运动控制、平衡和多模态理解世界的能力,以及通过提示语形成思维链进行动作分解的能力。此外,端侧英伟达杰森芯片的强大算力也提升了机器人在实时环境中的智能表现。

主持人-阳光 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之间的融合程度如何?机器人是否能自主判断并接收更多语音和多模态指令?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生成式模型和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实现了越来越多的自主化管理。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个悖论,即机器人需要人类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帮助,尤其是在训练模型消耗的能量和芯片性能提升能促进机器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方面。

主持人-阳光 问: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其他机器人研究机构是否有合作?目前上海最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能做到什么程度?今年是否会有商业成品零售出现?

北大鱼博士 答: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其他机器人研究机构可能存在合作关系,但具体信息未提及。关于今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预计可能会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像ChatGPT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将引领机器人行业的新一代发展,例如open I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就展示了划时代进步。

北大鱼博士 问:大模型的能力,包括端侧的能力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

北大鱼博士 答:大模型的能力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由于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所处场景、数据等方面相对有限,这使得大模型能够快速完成各种任务。例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基于对环境的学习和理解而实现的。从技术方向来看,这条路已经被证明可行。未来,机器人有望逐渐走向千家万户,并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应用,从小型、智能的机器人开始,例如在宾馆指示屏、客服、养老院等场景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主持人-阳光 问:您认为目前市场上最有可能出现的商业化的实体机器人是什么?

北大鱼博士 答: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商业化实体机器人是在一些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场景,如宾馆接待、客服、养老院、公园等地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和智能程度的提高,指示屏等服务已经非常成熟。

主持人-阳光 问: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市场上的应用前景,您怎么看?年轻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是什么?

国金证券-罗露、清华图灵-尹国华、主持人-阳光 答:人形机器人是重大的风口,今年AI技术的进步和英伟达发布的小型芯片,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可能产生更大的故事。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而汽车市场接近2万亿到3万亿美元,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十万亿美金。不过,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智能化水平和成本问题,而GPT的出现和智能体与机械性能的完美结合解决了这一难题。年轻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们希望人形机器人能够解决突发性或特异性的问题,例如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他们希望人形机器人能像小爱同学或Siri一样,成为生活上的好帮手,具备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生活环境中进行多种多样的互动和服务,如智能穿搭搭配、提供出行建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金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罗露

国金证券-罗露 问: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进入真正的产业链投资阶段?

国金证券-罗露 答:人形机器人进入产业链投资阶段的重要指标是渗透率。当渗透率达到10%时,认为该行业已具备进行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在中国市场,当人形机器人的销量达到百万台级别时,我们预计它将进入产业链投资阶段。

深思考-杨志明 问:英伟达在AI领域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深思考-杨志明 答:英伟达从最早的游戏加速起步,由于深度学习的崛起替代了统计学习方法,英伟达因其作为深度学习底层算力的支持者而受益。在AI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英伟达积极布局生态,在大约2012年至2014年间,通过大量投入在生态建设中,形成了目前在市场上的巨大竞争优势。

深思考-杨志明 问:除了英伟达,还有哪些厂商在AI算力领域有竞争力?

深思考-杨志明、主持人-阳光 答:目前来看,英伟达并非唯一的选择,其他厂商如谷歌、手机芯片制造商(如淘宝手机上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考虑到功耗、运算设备等方面的需求,英伟达在特定场景下,如手机端AI芯片方面可能存在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州现场连线

主持人-阳光 问:对于其他厂商来说,如何超越英伟达?

深思考-杨志明 答:在手机端AI芯片领域,其他厂商可以尝试通过创新设计或找到垂直场景中的具体机会,比如在特定场景中提供功耗更低、运算效率更高的芯片解决方案,从而与英伟达形成差异化竞争。

主持人-阳光 问:当前AI领域是否存在其他算法替代transformer的可能性?

深思考-杨志明 答:虽然transformer在主流算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未来仍有出现更高运算效率、功耗更小的算法的可能性。目前随着大模型的发展,transformer成为了很多应用的基础,但未来可能会有其他算法的出现,颠覆现有的大模型运算方式。

主持人-阳光 问:对于英伟达发布的超级计算机等硬件产品,其战略意图是什么?

主持人-阳光 答:英伟达发布的这些硬件产品更像是一个平台,具备兼容更多不同大模型和算法的能力,让客户无论采用何种算法或大模型,都能在其硬件上高效运行且节省成本。英伟达希望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与更多厂商互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阳光 问:今年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难点及成果有哪些?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今年主要关注面向政府、国企和央企的边缘侧推理设施,因为这些部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极高,且倾向于在本地部署推理设备,这为开发定制化的边缘推理设施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主持人-阳光 问:伊隆马斯克开源大模型“rook杠1”后,能否与英伟达等芯片相互兼容?

北大鱼博士、主持人-阳光 答:“rook杠1”大模型可以与英伟达等芯片相互兼容,因为开源本质上是为了尽快接近OpenAI并在快速变化的AI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大模型的开源也有助于英伟达创造一个真正的大模型生态,而英伟达的芯片则成为了该生态中必不可少的底层基础。

主持人-阳光 问:刚刚王子凯先生提到每焦耳产生多少个token,这是否与某位大神说的话相同?

清华图灵-王心泽、主持人-阳光 答:是的,这个说法与某位大神的观点一致。

清华图灵-王心泽 问:token在AI生成式AI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清华图灵-王心泽 答:token在AI生成式AI中指代的是AI生成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它相当于一种背景信息。

主持人-阳光 问:尹国华先生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清华图灵-尹国华 答:尹国华先生的具体研究方向是低功耗芯片设计,专注于如何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软硬件协同优化来提高芯片性能。

深思考-杨志明 问:随着能源消耗与AI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是否需要考虑使用可控核聚变等新能源来满足AI未来的能源需求?

深思考-杨志明 答:是的,随着AI发展到当前阶段,确实需要充分考虑AI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并且可能需要发展可控核聚变等新能源来支持未来AI对能源的需求。

主持人-阳光 问: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具备自我意识?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我意识,虽然在一些特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思考、情感和行动。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问:GTC大会上的其他日程安排和分论坛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主持人-阳光 答:GTC大会在周二至周五期间还有多场圆桌论坛、分会场大会和专场讨论会,涵盖人工智能、医疗AI、商贸AI、智能驾驶、游戏、通信等多个领域。

主持人-阳光 问: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拥有自己的想法或产生意外行为?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 答:目前看来,人工智能系统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智能,但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具备像人类一样的自主想法和决策能力,但在安全问题和人机共处方面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

钱童心-一财记者 问:今天发布的产品中最重磅的是什么?

钱童心-一财记者 答:最重磅的产品是一台AI超级计算机,其方程AB的老板AI有18层,每层都有两个额外的PU,总共36个,加上2%的70度。

钱童心-一财记者 问:这个AI超级计算机具有怎样的计算能力?

钱童心-一财记者 答:这个AI超级计算机拥有万亿参数级别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

钱童心-一财记者 问:这次发布会还展示了哪些重磅产品?

钱童心-一财记者 答:还展示了语音机器人、Apollo机器人(用于工厂拌菜和操作)、医疗、工业及宇宙健康护理、以及汽车芯片等相关产品。

国金证券-罗露 问:AI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未来的预期?英伟达目前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国金证券-罗露 答:资本市场对AI的趋势非常愿意给出预判和议价,例如2025财年英伟达营收有望翻番,但2026财年的预期更为关键,因为它将决定股价能否继续上涨,超越苹果市值。目前英伟达最大的风险在于它太挣钱了,当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其他公司在性价比方面的重新评估。